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6-03-02 02:37汪丽萍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汪丽萍

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汪丽萍

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初中信息技术课不受重视,而且未能根据其特殊性开展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文章主要分析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措施,针对现有问题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探索。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21世纪,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会不同程度地依赖于计算机的使用。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从小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环节。对于初中生而言,信息技术教育处于初级阶段,更是理论结合实际的重要阶段,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在我国初中教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希望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做出贡献。

一、目前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初中生的入门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对于信息技术从小抓起这一教育理念的有效切入。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1.不同因素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差异

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政治及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使得信息技术教学差异较大。譬如,在城市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要比乡镇和农村取得的成绩更好;偏远地区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限制,甚至无法配备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只能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而实践学习无法满足教学需求。而且部分学生在小学期间就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学生的基础不同。若课程内容过于复杂,则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进度,使其产生自卑心理;若课程设置过于简单,则部分学生对此失去兴趣。

2.学校、教师和学生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信息技术只安排了很少的课时,每周只有一节课,而且在课时如此之少的情况下,教师也没有对教学进行严格要求,学生对此不太感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也许有部分学生对信息技术很感兴趣,但因为学校和教师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而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很多信息技术课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没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在教学中力不从心,没有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3.信息技术教学中缺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技术知识,否则,学生只能接触到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技能只能有很少的掌握或一无所知,最终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这种局面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1.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和完善相关设施,增强师资力量

对于经济不发达或者学校师资不雄厚的地区,政府要加强信息技术方面的建设,设立信息技术专项基金,使大部分初中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当然,除了政府外,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来增加初中信息技术的硬件设施,从而使学校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另外,也要注重增强师资力量,一方面对在职教师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的水平,强化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并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入新鲜血液,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虽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只涉及一些基础知识,但要给学生一些前沿的知识。通过两方面的努力,建设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保障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

2.教师要充分明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除了中考要考试的课程外,其他课程都是副课。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首先要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并能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强其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断更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明确其主旨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前沿的信息技术知识。

3.合理运用课堂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有效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到底能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多少?这就需要通过课堂评价体系来检验。但是,课堂评价体系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具体情况之上,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课堂教学质量。在课程回顾过程中,教学评价要以鼓励学生为主,对他们的成绩加以肯定,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课堂评价体系,能让教师对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知识程度进行清晰地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下一个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4.与环境相结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研究性课外学习活动

对于教学而言,要做好课堂与课外的结合。研究性课外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关键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也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坚忍不拔的品质。例如,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成立学习小组,通过图书馆、教师或网络资源来查找相关的资料,最后以小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熟练使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策划及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兼具理论与实践学习的一门课程,要针对其现存的问题,不断探讨创新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除了从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着手外,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通过课堂教学及评价体系掌握学生学习的程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结合研究性课外活动,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王平.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金小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3.

[3]冯光洁.提高乌海一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史英.利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的分析研究[J].学周刊,2013,(5).

[5]何天乐.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培养合格人才[J].成才之路,2014,(17).

(编辑:易继斌)

G633.67

A

1671-0568(2016)24-0046-02

汪丽萍,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桃溪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有效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