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耐久跑教学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策略

2016-03-02 02:37乔军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运动课堂

乔军

初中耐久跑教学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策略

乔军

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环境不同,它是在开放的空间进行的师生双边活动,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不可预测性突发事件的机率较高,因此,需要体育教师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文章针对耐久跑教学中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策略进行了全面阐述:对于耐久跑教学中发生的突发事件,教师要从容面对,妥善处理,尊重学生,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体育教学;耐久跑;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理

教学突发事件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且完全处于教师教学计划之外,通俗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预设范围之外的且在教学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事情。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保证教学有效进行呢?

八年级田径教学中的耐久跑教学,动作看起来简单,但想要完全掌握技术动作有一定的难度,且多数学生怕苦、怕累,因此,耐久跑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能从容应对,因势利导,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加以正确处理,势必能使耐久跑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耐久跑教学中突发事件的预防策略

要有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预防是关键,因此,教师应通过备课,预设课堂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并悉心积累教学经验,做好安全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1.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预防突发事件的根本

在课前,教师要设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技术上和来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外部干扰,制定预防对策。

(1)备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上好体育课的基础,是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基本手段。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身体特点和运动水平以及平时上课的表现,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出勤情况,只有课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保证体育课顺利进行。

(2)备教材。体育教师要熟悉课标和教材,根据耐久跑教材的内容和学期计划,系统地制定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并充分了解耐久跑教学内容的任务、要求,深入钻研耐久跑教材和教法,掌握重、难点,同时还要考虑课堂的组织教学形式、内容安排的先后顺序、教学步骤,以及要采取的学习方法和安全措施等,预计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事件并制定预防措施。

(3)备场地、器材。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好课前安全检查,包括场地器材的规划、维修、保护和利用,从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耐久跑教学安全。

2.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练习方式,预防耐久跑学习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

(1)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减少或预防课堂突发事件的出现。教学时,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和学生跑的能力,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练习小组,每组6~10人,选定一名小组长负责带领学生练习,并要求小组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变化多样的课堂练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实践证明,多变的练习方式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避免突发事件的出现。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练习兴趣,采用变化多样的趣味练习方式,包括走跑交替、轮流领先跑、图形跑、往返跑、自然地形跑、让距离跑、定时跑、变速跑、各种游戏练习,等等,这些方法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比如,进行图形跑练习时,教师就可根据学生人数和场地的大小以及上课班级的多少,把学生控制在一块篮球场地内,利用篮球场地现成的标志线进行对角线跑、弧形跑、“S”型绕标志物跑等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视线内活动,从而有效监督和控制学生的跑速,掌控其运动量的大小,帮助他们调整呼吸和节奏,避免出现因运动量过大或跑的动作不合理而引起的运动中腹痛或者中暑等现象。

(3)注重观察,加强对课堂强度、密度的监控。教学时,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及测量靶心率的方法掌控学生的运动负荷,从而有效控制练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例如,当学生面色苍白、运动变得迟缓时,就要提醒他们通过由跑到走或者停止运动来减小运动强度。在测量靶心率时,则可通过调整练习时间和强度,避免有学生达不到运动量或者因运动过量而引起运动损伤的情况。

3.认真进行课后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课后,教师应针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并记录其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从而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减少耐久跑教学中出现突发事件的机率。

二、耐久跑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策略

耐久跑教学以身体练习为主,内容单调、枯燥,且在开放的空间下进行,不确定因素较多,学习过程中由于激烈的身体运动和对抗,难免会有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但如果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对突发事件处理得当,不但不会影响课堂教学,还能对学生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1)照顾主体,个别处理。耐久跑练习一般是集体活动,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在跑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学生掉队。针对掉队的学生,教师要先令其离开跑步路线,不要影响其他学生的练习,而后再采取个别处理的方式:首先,了解学生掉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应急预案。例如:鞋带开了,令其整理好服装,快速归队;在运动中出现腹痛或者岔气症状,则令其慢跑调整呼吸和跑的节奏,或者停止运动。

(2)尊重学生,宽容处理。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豁达和自信。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突发事件,教师要理解、尊重、爱护学生。有时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并自觉改正,无须教师多言。此外,尊重学生也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融洽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无声的语言,即使出现了突发事件,教师处理起来也会得心应手,轻松解决问题。

(3)随机应变,冷静处理。耐久跑项目距离比较长,学生存在学习态度、性别和身体素质的差异性,课堂中可能会出现闲聊、嬉戏打闹、溜号或者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等现象。对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可以随机制定课堂规则制约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教师还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跑完全程,要求本小组学生团结协作,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跑步任务,也可以考虑把游戏作为耐久跑的辅助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游戏“8”字接力、折返跑接力等。其次,对于课堂突然出现的事件,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区别对待,切不可急躁,要弄清楚导致突发事件的原因,讲究批评的艺术并及时解决矛盾,使学生主动改正错误,最终有效完成课堂任务。

(4)掌握尺度,激励处理。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时,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否则就会阻碍课堂的教授、学习。在耐久跑练习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体质差而跑的速度慢,对于能够坚持跑下来而落在后面的学生,教师要用语言或者赞许的眼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于学习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如绊倒事件的发生,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及时处理,如有严重的擦伤,建议去校医室及时包扎处理,比较轻的则可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坚持跑完全程,实践证明,有针对性地处理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要做好耐久跑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工作,教师就应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智慧,通过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以预防为主,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达到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目的。

(编辑:朱泽玲)

G633.96

A

1671-0568(2016)24-0063-02

乔军,吉林省吉林市第九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运动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不正经运动范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