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在培智教育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6-03-02 02:37赖秋梅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培智智力分层

赖秋梅

分层教学在培智教育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赖秋梅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或方式,其本质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和理念,它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视角下,正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递次式教学。尤其是在培智学校中,面对智力差异极大的个体,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数学教学策略和方法,贯彻和体现分层教学中的因人施教、因类施教理念,开展形式多样的培智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生动而活泼的活动中,引发数学思维,提升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分层教学;培智学校;数学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学习实践和操作活动,要以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前提,使数学知识生活化、实用化。尤其是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层次,设计适宜的数学知识探究活动,并使数学探究活动富于趣味性和功能性,从提升智障者生活品质的概念出发,引导学生个体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获取实用的生活数学知识,提升基本的生活、生存能力,并为成为社会化的人奠定基础。

一、分层教学的涵义及要点把握

分层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原则,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和层次进行分类指导,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选取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要实施个性化的因人施“助”、因人施“改”、因人施“教”。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个体进行分类指导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的作业,帮助学生在各自的既有知识水平上获得提升。实践证明,分层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分类指导的前提下,获得逐步推进,在分层的数学练习设计下,进行个性化、层次化的思考和练习,从而获得自身的进步和提升。鉴于以上分层教学的涵义,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下要点:

1.把握学生的实际数学认知水平和层次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实际数学认知水平要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要关注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学习表现情况,并对其性格、爱好、智力水平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分层教学中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其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对于智力水平较高的培智学校学生个体,要适当地增加巩固性的数学基本知识,使这些学生在巩固既有数学知识的前提下,逐步拓展数学思维,获得相应层次上的知识提升;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培智学校学生个体,尤其要关注他们的兴趣特点,依循他们的兴趣,耐心地进行数学基本知识的辅导和帮助,并给予符合其兴趣的刺激和奖励,使他们在获得激励的条件下,获得进步和知识的提升。

2.实施有针对性的数学分类指导

在数学分层教学中,对于培智学校的学生个体,要将数学知识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设计成不同的数学问题,并根据培智学校学生的智力层次,分类指导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灵活变通和思维。对于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个体,要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使他们产生更进一层次的思考,并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举一反三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拓展其数学学习水平。

对于中学数学作业的分类指导也要采用不同的种类,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个体,可以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完成课内的基础练习;而对于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个体,则可以适当地开展课外作业,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课外作业题的延伸和拓展,从而提升其发散思维能力。

3.布置分层练习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差异,布置不同的练习,并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注重难易搭配,使之兼具层次性、趣味性的特点。此外,教师还要合理安排练习的时间、题量以及难度等,使学生个体可以在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之下,练有所获,学有所成。

二、分层教学法在培智学校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1.通过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培智学校学生个体的数学教学,要在愉悦的、富有趣味性的情境下进行分层教学,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老鹰抓小鸡的趣味游戏活动,同时也可以将游戏中人数的变化演变为应用题,引导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进行思考和解答。例如,我们班原本有8个人,走了2人,又来了4人,现在一共有10人。试问:如何将这个班的人数变化情况列成算术式?学生思考后,对第一个问题进行了解答:8-2+4=10人。

接着,教师再通过游戏活动,用分层教学的理念设计更进一步的问题:谁能够把这个题目改编为“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这个问题具有深入性和层次性,学生需要转换思路,尽量将思维拓展和转换,才能完成解答:我们班原有8人,先来了3人,后又来了4人,请问现在有多少人?这样,学生在趣味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了数学学习兴趣,并在分层教学问题设计中,逐步促使他们进入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基本的数学思维。

2.推行实践操作性活动,促进实践中的知识生成

在数学培智课堂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操作,使他们在与实物、玩具接触的过程中,萌发数学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从而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生成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钟面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要针对智力较差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逻辑思维能力有限的特点,进行趣味性的动手实践练习,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上网操作,在接触IPAD的过程中,引发他们的兴趣,集中其注意力。比如,教师可通过数字化资源“学习时钟”的多色彩画面、文字以及图像,将学生带入钟的世界。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面学具,生成对时钟的基本认知,从而掌握时针、分针、秒针的概念,并在动手实践中,学会辨别时针和分针。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数学概念,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和知识。由此可见,在数学分层学习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加强对学生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在提升其精细动作的协调性的前提下,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信心。

3.开展角色体验活动,引入分层教学内容

在培智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进入角色情感练习活动,使他们在角色扮演的情感体验中,感受到分层教学的魅力。比如,教师可设计一个活动,让12个学生扮演有1~12数字的头饰的钟面,再让另外两名学生扮演手举短箭头的时针、手举长箭头的分针。接着,教师发出时间指令,要求学生扮演对应的数字指向,最初可以由学生将长箭头的分针指定在固定的1~12的数字上,当学生基本完成分钟的认知之后,再逐渐增加两个数字之间的角色扮演,让另外5名学生扮演头戴1~5数字的头饰,使他们认识每一分钟的概念。在这种递进式的分层教学之下,在趣味性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学生极大地提升了数学学习兴趣,对于整时、半时、分钟的认知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由于培智学校学生个体的智力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层次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既有的经验,引导他们进行自主的参与式数学学习。此外,还要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实践操作和合作沟通的学习过程中,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其社会生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实现社会化的“人”奠定基础。

[1]叶永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0).

[2]陈蔚.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6).

[3]黄奎.初中数学中分层式教学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4]陆海琴.关于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理念的探讨[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2,(4).

(编辑:朱泽玲)

G623.5

A

1671-0568(2016)24-0069-02

赖秋梅,福建省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培智智力分层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有趣的分层现象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聋生与培智生同处特校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