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兰州为例

2016-03-02 02:37郇亮晴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兰州历史课堂

郇亮晴

浅谈地方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以兰州为例

郇亮晴

教育事业是国家实现人才强国的根本性支柱,只有发展好国家的教育事业,才能够为我国提供更多综合素质高的社会性人才。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全国各地都在进行新课改,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依据,结合兰州地区的地方史,浅析了地方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体现的作用,并为兰州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学提供几点参考建议,希望能提高学生的家乡认同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地方史;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我国的教育考试模式一直沿袭着古代的“应试考试”模式,这种考试模式已经深深根植于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在初、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受到考试范围的限制,使得历史的学习需迎合考试的需求,这种“格式化”的历史教学形式使历史学习失去了原有的乐趣。特别是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为了升学到一个好高中,学生往往都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而且普遍都是世界范围的历史材料,缺少地区特色的历史,导致学生对家乡历史了解少之又少,降低了对家乡的认同感。

一、地方史的含义

地方史主要是指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不同等方面,在各地区形成的独特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不同于教材中的现代史、近代史等,它是由地方的人们通过文字、神话、物体以及人们口述等方式不断传承下来的地区文化。

每一个地区的地方史都是不同的,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都是这个区域文化的总结,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穿插地方史,对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更为初中历史教学打开了一条新思路。

二、历史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史实资料,具有最基本的辨识能力;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点间的互通性,将历史资料形成理性知识链,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习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迁移相关的知识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关联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社会观的重要方式之一。历史教学不是只限于学生考试才学习的,更多的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教材为学生提供的知识来源,让学生能够知道更多的历史事件,便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陶冶思想情操,建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科学价值观念。

三、地方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教与学结合

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对于各地区学校的教学理念也需要转变为宽松、有趣、引入教学思考的新型教学理念。当今是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各地区都在不断地发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但是初中学校的历史课堂还是显得枯燥无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适时在历史课堂中加入地方历史,能够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对于兰州本地的历史,学生或多或少地会了解一些,在传统的地方史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情节,带有浓烈的历史厚重感。课堂中加入一些地方历史,会增加学生对史实的想象能力,把古老的历史事件具象化,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把历史事件从古代带到现代,使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变得有趣,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参与到历史课程学习中来。例如: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当讲到中国的解放史时,在课堂上放出一张彭德怀将军的照片,大家都一拥而上地问道“彭德怀将军与兰州有什么关联吗?”这时,教师就可以将彭德怀如何解放兰州的过程讲与大家听,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同学们在不断的疑问中会更加深入地去理解课本知识,通过地方历史提供的教学资源,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络了课堂氛围。

2.教学模式中添加地方史的元素

在初中教学课堂中加入地方历史的元素,能够大大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涵养。

现在的学校教学绝大多数都是从书本中教授知识,学生知识来源面比较单一,即使是在多媒体如此发达的现在,也不能弥补学生对多层次知识来源的渴求。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引入一些兰州地方的历史,既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理解。例如:在讲到丝绸之路历史的时候,可以列举“黄河古渡和金城关”两个地方,作为兰州本地的学生,定然会问到丝绸之路与黄河古渡之间的关系,学生也会七嘴八舌地参与到课堂谈论中,会说出“我家就是在附近”类似的话,展开讨论,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够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引入地方特色历史,以地方史的生动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历史不仅仅在书本中,更是就在我们身边,大大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3.教学方式引入地方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引入本地的历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家乡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与以往不同的,它能在学生接受素质教育的时候,增强人文教育的功能性。

地方历史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的缩小版本,它是现在中国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内容。而历史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太过久远,对于那时发生的事情,学生也很少能提得起兴趣。

在自己生活的那片土地上,地方历史是这片土地的见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地方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倾注更多的感情,在课堂授课时会加深学习记忆,对培养学生以历史的角度探索问题,并且能从身边的历史事件中进入整个历史世界中,让历史学习不再无聊,让历史学习更加轻松。

4.以历史事迹激励学生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操,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从历史事迹中感悟生活,特别是导入了本地区的历史发展之后,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有重要作用,这是书本中历史事迹学习所达不到的效果。

兰州作为黄河上游的一座古城,它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在不断变化的。在秦朝时,兰州曾被列入秦朝版图;汉朝时,霍去病大将军曾西征至此,并修筑了“金城”等等,这些地方历史史记都不是从书本中能够完全了解的。通过对地方历史的引入与融合,能够学习到许多前人的智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四、地方史应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意义

初中教学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培养唯物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时机,初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智慧结晶,适当引入地方历史,例如:兰州的地方史,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学习社会的发展过程,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现今社会中的问题,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的潮流和趋势。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各地区的历史都是从前人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过时间变迁而不断地发展、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历史。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融入地方史的教学,有助于拉近学生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改变学生对历史课程学习的印象,进而喜欢学习历史,即只有走近历史,才能了解历史,才更能走进历史。

[1]徐玮.地方史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为例[J].华夏教师,2015,(2):59-59.

[2]王宜春.浅析地方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新一代(下半月),2010,(2):131.

[3]周建建.初中历史教学与地方史结合初探——以中山地区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4]秦运谦.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中运用兴趣教学[J].学周刊C版,2014,(9):220-221.

[5]王继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教学地位[J].中学教学参考,2014,(7):108.

(编辑:胡 璐)

G633.51

A

1671-0568(2016)12-0105-02

郇亮晴,甘肃省兰州七中教师。

猜你喜欢
兰州历史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我的兰州梦
兰州琐记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