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游戏材料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2016-03-02 02:37俞水静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

俞水静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游戏材料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俞水静

区域游戏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材料的合理组建和投放是区域游戏质量高低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区域游戏材料的构建与实施策略,使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现了科学的幼儿教育价值观。

区域活动;游戏材料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游戏是指在创设的区域环境中,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自主游戏。幼儿根据创设环境产生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以及学习彼此的经验,从而促进自身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等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发展。区域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去哪里搜集这么多材料?又该如何处置、管理、投放这些材料呢?笔者认为,开展区域活动要从游戏材料的构建与实施开始。

二、目前区域材料投放的实践误区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越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越能干、越自信、越大胆。然而,实践中不难发现,很多班级区域材料看似很丰富,但实际上幼儿不能与材料产生有效互动,生成多种活动。表现如下:

误区一:投放=随性,材料缺乏目的性

班级区域材料的投放没有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忽视了活动材料与活动目的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投放材料随意性很大,目的性不明确,想放什么就放什么,看到别的班级投放什么就收集什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很难真正满足幼儿的需求。

误区二:投放=展示,材料价值难以体现

很多班级开学初就会把所有区域材料全部摆出来,看似满满当当,丰富多彩,实则只是一种简单的罗列和堆积,材料没有归类,没有分难易层次,不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或者是材料不完整,只有工具提供,没有操作指向材料,幼儿无从下手;或者材料不能引发幼儿的挑战,不能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不能引发幼儿探究的行为。

误区三:投放=永恒,幼儿主体难以体现

区域材料要体现主题链,要随着主题的推进不断更新渗透。但很多区域材料一投放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学期都没有变化。有的十分陈旧,有的已经损坏,有的材料不齐无法操作,很难吸引幼儿的兴趣,满足不了幼儿的活动需求。

三、区域游戏材料的构建与实施策略

(一)组建策略

如何创建积极互动有效的区域材料呢?我园(此处指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中心幼儿园,下文同)教师在结合新课程和“真游戏”课改理念后,不断地进行实践调整,从“收”“贴”“放”“留”几个环节组建投放材料,以期发挥区域材料的最大价值。

1.“收”有妙招——挖掘资源,多维收集

为了长久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我们在材料收集方面注重本土化、生态化、游戏化,并通过开放性地收集让幼儿对材料始终保持新鲜感。

(1)本土资源,多维收集。我园所在地方正处于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村民拆迁留下的陶罐、酒坛、木桌椅、竹篓簸箕等,在我们眼里样样是宝,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洗净刷漆,就可以派上用场;本地盛产的毛竹,竹筒、竹竿、竹帘等物品,也都是我们取用不尽的资源。

(2)生态资源,巧妙利用。《幼儿园教育指南纲要》指出: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使它们成为实现高质量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条件。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我们通过家长、幼儿、教职工等多种渠道搜集材料,挖掘并利用一些自然资源和废旧物品来开展游戏活动。

2.“贴”有章法——加工整理,自制标签

我们将搜集到的材料首先进行取舍、加工整理。如奶粉罐、易拉罐、洗浴瓶等要清洗残汁,洗净晾干;有些材料要进行有目的地加工,使材料更贴近幼儿活动需求。如:大张的纸板、木板应事先将其割成大小合适的板块;长长的竹竿、树枝、PVC管子要先裁成长短不一、适合操作的长度,再投放材料库等。

(1)材料分类,按需投放。为了便于取用管理,我们首先将材料按性质进行分类,如纸制品、竹制品、自然物、特殊材料等,在整理的同时就将同种材质的材料放在一起,并根据大小、高矮等分类摆放。其次,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将材料分为基本材料和个性材料。基本材料指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无结构材料,如纸盒、纸筒、瓶子等;个性材料是针对不同活动区使用频率较高的特殊需求材料,如美工区要有扭扭棒、彩纸条、泡沫球,表演区要有各种彩珠、彩片、头饰等。

(2)自制标签,便于取放。除了引导幼儿关注材料的库存和来源,主动收集之外,还要鼓励幼儿参与设计和制作一些以简笔画为主的标签、标识,并张贴在架子或材料筐外,既方便幼儿辨认和取放,又有利于教师的管理。

3.“放”有内涵——分层投放,自主管理

(1)分层投放,满足需求。基本材料库存放的是适合于各个区域使用的物品,它应放在几个区域都便于到达的中间位置或者是活动室的周围,如走廊、窗沿等处,这样既省空间又不影响环境的整体美观。而个性材料库是满足幼儿在相应区域中游戏所需要的,可以摆放在相应区域的柜子上,如结合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表演区等创建相应的个性材料库。

(2)自主管理,分类回收。材料库应让幼儿尝试自主管理,或根据班级使用情况和幼儿商定材料管理细则,如:按活动需求拿取相关物品,不浪费;有序拿取,不争抢;遇到没有用完的材料要放回原位;不要在材料箱中放置成品半成品以免造成凌乱等。可以在相应区域设置“未完成作品”,让幼儿的作品留痕,期待下次的完善。还可以建个回收箱,将各个区域中没用的幼儿作品回收,请值日生负责将这些作品中还能利用的材料摘取下来,重新放回材料筐内进行再利用。

4.“留”有余地——环保循环,主题链接

材料区的创建是为了让幼儿能有充足的材料进行自主选择、自主替代、自主组合。在投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将材料区填充得满满当当,要“留”有余地,留出材料变化的余地,留出幼儿自主管理的余地,给幼儿留下多维想象和材料升级的空间。

(1)环保循环,自主管理。区域中“留”有余地,是要让幼儿参与材料的管理,发现材料的使用状况,主动地进行收集、增添与减少。这需要老师不断鼓励幼儿及家长善于收集、利用一些新型的自然物质和废旧材料补充材料区,潜移默化中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

(2)主题推进,按需调整。随着教育教学主题的进展,区域材料也要不断地跟进调整。教师要根据主题活动的要求与目标及时增加活动材料的投放,并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兴趣及教育要求随时撤换和更新活动内容。如进行中班“秋天”主题时,将落叶、花瓣、丰收的蔬果、农作物等以实物、图片、绘画各种形式投放区域,使得材料自然升级。区域中材料库的组建策略通过“收、贴、放、留”4个环节,逐步创设出了区域游戏中幼儿所需要的互动材料环境。

(二)开放性材料库的优化策略

材料库品种繁多,幼儿往往难以发现材料之间的相关性,不利于幼儿开展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发展,不能完全满足区域游戏的材料投放需要。因此,需要教师预先思考所要投放的材料与幼儿操作时可能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关系,按照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要求,分解出若干个能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相吻合的操作层次,使材料再“细化”。简单说,就是分别设置个性低结构材料、组合式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材料几个区块。

1.个性低结构材料区设置优化

以美工区为例,地上几个大纸箱中投放了各种画纸、长短不一的纸筒、挂历纸、报纸、瓶罐。在柜子上每个小纸盒中还放有各种小型的纸盘、纸盒、毛条、皱纸条、泡沫球、彩色玉米粒,小绒球等比较适合美工区的材料,以及该区域常涉及的工具材料如剪刀、水笔、油画棒、记号笔、颜料等。

2.组合式材料区再次优化

组合式材料区是将几种相互关联的低结构材料摆放在同一区域,幼儿在材料相关性的启发下思维聚焦,会产生创想和行动,创作出成品或半成品作品。组合式材料区的出现使区域材料再次优化,让幼儿在操作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通过分层设置材料区块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活动需要。

3.成品半成品材料区体验成功

成品半成品材料区即高结构材料区,它对于幼儿参与游戏的引导和介入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不同于一般的收集创作来源于老师,这个区域的很多作品是来源于幼儿自身的创作。收集幼儿利用低结构材料创作的成品半成品,会使其他幼儿产生新的创想和作品,形成内生性变化。此区有时也会摆放一些标出具体操作步骤的个别化学习材料,幼儿根据步骤,使用材料操作探索,掌握技能。因材料使用方式已被控制,也属于高结构材料。

另外,在投放材料尤其是组合式材料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材料组合的升级空间,要不断地关注材料库内哪些材料是孩子们选择使用率最高、最受欢迎的,这些材料要及时补充;哪些是兴趣不浓、无人问津的,老师要思考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低于幼儿驾驭能力的材料可及时撤除;超出幼儿能力的可以稍微加工摇身一变成“新”的成品或半成品。这样将材料不断地跟进调整,使幼儿也在悄然的变化中感受到材料的新奇,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

通过上述优化,我们最终形成了区域的“开放性材料库”。

四、结束语

区域游戏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区域材料的合理组建和投放是区域游戏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开放性区域材料的投放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通过发掘区域中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发挥材料的最大作用,使幼儿的潜能充分激发,以实现区域的创意价值。

总之,开放性材料库的合理组建与优化,一方面帮助教师解决在区域材料呈现方式上的困惑,以开放、组合等方式呈现出互动式材料库。另一方面也使幼儿参与区域游戏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体现了科学的幼儿教育价值观。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编辑:杨 迪)

G614

A

1671-0568(2016)24-0118-02

俞水静,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中心幼儿园教师。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分割区域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区域发展篇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