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

2016-03-02 02:37张文婷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保教伤害事故教具

张文婷

浅析幼儿园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

张文婷

随着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幼儿园伤害事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要想从源头上杜绝事故的发生,使每个幼儿在园期间受到合适的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和幼儿教育者参与其中。政府部门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到位;幼儿园管理人员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夯实防微杜渐思想;还需多方联手防范和克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创设幼儿园安全活动环境。

幼儿园;伤害;预防策略

学前教育是所有人人生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的身心健康关系其一生的发展,对家庭和社会的意义重大。幼儿在园日常活动并不复杂,但是幼儿具有好奇和好动的天性,由于他们对危险的预见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一旦脱离保教人员的监管,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现阶段,幼儿园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已经有了重视,但由于制度不完善或执行力度不够,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如何减少幼儿在园的不安全因素,保障幼儿在园的人身安全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的常见形式

幼儿园是幼儿群聚场所,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能是带领幼儿以游戏活动为基本教育形式,并对幼儿的饮食、休息等日常进行适当的照顾,保障幼儿在园的安全。《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游戏是幼儿健康、自由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但是,现阶段游戏已经成为幼儿园伤害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幼儿园教育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幼儿游戏与活动背后隐藏的危险,以及给幼儿带来的伤害。除游戏之外,食品安全、流行病的爆发等也是威胁幼儿园安全的重要隐患,需引起幼儿园管理者的重视。

第一,游戏活动伤害事故。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在进行集体活动时,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游戏时的危险环境不能做出准确判断,一旦脱离保教人员的监管,容易导致伤害的发生。

第二,教具选用不当伤害事故。我国现阶段对幼儿园教学内容的设定、教具的选用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幼儿园根据园所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具,条件好的幼儿园对教具的选择持谨慎态度,条件差的园所往往不重视教具的质量、产品性能、设计是否合理等,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第三,食品卫生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是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幼儿园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将会对幼儿及家长的身心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势必影响园内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幼儿园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不仅包括食品进园渠道、烹饪过程、幼儿进食过程,还包括幼儿在园内误食其他食物的可能。

第四,幼儿园传染病伤害事故。幼儿由于抵抗力及自我保护能力不如成年人,在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一旦有幼儿患病,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引发大面积的幼儿患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五,幼儿园心理伤害事故。心理伤害事故是由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幼儿对园所环境不适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的幼儿心理创伤,这种创伤不如以上四种直接明显,但是,对幼儿的危害性极强,一旦幼儿的心理造成创伤,将会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及人际交往的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

以上五种伤害事故是幼儿园园内常见事故,这些事故发生的背后有其必然性的存在,任何一种事故的发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可预防的,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是因为幼儿园管理者或保教人员未能做到防微杜渐。一旦事故发生,会对幼儿的心理、生理造成创伤,并且这种创伤具有延续性。

二、幼儿园幼儿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幼儿园安全工作是保障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安全得不到保障,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处于危险之中,幼儿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是可预见的,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关注。

(1)通过计算成都平原城市群在4个时间断面上56个县(区)经济的主成分和综合得分值,并根据经济综合得分值对各县进行排序,其中,2015年综合排名前五的县为龙泉驿区、武侯区、锦江区、金牛区和青羊区,后五名的县为名山县、金口河区、平武县、青神县和丹棱县.

第一,由教具引发的伤害事故数量不断上升。教具是幼儿在园期间的必需品,不安全教具是事故发生的元凶:首先,随着家长对幼儿园硬件设施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引进大型玩具设施。这些大型设施对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来说,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幼儿脱离保教人员的视线,容易发生跌倒、坠落等类型的伤害。其次,大型玩具器械有着严格的维修保养程序和使用年限,未按流程保养的器械,安全性能无法保障,势必影响使用年限。再次,幼儿园引进何种教具、从哪种渠道引进、如何保养、何时报废,缺少相关部门的监管,某些幼儿园为了减少园内开销,或购买的教具不合格,或不严格执行维修保养和报废的程序,给幼儿留下安全隐患。最后,各项教具能否正确使用也会对游戏安全产生影响,未按规范使用的教具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

第二,在幼儿园这样幼儿聚集的集体环境中,食品安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保障。其涉及原料采购、食物存储、食品处理及烹饪、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器皿卫生等各个环节。从已经发生的案例来看,多数是由于园方法律意识不强,未得到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缺乏基本卫生知识而导致的。幼儿园应严格遵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及餐饮服务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幼儿园食堂的监管。

第三,幼儿园传染病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幼儿年龄小,抵抗力弱,在集体活动场所容易造成传染病局部爆发。有的幼儿园晨检没有专业保健医师,或保健医师对幼儿的晨检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幼儿传染疾病的流行。

第四,保教人员行为不当给幼儿带来的心理伤害事故。行为不当包括过失行为和恶意行为两种,无论是过失还是恶意,究其根源都在于幼儿园管理人员对保教人员缺乏有效监管,保教人员未从思想上意识到自身工作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不能依照幼儿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幼儿园师生比过高会加重保教人员的工作量,长时间的高工作强度会使保教老师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三、幼儿园伤害事故的预防策略

幼儿园安全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也会给幼儿园带来不利影响,如何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政府及幼儿园管理者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部门: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到位。

加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管,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将幼儿园园内工作进行对口划分,使幼儿园处于动态监管之下。

制定幼儿园玩具、教具采购标准,出台政府指导意见,执行严格的审查检验流程,设立督察机构,使幼儿园玩具、教具的采购不再是单一的园内行为,确保幼儿园所使用的玩具、教具符合安全标准,杜绝质量不合格乃至有毒的玩具、教具进入幼儿园。

卫生防疫部门应针对幼儿园制定常规检查监管机制,对辖区内的幼儿园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幼儿园饮食安全。对幼儿园食堂的监管应重点把好进货关,严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幼儿园;食堂应设置专门管理人员,对食物留样,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出入等。卫生防疫部门还应在流行病高发季节加强对幼儿园的巡视与指导,一旦发现安全隐患要迅速启动应急措施,避免流行病在幼儿之间传播。

第二,幼儿园管理人员: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夯实防微杜渐思想。

作为幼儿园管理人员要意识到安全工作是一所幼儿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受害的不仅是在校幼儿,还有学校,只有保障幼儿人身安全,一所学校才有发展的可能性。幼儿园在采购教具时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而要将安全意识放到首位,教具的采购要保障质量,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管理人员要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一思想出发,实行“痕迹”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不留死角,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之中,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定期对保教人员展开安全教育,使每一位幼儿园工作人员都成为幼儿园安全管理责任人,对全园房屋、教具、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杜绝安全隐患的存在,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保教人员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游戏活动前要对幼儿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活动时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状态,避免幼儿进行危险的动作,确保游戏秩序。

第三,多方联手:防范和克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创设安全环境。

幼儿具有好奇和好动的天性,对危险的预见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这些特点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现阶段,我国的学前教育人员尚处于紧缺状态,部分幼儿园师生比高,保教人员的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下,不利于幼儿教师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导致消极行为增多。一旦产生职业倦怠,人格偏移,会给幼儿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创设安全幼儿成长环境,需要多方联手,防范和客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

从社会角度而言,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幼儿园建设的政策扶持,加大对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经费投入,全面提升幼儿园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倡导尊师重教,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培训,特别是对基础薄弱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只有幼儿教师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活动,减轻职业压力,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从幼儿园角度而言,幼儿园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园内教师是幼儿园最宝贵的资产,要注意保护教师,为保教人员营造宽松、积极的工作氛围,注重做好保教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教师的压力;对教师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建立合作、民主、开放的园本文化;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健康成长相结合,严格控制师生比。

从保教人员角度而言,保教人员要从思想上真正热爱幼教这一职业,只有喜欢这一职业,才不会觉得工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要学会自我调节,幼教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儿,工作具有复杂性和重复性,保教人员只有熟悉复杂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胜任感,只有将幼教工作当作创造性工作来做,才会使自己充满活力的工作,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幼儿园伤害事故的发生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逆的危害,预防幼儿园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方联手,共同努力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保障幼儿在园的健康快乐。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EB/OL].(2015-12- 1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1603/t20160301_ 231286.html.

(编辑:胡 璐)

G617

A

1671-0568(2016)12-0120-02

张文婷,新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保教伤害事故教具
科研引领科学保教
从陕西省司法案件数据看学生伤害事故预防的关键点
机械伤害事故案例分析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幼儿园半日保教工作细则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贫困地区幼儿园保教过程科学化的重点指向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浅谈幼儿园保教管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亮相台反思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