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6-03-02 02:37田兴旺张凤珍
新课程研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小学生

田兴旺 张凤珍

刍议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田兴旺 张凤珍

国内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目前教育工作中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完善和改革,将对学生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本文对于我国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对策,供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更高,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同时,教育工作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目前,我国的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着很多问题,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分析,提升社会的关注程度,各方面教育人士共同努力,不断地进行探索,才能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农村学校进行心理教育的必要

1.促进农村小学发展需要

小学生通过学校的教学学习很多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地展开心理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大力推广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将其落实到实际中,能够解决很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或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此外,展开心理教育能够帮助学校相关的老师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加速整体农村教育的进步速度。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人类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如此就要求学校的教育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素质是评定综合素质中的关键组成内容,很多农村小学教育中不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尽如人意,综合素质更是处在落后的阶段。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好,那么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对于生活轻易地失望,不利于长久的进步。因此,教师应提升心理教育水平,帮助小学生正确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提升总体综合素质水平的必然需求。

3.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小学教育是个人发展学习的开始阶段,结合我国的农村实际状况分析来看,很多小学生处在不发达地区,部分小学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长期处在不良的生活环境中,受到外界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内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冷漠、内向、自卑、孤僻等问题,部分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非常厌恶,学校内部经常出现斗殴、聚众打架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对小学生自身的发展产生限制,同时这些学生日后可能会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负担,想要通过科学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就应该提高对于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大力实施心理教学。

二、农村小学生心理教学办法

1.展开多方面的探索

在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学方面努力地进行探索,从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第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学中的指导性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设和心理教学相关的课程,在课堂上向学生公开讲解具体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自身能够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和基本技巧,老师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第二,让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小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服务。农村小学在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时候,应该适当地融入和心理教育相关的活动内容。例如,通过举行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讲解分析,让心理健康知识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小学生提升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第三,农村学校可以结合实际的条件举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能够不被校园所拘束,能够接触更多的事情,将学校的学习压力和家庭压力适当地缓解。这样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让心理教育的普及应用变得更加自然化。第四,农村学校内部应该指派专业的人才建立心理辅导教室,针对学生开放,给予小学生精神和心理上的帮助,免费地提供心理辅导。此外,为了保护小学生的隐私,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刺激,可以建立悄悄话热线,对于部分不愿意进入辅导室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辅导方式,真正为小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

2.对于重点主体进行关注

结合实际状况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农村小学生心理是保持在正常状态下的,只有少数学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处于亚健康或是不健康的层次上。因此,在农村小学展开心理素质教学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部分对象,针对这些对象提供一定的帮助和辅导,提升这些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基于普遍状况分析来看,在学校学习成绩比较落后,经常出现违规乱纪行为的学生或是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家庭内部矛盾比较大的小学生应该是需要关心的主要对象。学校应该对小学生的基本家庭状况有所了解,对于学生在学校的行为有具体的记录,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重点关注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主要状况有了解之后,农村学校制定专门的解决办法,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对于这类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沟通辅导的态度千万不能够过于激烈,不要采用批评的方式进行反面教育,教育者通过自己真切的关注和爱护,积极和学生主体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然后进行正面地引导和帮助,尽量地避免学生在疏导过程中受到更多刺激,通过长期计划性的沟通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主体的健康发展。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农村小学内部建立专业能力好、工作水平高的心理健康教学小组是推广和展开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第一,农村学校内部应该通过严格的选拔机制聘用专业水平达标的老师,给予老师应有的待遇和编制,同时让具有专业能力的老师能够在学校做兼职工作,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农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提升总体工作人员的水平。第二,农村的小学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参与到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供能够进步的机会,让整个队伍的实力水平不断地提高,满足学生实际的需求标准。此外,还应该提高所有人员对于心理教育的认识程度,将专业队伍的发展规划到学校建设的总体计划中,给予专业的辅导老师提升的机会,关心其生活和工作,让参与到农村心理教育工作中的人员能够不受到环境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为学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营造有利的环境氛围

想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流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够让这项工作落实,真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关键场所,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内部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配合各种方法和措施让健康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实际的教学中。家庭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是巨大的,学校方面应该积极地和学生家长联系,建立沟通渠道,让家长能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孩子的动态有所了解,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展开,给予小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此外,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提升社会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关心程度,积极地参与到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长久性的发展提供支持。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农村教育工作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问题,结合不同区域学校的实际运营状况,设计出符合应用的心理健康实施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家长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程度,对于实施的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真正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应用中,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编辑:张 婕)

G631

A

1671-0568(2016)24-0135-02

田兴旺,山东省临沂市白沙埠中学;张凤珍,山东省临沂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小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