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众志成城开好局
——盐津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

2016-03-03 05:39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可顺祥
创造 2016年12期
关键词:十三五发展

文/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 可顺祥 马 黎

凝心聚力谋发展 众志成城开好局
——盐津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

文/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 可顺祥 马 黎

中共盐津县委书记李晓(前排右二)到基层调研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与四川筠连、高县、宜宾3县接壤,国土面积2091.5平方公里,辖6镇4乡94个村(社区),总人口38.8万,有“云药之乡”“中国桢楠之乡”“中国西部茶花海”“乌鸡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盐津县委、县政府不断深化对“农特产品大县、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名县”三大战略定位的认识,突出办好“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特色城镇化和以文化旅游商贸流通为主的服务业发展”四件大事,认真落实“把园区做实、把招商抓紧、把特色搞优、把县城做大、把民企激活、把环境建好、把机制理顺、把班子配强”八项措施,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十二五”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38.3亿元,比2010年增长80%;财政总收入实现2.6亿元,是2010年的1.53倍;五年累计完成规模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是“十一五”的2.84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1248元、7351元,分别是2010年的1.57倍和2.14倍。荣获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进位县”称号。

“十三五”开局以来,盐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生态功能县”目标定位,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精准脱贫、国土优化、绿色发展、全面开放和创新驱动”五大战略,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2016年1-9月,全县GDP实现24.5亿元,同比增长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亿元,同比增长7.7%;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7亿元,同比增长26.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亿元,同比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亿元,同比增长11.1%;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276元和7414元,同比增长10.3%、12.3%。

重脱贫、强攻坚

盐津是集民族、山区、贫困“三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新一轮脱贫攻坚战启动以来,盐津县认真按照中央及省市脱贫要求,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紧紧依托“六个”抓手,举全县之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建机制。出台了《盐津县扶贫开发实施意见》及9个配套文件;建立县、乡、村三级作战指挥部;探索实践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三进一建”、理事会、联建委员会、“1668”工作法和“挂星摘帽”公示制度等新机制,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到位,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脱贫任务。

(二)挪穷窝。制定实施了以“三进一建”为主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启动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计划搬迁2873户11587人;核定进城入镇对象80户;兑现各类补助资金5486万元,拨付各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资金6610万元;启动农危改4200户,竣工2450户,完成贷款427户1358.9万元。

(三)抓收入。制定实施“四有五好”合作社创建行动计划,大力推动合作互动发展,新增专业合作社123个,吸纳贫困户5000余户;出台《盐津县产业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安排2000万元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银行2亿元贷款资金助推扶贫产业发展;有序转移输出劳动力1.28万人,实现务工收入10.9亿元。

(四)强素质。制定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训计划,建成黄草农村电商孵化基地和电商一条街;制定农村领头雁培养计划,遴选年轻的村两委干部赴先进县区挂职锻炼。

(五)打基础。全面完成建制村道路硬化、农村电网改造,整合项目资金向2016年脱贫的2个乡镇和23个贫困村倾斜,集中火力打好歼灭战。

(六)转作风。强化常态化督查和明察暗访;采取“四看四晒”方式,开展了两次脱贫攻坚巡回拉练,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兴产业、增后劲

产业是支撑盐津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十三五”以来,盐津县按照“建载体、育主体、破难题、抓落地”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走以农业产业化和生物技术转化为主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一)建载体。规划建设市级盐津工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物流园四个园区。目前,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基本成型,水、电、路、标准化厂房和配套服务区基本完善;柿子郎家沙坝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硅产业示范基地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物流园区规划完成。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已达47家。

(二)育主体。坚持外引内培两手抓,新引进了益雄药业、农垦、东方园林、中冶等大企业,新签约招商项目33个,协议引资127.4亿元,招商引资工作综合考核连续四年保持在全市前列;积极实施“凤还巢”(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程,培育了稚荃竹纤维、玫瑰庄园等本土企业。产业发展从以煤炭、水电为主的资源开发,加快向生态农特产业加工、全域旅游、硅产业等多领域纵深拓展。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限额以上企业4家,2016年有望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家、限额以上批发企业2家。

(三)破难题。一是破解用地难。在抓好城乡建设、国土优化和林地“三规”衔接的基础上,做好量的文章,平衡用地总量,做大用地增量,盘活用地存量,破解用地难题。二是破解审批难。依靠“9+3”包帮办和投资商评议政府部门两个制度,对项目开工前的立项批复、土地手续办理、项目“三评”等9项工作实行包办,对员工招聘、企业融资、施工单位确定等3项工作进行帮办,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破解审批难题。三是破解融资难。通过“引载体、建机制、转方式”三管齐下,组建了小额信贷公司两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一家,引进融资担保公司一家,破解融资难题。四是破解配套难。创新模式驱动、整合资金推动、加大扶持撬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破解配套难题。

(四)抓落地。按照“周周有开工、月月有进度”要求,县政府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推进会,集中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难题,逐月下达“四个一批”重大项目计划,快速推进项目落地开工。2016年1-9月,累计下达重大重点开工计划项目64个,累计完成投资27.69亿元,同比增长26.38%。

盐津老县城

建城乡、促统筹

盐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工作。近年来,盐津按照“做大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的工作思路,以规划引领发展,抓建设打造品质,强管理提升形象,促进城乡村协同发展,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一)做大县城。按照将水田新区建成集“综合管廊、智慧城市、海绵城市”为一体的山水田园新型城镇典范的目标,深化县城规划,加快推进水田新区建设,政府驻地迁移已获国务院批复,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引进东方园林、桑德、中冶、云建投等知名企业,各类项目正有序推进;落实“控、管、建”要求,提质打造老城区,黄桷槽新区市政二期工程及棚户区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四城同创”,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和农村“七改三清”行动全面启动,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二)做特集镇。按照“产业鲜明、机制灵活、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要求,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目前,豆沙关“古镇新貌”提质改造项目有序推进,牛寨、普洱、兴隆成功举办了乡村旅游节、茶花观赏、山地自行车赛。

(三)做美乡村。按照“道路硬化、环境净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功能优化”的思路,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万古、中坪等31个村成功申报为市级生态文明村。

竹纤维厂

强基础、优国土

盐津生态良好,但地质破碎、灾害频发,承载能力极差。“十二五”以来,盐津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土优化“两手抓”,切实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一)抓“五网”建设。扎实推进路网、航空网、水网、能源网、互联网等“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乡乡通油路”目标全面实现,7座溜索改桥项目有序推进,县城环线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评审,昭乐高速(盐津段)、渝昆G85至内昭高速盐津联络线、国道G247线、省道S337线、省道S203线、盐津通用机场建设等26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中央农田水利维修养护项目有序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全面竣工;水子冲、板厂沟和三龙滩三大骨干水源工程和横江盐津县重点段治理进展顺利;野猪湾水库已获批,即将动工;水昭燃气管道项目、“互联网”建设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优化国土。严守生态绿线、河流蓝线、耕地红线、历史文化紫线,设置地质灾害布控监测点300个,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33处,建成10个乡镇“四位一体”应急避难场所。《盐津生态县建设规划》通过省级评审,“十二五”以来,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5.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获得“中国·桢楠之乡”称号。成功申报“云南·盐津乌蒙峡谷地质公园,成为滇东北唯一拥有省级地质公园资格的县区。

推改革、建机制

牢牢把握国家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抓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面提升各级政府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实施县乡财税增长激励机制、部门“比例·绩效”预算和“群众参与预算”试点的“三位一体”财政改革,“比例·绩效”预算实现县直部门全覆盖,“群众参与预算”改革试点实现10个乡镇全覆盖,改革成果得到省财政厅及国内专家的高度肯定,被省委总结为“盐津模式”。

(二)深化投融资改革。以2016年为“投融资突破年”,成立了以县扶贫开发投资公司为代表的六大政府性投融资公司,把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和专项建设资本金注入摆在首位,与市交投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夯实了投融资平台。

(三)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取消部门互设前置审批条件,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权限23项,取消和调整县级审批事项26项,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

(四)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突出土地流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两个重点,牛寨、兴隆土地流转初具规模,全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481家,其中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7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1家。

惠民生、构和谐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十三五”以来,盐津更加注重各族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更加突出共建共享和民生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县各族群众。

(一)抓实民生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改计划、营养餐工程深入实施;积极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强化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高度重视道路交通、非煤矿山、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安全隐患整改责任,严防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二)抓牢依法行政。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努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三)抓好社会治理。坚持“三联系两深入”和“信访联系”工作制度,强化信访维稳工作力度,对长期上访和越级上访的重点人员“严管死守”,认真落实管控措施和管控责任,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实现了盐津进京零上访、零非访,成功创建“省级先进平安县”。

豆沙关旅游小镇

抓党建、强保障

推动盐津跨越式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近年来,盐津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一)解放思想不动摇。打破陈旧思维定式和传统观念束缚,让新的发展理念入心入脑、落地生根,依靠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盐津的大发展。一是建立县级“八个一”、乡镇“七个一”学习机制,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让理论学习、党性锤炼成为习惯,让知识更新、教育持续成为常态。二是围绕新常态、五大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开展大讨论,形成大创新、大突破、大发展的浓厚氛围。三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看先进、找差距,转观念、学经验,学标兵、超先进,冲破思想障碍,开阔眼光胸襟,在更高层次、更大格局、更广泛领域谋划盐津发展。

(二)筑牢堡垒不懈怠。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着力解决干部队伍“用权不严、干事随意、政出多门”等问题,不断促进各级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一是大力加强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干部的标准化、规范化意识,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落实党委(党组)书记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探索县、乡、村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建立全面从严治党职责清单制度,健全党建工作问责机制。三是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落实群众参与民主决策“五步走”工作法、村级管理“八有”要求,推进党务、村务公开。

(三)带好队伍不撒手。以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重点,着力解决干部队伍“知之甚少、学用脱节、缺乏专业水准”等问题。一是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认真落实“七个大力选拔和重用、七个坚决调整和不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有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二是积极探索乡镇干部和机关干部、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公务员和事业干部的分类管理评价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及交流、激励、责任追究和退出机制。三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实施“领头雁”培养计划和年轻干部培养工程,探索建立干部终身培训机制,不断增强各级党员干部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推动新跨越的能力和水平。

(四)正风肃纪不松劲。坚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着力解决“监管失之于软、公私界限模糊、自重自省不够”等问题,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廉洁度。一是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加强日常监督,让红脸、出汗、打手板成为常态,坚持有责必问、执纪必严,以严肃问责推动责任落实,保持政令畅通。二是坚决纠正“四风”。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突出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严肃查办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坚决防止反弹,盯住“关键少数”,强化“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推动党风带动政风促动民风向善向好。三是保持反腐高压。准确把握“四种形态”,突出惩治“三类重中之重”,及时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微腐败”,适时适度曝光违纪问题,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十三五”时期,是盐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盐津跨越发展的加速期。当前,盐津全县上下正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考察云南时讲话精神,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云南“示范区、排头兵、辐射中心”建设,全面落实昭通市委“六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把盐津建设成为“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上的生态农业大县、新型工业强县和文化旅游名县”奋斗目标,扎实抓好“十三五”规划中的每一项工作,实现目标一个一个击破,任务一个一个完成,全力推动盐津跨越发展、后发赶超,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前进!

猜你喜欢
十三五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