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6-03-03 15:27
许昌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创新型

魏 小 换

(河南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1191)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魏 小 换

(河南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1191)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活动,需要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入手,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创新考试考核方式,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桎梏,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探索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

近年来,创新型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愈来愈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并把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的高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做出战略部署,并提出“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学特色、争创一流”。中央的这种要求,既反映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凸显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为此《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到2020年要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引言

2005年3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共同制定、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根据上述文件的要求,我国普通高校从2006年9月开始试点在部分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并在2007年9月在全国高校全面推开,至今已运行10年。10年来,理论界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探索,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与拓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以及实践课、多媒体等新式教学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仍存有一定差距。围绕“人”的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和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常常被一部分师生简单地看作通识类教育,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的公修课,远不及像对待专业课一样重视。因此在教学时,只要求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简单认知,不能与现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这就致使学生,更有老师,将此课当作独立于专业课之外、对个人能力培养没有帮助的课程来看待,与学生能力培养割裂开来,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短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功能欠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历史为载体,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对过去历史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很难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找出适合的对应点。最普遍也是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式成为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主导,即“教师在课堂上自我讲授,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主导课堂,是课堂的“权威”,不鼓励也不接受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和参与;学生则处于次要地位,不主动也不情愿对知识思考。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时应有的行为选择能力与价值判断能力。二是引导功能不强。以历史为平台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理论性强,渗透着历史唯物主义必然性以及政治性的分析。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简单地以具体知识点为导向,进行纯理论的讲解,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也只关心分数,无视学习过程,习惯于被动听讲,缺乏主动思考与质疑能力。三是缺乏实践性和开放性。在国史和国情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是单向的,课堂讨论、课外学习、社会实践在教学中几乎没有体现。即使学生参与了上述实践,大多数也是流于形式,教师在总结时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也避而不谈,只是简单按照课本的理论解释,缺少必要的、现实的逻辑分析,活生生地把现实与教材割裂开来,严重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障碍,作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应顺时、顺势而为,以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梳理10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历程,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以适应目前高校转型发展、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本文写作的动因。对此,本文主要从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思考。

二、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包含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军事等多学科知识,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丰富的人文科学内容。

(一)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编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于2007年2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编写领导小组在2008年、2009年、2010年、2015 年对教材进行了四次修订,各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准。然而,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教材篇幅和课程性质等方面限制,编写过于强调理论性,对一些历史实事描述过于简略。例如,教材在叙述帝国主义列强在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时,所用篇幅不足两页。二是教材每一章后面所指定的阅读文献多为领袖著作,学术性和史料性的文献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三是教材的编写着眼于全国高校,在照顾普遍性的同时,缺少了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综合上面三点因素,老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适当拓展和延伸教材内容,努力构建一个科学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体系。我们知道,历史知识可以对人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启迪和经验,是创新的平台和基础。创新应以历史知识为支持,知识来源于实践,创新也来源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人才培养,也要立足实践,把实践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才能圆满地将近180年的历史与当前社会现实相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具有深厚而广泛历史知识的课程,与现实结合时,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人文、社会、历史、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并最大限度地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取舍、互补、协调,把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汲取营养、获得思想启迪,把最前沿的信息及现实问题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知识点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总结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历史和现实的内在关联,把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他们创造能力。

首先,教学中要挖掘新史料,激发学生创新兴趣。比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时,让学生知道,12名党代表和1名个人代表由于党的“一大”后选择道路不同,展现了迥异人生。其次,通过红色的影视资源从历史伟人身上学习创新品质。影视资料所展现伟人的强烈求知欲、献身人类事业的内在动力、坚强意志,以及敢闯、敢冒风险、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等是创新型人才须具备的条件。最后,挖掘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党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和壮大的,井冈山的斗争、抗日战争、大生产运动无一不彰显着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光芒,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无一不是创新的体现,新民主主义理论、改革开放理论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二)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传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授方式多以教师为主导,采用说教式、权威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基本没有互动,教与学被割裂开来,教师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学习缺少主动性,学生主观能动性没有被激发,这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极不对应。“2005年”方案明确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时间为32个课时。要把170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事件、发展规律、发展脉络一并给学生讲清楚,并且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首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一切发明创新都是在人们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学生对事物创造性再认识的过程,也是有着各自差异性探索、发明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对事物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其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历史问题。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和学术探讨氛围,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支持、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心中疑问大胆、主动争论,并提出质疑。同时教师还应改变传统历史知识讲解者和课堂权威者的地位,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课堂教学的合作者和学生学习的辅导者,一方面要消除学生质疑时的心理顾虑,另一方面要提供真实复杂的现实问题供学生思考。这种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不仅是教育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还是教学原则的转变。

最后,教师要勤于钻研课堂教学,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虚拟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在认知上引起学生的冲突,引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设置问题的虚拟情境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把历史资料、历史图片、历史文物等与多媒体结合起来,让学生置身于虚拟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凝缩历史时空,在虚拟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比如在讲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探索中的严重曲折”一节时,通过播放教学短片,边思考边观察,逐步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直观、形象的虚拟情境中,学生就会不自觉产生对设置的问题进行解决的冲动,并把疑问和想法提出来:为什么会出现反右扩大化?为什么会出现“大跃进”?为什么会重提阶级斗争的口号?提出这些问题后,学生急于想从教学中获得答案。教师可对本节内容进行转化,解答学生困惑。

(三)创新考核方式,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功能,营造适于创新的氛围。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通过笔试、动手、表达等方式,以分数或等级形式给学生一个直观评价,这在教学过程中是必需的和必要的。但目前的考试考核形式大多只追求一个结果,忽视了产生结果的过程,忽视了这个结果的引导功能、激励功能和反馈功能,这就大大弱化了考试的功能。围绕评价和考核方式改革,应通过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模式,逐步建立起新的切合实际、适于创新人才培养、便于操作的考核和评价模式。

首先,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培养学生主动创新能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成绩要综合化,改变一张试卷确定总成绩的现状,加入平时考试、考查成绩,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各占总成绩的一半。平时成绩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课堂参与讨论、期中论文写作、社会实践参加情况。平时成绩重点考查学生以下个几个方面素质: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如何,获取知识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是否正确完整,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取向是否向上健康。这些考查导向,可以把学生逐步从死记硬背的传统考核考查模式中引向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轨道上来。期末考试考核内容是学生一学期来在课堂内、外学到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点以及体会和感悟等,考查的重点是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综合运用能力。依靠具体成绩的指向性,引导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激发创新品质,训练创新能力。

其次,创新考试方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现行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单一,命题形式呆板,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有悖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是在命题和考核方面,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试题设置应从简单知识点的考查向综合能力考查转变,把主观考试与客观考查相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二是在期中论文写作方面,根据专业特点,提供不同的论文选题,如国际贸易专业、公共事业专业、人力资源专业等提供相应的系列论文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相关题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三是引入应用论文创作的考查。为避免学生在社会实践写作时抄袭,可要求学生将论文资料的搜集、整理、写作与当地的历史和人文研究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创新能力培养必不可少因素。

最后是扩展学生选择空间,搭建创新思维平台。社会实践方面,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写作教学视频观后感,可以利用假期写“回乡记”、“谈访录”,也可到革命纪念馆和博物馆参观学习,然后以文字或图文并茂形式表达参观后的感受与收获,或自拍自演反映主旋律的情境剧。实践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以团队的形式,既分工又合作,查找相关资料、图片、视频、音频,编写情境剧,表演时台上演讲与台下观众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他们表达、思辨、组织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新创能力。

三、结论与思考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政治、经济、教育体制等。单从学校教育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来讲,它也绝不仅仅限于以上三个部分,还要从以下两点着手。

第一,打破思维的桎梏,转变教育思想。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时,主动鼓励学生展现自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纷繁复杂、博大精深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海洋里面,有条件地选出能够适应目前大学生心理、知识需求,促进他们个性发展,引导他们追求幸福生活、具有责任意识的史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我们知道,当代青年学生具有清晰的主体意识以及强烈的理解和认识社会的愿望,而今他们对知识获取的渠道比以前任何时代都要多样。他们具有强烈的通过学习来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愿望,不愿被动和消极地接受死记硬背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敢于摆脱头脑中长期存在“以教材为中心知识点传授”教育观念的思想羁绊,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把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与历史知识讲解相结合,并利用广博的知识对此进行拓展。这种贯通古今的讲课方法,必定会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第二,走出教材的束缚,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结构的安排,按时间顺序把中国近代170多年以来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部分,每部分下面再独立编排相关章节和综述,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结合紧密,一方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展现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与历史规律。课堂教学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囿于网络资料、辅导用书和教材之中,必须实现以教材教学为中心向以能力发展为中心的转化。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专题讲座、影视资料、开放讨论、课堂辩论等,把知识贯穿到专题和学生的自主探索中。通过这种形式把对历史人物的学习转变为关于历史人物的生动有趣的故事,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历史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充满乐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首先是思想政治课,同时也是历史课。政治发展规律通过历史发展规律显现,历史必然由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证明,历史的偶然性又使社会的发展充满变数和惊奇。因此要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平台上,把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到各章节的传授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首先要尊重历史实事,避免在意识形态的浸润下“喊口号”,让历史教学回归客观,少一些模式化的说教,多一些鲜活多样的人物面孔。创新型人才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看,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思维训练的基础上的。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抽象和总结出知识学习的根本指向,那就是思想、思考 、思索的能力。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要增强学生的感知深度,就要着力创设能够顺应学生心理发展、适合学生知识结构的历史氛围和时代情景,以此进行启发式教学,持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教学模式替代另外一种教学模式。它涉及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对相关学科知识的选择和整合,既是一个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过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被动教学和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教学和主动学习,由教师主宰课堂变成教师积极引导。其中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习惯、意识和能力,着眼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选择、创新能力,着眼于学生潜能的挖掘、引导、激发,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教学过程的掌控、实践成果的评价和整合。学生也要积极树立学习过程的主体意识,在把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和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索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郑国瑞

2016-06-09

2016年度河南工程学院校级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

魏小换(1981—),女,河南郑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乡村治理。

G642

A

1671-9824(2016)06-0147-04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创新型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