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铸就紫砂之魂

2016-03-06 11:59
天工 2016年6期
关键词:潮州市制陶宜兴

文 骁 墨

用心铸就紫砂之魂

文 骁 墨

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好壶在手,一人得幽,二人得趣,三人成品。于尘世偷来闲暇时光,不失人生之乐事,以平常之心,喝盏中清茶,得惬意时光。世界那么大,没有壶,到哪儿都一样。

说起壶,那就不得不说宜兴的紫砂壶。宜兴紫砂传承经典,经中国传统文化浸润,取出尘风骨,与天下共享风雅,自北宋以来历经千载。品渊明诗,饮陆羽茶,一壶在手,天心月圆,华枝春满。如今的紫砂壶,俨然已成为天下雅士精神情绪的载体,丰富着世人的生活。 千百年来,紫砂这一绝世独立的艺术瑰宝,造就了无数制陶名家,在这灿烂星河中,有一颗星闪烁着熠熠光辉,她就是葛氏陶艺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葛宜铭。

葛宜铭,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陶都宜兴一个具有六百年制陶历史的陶艺世家,先祖葛明祥是清代乾隆年间名震江南的“葛陶”创始人,祖辈世代亦以制陶为生。在她的记忆中,满街是拖坯的推车,是蜿蜒多姿的陶墙,是处处林立的烟囱,“家家哀玉响,处处画溪烟”是她童年记忆的绝妙写照。葛宜铭自幼嬉戏于陶坯瓦罐间,长大后顺乎其然地继承祖业,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周桂珍、高级工艺美术师高建芳等,其作品艺术形式多样,花货素器俱佳。或端庄凝重,古朴儒雅,浩然大气,尽显传统艺术精髓;或精细纤巧,形神皆备,活灵活现,具表生态万物之美。

《步步高升》 葛宜铭/作

《鱼跃龙门》 葛宜铭/作

《龙吟天下》 葛宜铭/作

《竹报平安》 葛宜铭/作

《一帆风顺九件套》 葛宜铭/作

一帆风顺九件套,壶形不落窠臼,气势磅礴,浪花状的壶把,帆船状的壶钮,简直就是正在经历惊涛骇浪仍旧勇往直前的一叶风帆么!《竹报平安》端庄大气,颗颗沙粒若影若现,蜿蜒的竹节、舒展的竹叶是不向命运服输的气节之士,是永远向着太阳生长的坚定意念,更是葛宜铭创作路上的真实写照:有徘徊彷徨,有一泻千里,有跌宕起伏,有恍然大悟。在积淀中感悟,在感悟中施艺,她厚积薄发,纵横在手,把才气、胆识注入其中,赋予紫砂壶浓厚的人文气息。“壶如其人”,大概说的就是这吧!

葛宜铭,以空灵的心,聆听世界的声音,抓住瞬间的悸动,化成紫砂的灵魂,追求全新的境界。她的心,她的情,都在她的手中,在她的紫砂壶上。

葛宜铭陶艺家,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陶都宜兴一个具有六百年制陶历史的陶艺世家,先祖葛明祥是清代乾隆年间名震江南的“葛陶”创始人,她长大后顺乎其然地继承祖业,后进南京艺术学院深造,修研美学基本素养。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蒋蓉、周桂珍、高级工艺美术师高建芳等名师。其作品品位浓重,精工细作,选料上乘,汇聚艺术性与工艺性于一体,雅俗共赏,在国内外各种艺术展览中获奖颇丰,已经跻身国内一流的陶艺名家之列。

杨 健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职业高级紫砂鉴赏评估师,潮州市工夫茶壶文化展览馆馆长,丝竹轩壶文化研究院院长,1969年出生,广东省潮州市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2009年创建潮州市丝竹轩壶文化研究院,2014年受聘宜兴市乐砂艺术馆研究员,职业高级紫砂鉴赏评估师。潮州朱泥手拉壶技艺传承人。近年来多次参与北京高校组织的茶文化研讨会并做专题发言,他先后与著名紫砂艺术家合作的《正气壶》《义井壶》《湘桥壶》《仁爱壶》等紫砂作品获得紫砂学界的高度评价。制作的手拉朱泥壶《福壶》《玉兔壶》《六福顺壶》等作品获得省市金银奖。

猜你喜欢
潮州市制陶宜兴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巧手制陶,玩出文化味——甘肃省秦安县五营初级中学陶艺社活动侧记
潮州市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青木木米制陶风格探析
潮州市少儿跆拳道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潮州市暴雨气候特征分析及气象服务对策
大辛庄商代制陶工艺研究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