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运用于物理教学的优越性的思考

2016-03-06 01:14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215021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示数测力计弹簧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215021)

陆水明●



微课运用于物理教学的优越性的思考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215021)

陆水明●

微课是近几年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手段,它是基于信息技术,从传统教学课件、设计以及课例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的教学模式.近些年来,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悍、语言精简干练、针对性强以及趣味性高的特点,一经推广应用就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支持和喜爱,将微课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作为一种大胆的教学模式改革,微课在与物理教学的结合中,能够为学生排疑解难,激发他们学习初中物理的兴趣,增加他们的信心与勇气,帮助学生突破物理重难点,极大的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本文将专就微课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越性进行一定的思考.

微课;初中物理教学;优越性;思考

一、微课概述

微课,它是近些年来才在我国教育界兴起的一种教学理念,目前逐渐被引入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中.如果要给微课下一个具体的定义,笔者认为这可以这么理解,它是按照教学规划和教学实践的要求,向学生播放5-10分钟的教学短视频,这个教学短视频记录的是老师围绕某个具体的、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作出的教学讲述.可以看出,微课只是教师针对教学中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专门录制的简短视频,并通过该视频,实现师生课内外无障碍交流.通常,微课实施,需要借助于当今发达的互联网网络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讲,微课又有信息化教学的特点.

二、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外掌握物理实验现象

进行微课教学,可以看出它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利用的是互联网这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老师们要善于利用好这个优势,为学生构建一个课外实验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下之余就能很方便进行实验学习,领会物理实验的奥妙之处,就拿声现象这部分内容来说吧,笔者就利用了这个课外实验教学平台,向学生呈现一段微课视频.具体案例如下:

在声现象这部分内容中,有“隔声”以及“振动产生声音”等部分内容,首先,笔者事先利用课余时间在学生班级QQ群中上传了几组视频,分别是“将钟表置于盒内盒外,并亲自用耳朵聆听,感觉声音大小有变化”、将振动的手机置于桌面上,结果有声音产生,上传完毕之后,笔者要求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要观看.其次,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好手头的资源或设备,进行亲身实践,并鼓励学生也能上传自己录制的视频并与群内同学交流.很多同学都根据所上传的视频进行实际验证,不少同学也确实上传了,感觉十分难得.最后,笔者在QQ群中引领大家对这些实验中所蕴含的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很多同学由于有亲身经历,并结合大家的热情交流,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少同学提出的意见很有见解性,群内气氛一度很高.

可以看到QQ是初中生很熟悉的聊天通讯工具,老师们要发现QQ所具备的优点,在教学中善于利用,进行微课平台的搭建,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笔者上传的视频与实际生活结合很紧密,难度也不是很大,学生们验证起来也有很强的可行性.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实验现象背后蕴含的物理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有助于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三、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内掌握物理理论及内涵

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学时,都会感觉到物理教材中的有的理论或者概念不是很好理解,对他们进行后面的物理学习产生了很大障碍.对于这种比较深奥的物理学理论,如果老师们采取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向学生进行解释,学生只会更难理解,甚至会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如果老师们准备通过实验向学生进行讲解,效果肯定会好些,但是考虑到,验证过程比较繁琐,投入的人力物力又都比较大,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因而可行性不大,也不切实际.因此,笔者通过在物理教学课堂上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对于那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理论概念,都通过向学生播放时间较短的微课视频来帮助其理解,实践证明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就拿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因素这个知识点来说吧,虽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根据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来判断浮力大小,但是考虑到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是很成熟,在理解这个知识点时势必存在一定困惑,老师们如果仅仅从书本理论出发,向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势必会感觉很抽象,无法理解.因此,可以借助于微课视频具体的实验现象来加深理解.于是笔者运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在向学生播放微视频之前,笔者让全班同学不仅要关注整个实验过程,还要关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情况,然后,笔者开始将物体逐渐浸入烧杯中的水中,直到物体完全被浸没,学生通过视频中很容易看到整个过程中,烧杯中水的体积不断在增大,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断变小.接下来,笔者继续将物体浸入烧杯中,这个过程烧杯中水的体积不再增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再发生变化.通过这个视频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物体受到的浮力只与浸入液体体积有关系,与深度无关.考虑到一次播放学生很难看清楚,笔者决定再向学生播放一次,并强调让学生特别注意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在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之前,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变小,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而后来物体完全进入液体之后,即使物体浸入深度在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发生变化,接下来笔者就开始向学生进行具体讲解.

由于这个微课视频是笔者亲自录制的,因此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讲解时,不仅能够使得实验更加真实可靠,而且课堂气氛也一度很活跃,学生纷纷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通过学生亲眼所见,能够让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顿时变得形象简单化,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当下新兴的课程资源,微课汇集了简单化、多样化、实用化以及智能化等特性,为老师进行物理教学、学生进行物理学习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受到广大师生的热切欢迎.应该说,这种新型的课程资源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既有利于辅助学生学习,又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因此,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参与到微课的应用与实践中去,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物理自主学习的效率.

[1]金龙.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法[J].高考,2015(07).

[2]王侠.微课运用于物理教学的优越性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9):71-72.

[3]杨永和,陈红利.“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w物理通报,2015(10):94-95.

G

B

猜你喜欢
示数测力计弹簧
例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析弹簧模型 悟三个性质
例谈温度计的示数
如何求串联弹簧和并联弹簧的劲度系数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时间弹簧
构建电路模式破解电学难题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台秤示数的最小值是出现在摆球的最高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