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意识在化学课堂中的培养

2016-03-06 01:14云南省会泽县乐业镇中学65422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浅谈创新能力化学

云南省会泽县乐业镇中学(654223)

代兴宏●



浅谈创新意识在化学课堂中的培养

云南省会泽县乐业镇中学(654223)

代兴宏●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学生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具有活跃的思维、强烈的参与意识、最富想象力的群体.所以,初中阶段是学生养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初中化学是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去启迪创新思维更具有现实意义.从教学实践上来说,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多角度、多层次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从化学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做法进行诠释,仅供同行切磋.

化学课堂;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习近平主席指出“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摘自人民日报).充分说明作为初中教育,创新能力应是教育基本点,必须融于课堂教学之中.

作为在初中首次学习的学科——化学,传授着与小学知识相差甚远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能体现创新特点.学生在新的知识面前更有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在求知的过程中产生创新精神,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

1.让化学课堂成为开放性的大课堂,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小学和初中学生认识过程的最显著的差异是从接受“鱼”到使用“渔”,从小学阶段的被动接收知识到初中的自主探究知识,是从无需探究到敢于创新的飞跃.因此,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主战场还是课堂教学,唯有替学生营造充满情趣又富于挑战规则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研究性学习,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案例1 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是初中化学知识的重点内容.在认知这块知识时,因为学生对二氧化碳已经在小学零零星星的有所了解,当作为化学知识来学习,学生只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不能抓住知识的要害和内涵.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在本节课两天前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预习教材中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相关知识,并查阅资料,搜集素材探究问题:你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无用的废物吗?

研究性学习常常采用课下小组合作、课堂小组竞赛的方法.初中学生喜好表现自我、集体荣誉感强,因此,在课下准备“成果”时劲头十足,认真钻研课本,设计探究实验,上网查阅等,兴致极高.课堂上学生的“成果”是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如“吹出来的牛奶”——用嘴不断地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体,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有作“碳酸饮料”广告的,将碳酸饮料的性能和由来绘声绘色的表达出来;有将家庭车用灭火器搬到教室的(是否是泡沫灭火器不要作定论),在课堂上精心策划了火灾扑救的消防演练……

学生成果的展示,小组之间的竞赛,不同智慧的交流,让学生在不拘一格的情境中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同时充分唤醒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在质疑、探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使学生获得创新能力,其关键和核心在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质疑、探疑和释疑的过程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因为有了质疑才会思考,通过思考,才有可能找到匠心独运的创新思路.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具有更多的创新教育理念,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比接受知识更重要,探疑、释疑的过程比仅仅知道结果更重要,让知识武装头脑,构建化学知识体系的过程才是学会化学知识的动态拓展.

案例2 在学习金属的性质及置换反应的时候,金属活动顺序是知识的重点.尽管金属活动顺序表是人类实践总结的结晶,体现了人类的智慧,然而,没有质疑和探疑,金属活动顺序表并不能折射金属性质的内涵.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知识情境:中华民族是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汉书里有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记载.由此可见,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铁能置换出铜盐溶液里的铜,从而发明了“湿法炼铜”.以化学史知识为载体的情境,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激情.此情此景,有的学生自然提出这样的质疑:湿法炼铜体现了金属活动顺序的精髓,铁在铜之前,用铁即可制取铜,钠在铁之前,“毋庸置疑”可以置换出铜,用钠制取铜是否可以呢?

有了质疑,就必须探疑.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实验(实验过程必须强调安全意识),并仔细观察现象.结果学生发现烧杯中出现奇异的现象,并未出现预期的红色固体,而是产生了蓝色沉淀.针对新问题,再次组织学生探疑:将钠投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出现红色,则说明金属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的方式是多样的,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规律,探究规律中的“特殊”,从而明确规律是否适用、清楚规律的内涵,这样的释疑过程才具有启迪创新思维的意义.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只有不停地让学生在探疑、释疑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才有发展创造能力的机遇.

总之,“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在化学教学中,课本是知识来源的起点,但绝对不是终点.面对着化学学科的诸多质疑,学生思维应该超越课本.在足够的探疑、释疑的空间里,只有勇于思考、敢于实践,有创新的勇气和精神,才能开辟化学知识的新纪元,创出化学学习的新天地.

[1]戴珊玲.浅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化学教学》, 1999(9):4-6

[2]耿妍.浅谈初中化学课堂创新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 9(18):53-53

[3]陈立灯.浅析高中化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学教学参考》, 2015(20):91-91

G632

B

1008-0333(2016)26-0093-01

猜你喜欢
浅谈创新能力化学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ICP-MS的使用与保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为诗浅谈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奇妙的化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