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探索

2016-03-06 01:14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734000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酒精灯试管二氧化碳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734000)

王文娟●



实现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探索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734000)

王文娟●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在化学课堂上,要灵活发挥演示实验的各种特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文章对实现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有效教学

化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他学科学生大多学习了比较长的实践,而化学则只有短短的最后一年,因此,相对而言化学的学习任务会比其他学科更加沉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更加困难.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化学演示实验,提高初中化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趣味演示实验,提高化学课堂趣味

在初中阶段,化学这门学科开设在最后一年,此时学生已经学习过很多学科的内容了,思维能力以及心智都已经得到了较完善的发展,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更强,所以,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有些人能够很快融入化学的学习,而有些人则没有太多的兴趣,只是不冷不热的学习,甚至由于化学实验的繁复而产生反感.对此,教师可以应用趣味性的演示实验,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有关二氧化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其一,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拧紧盖子,摇动瓶身,观察现象;其二,将两支燃烧着的高度不同的蜡烛放置于同一个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两支蜡烛的熄灭情况;其三,用肥皂水吹泡泡.这几个实验非常简单,但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化学教学的前期,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感受到化学的神奇,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快的了解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进一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第一个实验,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塑料瓶会变瘪呢?显然,这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性质有关,学生在看到神奇的实验现象后,结合所学进行思考,就能很快想出答案;对于第二个实验,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两支蜡烛会熄灭呢?又为什么熄灭的时间不同呢?对于第三个实验,教师则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在没有风吹动的时候,肥皂泡总是向地面落呢?这两个实验都反映了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蜡烛熄灭的实验还反映了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燃烧的化学性质.这样,学生在被教师设置的问题吸引的时候,就会同样对探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产生兴趣,这对学生化学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严谨演示实验,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充斥着大量的实验,而有的实验需要用到的化学实验仪器以及化学试剂的种类和数量是非常多的,其中某些化学实验仪器以及化学试剂的使用如果操作不规范,就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对此,教师需要在学生进行这类实验之前,为学生严谨的进行演示实验,每一步都严格按照标准,用尽量慢的动作,演示给学生看,对于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教师可以进行模拟,为学生示范如何进行正确的应对,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白实验的具体流程,并在一次次观看演示实验之后,慢慢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熟练掌握实验技能,端正严谨求实的实验态度.例如,酒精灯在化学的实验中有很多应用,在使用酒精灯时,教师要通过演示实验以及语言讲解,告诉学生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只要盖上盖就好了;在不小心碰倒酒精灯,导致着火时,学生要注意不要用水灭火,而应当用浸湿的抹布盖在酒精灯上.又如,在化学实验中,试管在不同条件下使用时,操作方法也不一样,但一致的是,试管口应当朝向无人的方向,至于其他情况,试管应当如此使用:加热前进行预热,加热固体时,注意试管口略向下等等.

3.引导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生都是初次接触化学的学习,很多学习化学的习惯都没有养成,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引导性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伴随着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并进行探究思考,找寻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例如,教师在演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时,可以先为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先活跃起来,问题可以是这样: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一般是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那么请问同学们,需要怎样的条件才能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得到氧气呢?这样,学生就会进入思考状态,教师接着可以设立一组对照实验,一个是带火星的木头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口,另一个则是试管中额外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这样,学生根据两次实验明显不同的现象,再进行一定的思考,就会有很多猜想,教师再揭示谜底,学生就能够明确答案.在一次次类似的引导性演示实验过后,学生就能够养成一定的化学思维,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更快想出答案.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增加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严谨的进行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规范实验操作;在演示实验时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教师要重视演示实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G632

B

1008-0333(2016)26-0084-01

猜你喜欢
酒精灯试管二氧化碳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抓捕”二氧化碳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高效节能两用酒精灯
试管难题
高性能可变进气岐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异型试管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探讨酒精灯安全使用的方法及预防喷燃发生的措施
高效节能酒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