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以西安某独立学院为例

2016-03-07 11:50李亚莉
关键词:现状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亚莉

(延安大学 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
——以西安某独立学院为例

李亚莉

(延安大学 西安创新学院,陕西 西安710100)

摘要:采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对西安某独立学院353名在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状况良好,但各份问卷及各维度所测价值观发展不均衡。针对这一特点,对独立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素质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立学院大学生;现状调查

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指的是大学生这个特定社会群体在长期的价值生活实践中积淀和形成的有关客体对主体效应的根本看法,是他们在处理各种价值问题时所持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态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是在经过我国革命和发展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指导下形成的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价值观,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应该成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为前提,了解和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便成为必要。在此类的研究中,目前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还很少。通过调查和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特点,为有效、具体地提出培育对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采取整班抽取的方式,抽取西安某独立学院中文系、经管系、理工系、建工系、医学系和艺术系等六个系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39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53份,有效率为89.6%。其中大一学生95人,占总人数的26.9%;大二学生85人,占总人数的24.1%;大三学生89人,占总人数的25.2%;大四学生84人,占总人数的23.8%。男女比例方面,男生106人,占总人数的30%;女生247人,占总人数的70%。

2.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贾楠编制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2]该问卷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五部分内容为基础相应地建构了五个分问卷,即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国家价值观、发展价值观和荣辱观问卷。问卷共74个项目,采用五点计分法: 1为“完全不同意”,2为“比较不同意”,3 “为不确定”,4为“比较同意”,5为“完全同意”。问卷总的信度系数为0.937,政治价值观、国家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发展价值观和荣辱观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91、0.787、0.686、0.829和0.84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均分为4.3167,明显高于平均值,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状况积极向上。各分问卷价值观的得分依次是国家价值观为4.4827,社会价值观为4.4263,发展价值观为4.3754,荣辱观为4.3135和政治价值观为3.9858。从各分问卷上的得分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不平衡,其中国家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明显高于平均值,发展价值观稍高于平均值,而荣辱观稍低于平均值,政治价值观则明显低于平均值,这与朱琳的研究结果一致。[3]

虽然以往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研究结果一致,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总体水平上发展良好,但是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方面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国家价值观主要涉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包括和平统一、热爱祖国和民族振兴三个维度,大学生在这个价值取向上得分高于平均值,体现了他们对世界和平、国家团结统一、中华民族走向强大的拥护和支持。不过在三个维度中,“热爱祖国”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平均值,主要是“我认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和“如果学校每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活动,我不愿参加”这两个题项的得分低,这反映出有些学生虽然期望祖国强大、民族振兴,但积极地自我参与意识却不高。

社会价值观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取向,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民主和国家富强三个维度,从大学生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得分(4.7076,4.3248,4.2465)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富强,并且愿意为此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展价值观主要涉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学生在“改革开放”和“与时俱进”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都达到4.5以上,表明大学生非常支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政策,确信无论是社会还是自身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从而把握时代特征。但与此同时“开拓创新”维度的得分较低,部分学生不能在生活中摆脱思维定势的影响、想出新办法解决问题以及及时学习党中央提出的新理论等。

大学生荣辱观的调查包括团结互助、崇尚科学、辛勤劳动、遵纪守法和艰苦奋斗五个维度,在“团结互助、辛勤劳动、诚信守法和艰苦奋斗”四个维度上的得分超过或接近平均值,体现了大学生提倡彼此帮助、共同合作,赞成要坚持艰苦奋斗,期望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但是在“崇尚科学”维度上的得分只有3.3960,这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相信很多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认为一些开运饰品可以给人带来好运。

政治价值观分问卷主要调查的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态度,大学生在此分问卷上的得分最低,但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差异较大,其中在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平均值,表明学生肯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三个代表的提法。不过在毛泽东思想(3.8659)和邓小平理论(3.1575)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平均值,主要体现在部分学生不确定“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凡事应该追求它的本来面貌”和对“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共同富裕只会离我们越来越远”的说法比较同意,这反映了学生对毛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认识不清以及对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怀疑。

三建议

1.增强教育的持续性,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及基础理论素养较低,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时,同一时间段内知识量相对较少、内容深度相对较浅,不易形成一个扎实、稳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来源的认识不够深刻,容易受其他观念和复杂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为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基础的正确理解和稳定认知,有必要增加对其的教育持续性:一方面增加教育渠道,既可以在大三、大四学生开设的哲学社会学科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可以在课外提供更多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在沟通中消除学生价值观确立过程中的困扰和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延长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时间,主要是实践教学的时间。

2.加强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价值意志和价值行为。

上述的研究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价值行为与价值认识脱节,缺乏持续的行动力。而价值观真正地确立最终是体现在学生的价值行为上,价值行为的发生和持续又要依靠价值意志的支持,所以要特别重视独立学院大学生价值意志和价值行为的养成。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不仅要向学生讲解相关概念和原理“是什么”,要求他们“信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怎么做”,为此作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课程——思想政治课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中掌握价值行为方式和技能,磨练价值意志。在教室内,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日常实践和职业实践相结合来设计教学内容、分析现实生活各领域中新近发生的价值案例,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和实现可能的理解从而推动价值行为的产生;在教室外,可以定期、持续地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和社会的实践活动,既要有固定的实践活动项目,也要及时根据周围事件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实践项目,通过长期地实践价值行为技能得以训练,价值观念可以转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

3.树立教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榜样。

在教育中,教师身教的作用大于言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价值行为对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并且,在学生的心目中会将教师的形象理想化,认为教师就应该是“正确和美好的”,一旦发现教师某一方面的言行出现偏差很容易对教师产生以偏概全的评价。比如某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让学生获得好的成绩,组织学生烧香拜佛更有甚者在教室悬挂开运饰品,“崇尚科学”的教育在教师封建迷信的行为面前变得虚无缥缈,教育者本应是科学的代表此刻却成了求神拜佛的信众,这样的行为给学生造成了负面的示范作用,也有损教师的职业形象。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训、展开对教师如何体现正确价值行为的讨论、正确评价教师的价值行为以及有效监督并调整教师的不良价值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前提。

4.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一是可以通过现实情境和网络情境同时进行。现实情境的宣传具有真实、可接触、当面互动的特点,可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进行,可以有宣传栏、标语、讲座、现场讲解以及与榜样的直接交流等多种形式;网络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网络对价值观的宣传具有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个性化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学生随时获得自身所需信息的需求。但是由于网络宣传的可控性较低,所以要加强对网络价值观宣传的监督。二是要进行长期宣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对其的宣传教育也应该成为社会和学校一个专项宣传工作。宣传内容不只是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及其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的介绍,还可以包括教师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和疑问,对个人或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体现的展示和对教师、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结合的举例等。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贾楠.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评体系研究—内容测评体系[D].重庆:西南大学,2010.

[3]朱琳.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特点和教育对策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Class No.:G641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An Investigation to Undergraduat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an Independent College

Li Yali

(Xi’an Creation College, Yan’an University,Xi’an, Shanxi 7101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questionnaire Adolesc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paper made a survey among 353 students of an independent college in Xi’an city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 It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undergraduates’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is satisfied , whil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values can be found .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some solutions concer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s; independent college students; current investiga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1-0012-3

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界2015年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及培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C008);2015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思想基奠与践行研究”(项目编号:15JK2192)。

作者简介:李亚莉,硕士,讲师,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理工系。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

猜你喜欢
现状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