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徐灿词中的“愁”与“梦”

2016-03-07 00:59刘思萌
关键词:丈夫

刘思萌,任 强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略论徐灿词中的“愁”与“梦”

刘思萌,任强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235000)

摘要:徐灿,著名女词人,她生活在朝代更迭、异族入侵的明末清初。特殊的历史时期以及跌宕起伏的生平经历,使她的词在继承婉约派的基础上,意境开阔,一扫女性词人的优柔之气,于字里行间反思历史,深究明朝覆灭的内因。其词主题有感时伤世的愁苦,有对人情冷暖的怨怼,更有洞察世事,家国故园的梦想。

关键词:徐灿;愁;梦

明末清初著名女词人徐灿,词风沉郁苍凉,幽咽曲婉,尤以写“愁”著称,所写99首词中共用70个“愁”字,60个“梦”字,无怪乎晚清四大词家之一朱祖谋称其:“词是易安人道韫,可堪伤逝又工愁。”[1]徐灿生活在明清易代之际,社会动荡,命运多舛,愁一人自家之小境遇,梦系故园故国之大命运,这种情怀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徐灿有如一颗巨星,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坛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历来被后人所景仰。

一伤春悲秋之愁与少时游玩之梦

徐灿出身苏州名门,光禄丞徐子懋次女,“幼颖悟,通史书,识大体”。[2]后嫁与海宁大学士陈之遴,夫妻琴瑟和鸣;又结“蕉园诗社”,诗词水平日进。

1.伤春悲秋之愁。

待字闺中的徐灿,生活富足而悠闲。这样美妙而快乐的日子里,少年徐灿,也有“为赋新词强说”的“愁”。 在《卜算子·春愁》中,她这样写到:

小雨做春愁,愁到眉边住。道是愁心春带来,春又来何处。屈指算花期,转眼花归去。也拟花前学惜春,春去花无据。[3]

听春雨慨叹愁心驻眉间;行花前担心花落卷春意。她愁的是春光短暂,叹的是岁月流逝。“屈指算花期”,一个形象的动作,让我们好似看到,年少的词人正为无力留春而感伤无奈,为转瞬即逝的春光而忧愁。

2.结伴游玩之梦。

富足人家、官宦子弟,钗裙结伴游玩,当然是她生活的主旋律,也是她当时梦的主旋律。少时游玩之梦,如,《满庭芳·姑苏午日,次素庵韵》中的“彩丝艾虎”,《满庭芳·丙戌立春,是日除夕》中的“当年娇小日,屠苏争饮,肯让他人;紫钗花胜子,镜里宜春”等。

《拙政园诗集》中也有较多描写,如,《初夏怀旧》:“初夏浓阴覆画堂。和露摘来朱李脆,拔云寻得紫芝香。竹屏曲转通花径,莲沼斜回接柳塘。”“撷花诸女伴,共摇纨扇小窗凉。”《怀灵岩》:“尚有琴台萦藓石,几看宝井放桃花。留仙洞迥云长护,采药人回月半斜。”《有感》:“少小幽栖近虎丘,春车秋棹每夷犹。”《秋感八首》之六:“几曲栏塘水乱流,幽栖曾傍百花洲;采莲月下初回棹,插菊霜前独倚楼。”[4]等等。

二世态炎凉之愁与家国兴旺之梦

徐灿长大后,嫁与海宁大学士陈之遴,嫁做人妇,丈夫很快加封进爵。陈在婚后崇祯十年进士及第,“自编修迁中允”,[5]徐灿思想中充满了春风得意的欢畅。

1.世态炎凉之愁。

春风得意之日并没有多久,随着家庭的变故,因陈父失责,使得陈之遴“永不叙用”。[6]跌宕起伏间,她感受到了人间冷暖。此时徐灿的愁变成了世态炎凉之愁。

七侯五贵谁为语,瑶台日敞悲风里。飞云流月总无情,有清泪满湘江水。 (《花木兰·秋感》)

曾经是朝廷中的显赫一族,倍受大家仰慕,可谓门庭若市。如今被难,人们纷纷逃离而去,避之唯恐不及,现门可罗雀状。那些昔日的达官贵人,“七侯五贵”,都明哲保身起来,谁能为了陈家向皇帝说一句好话?徐灿感受到了世态炎凉,甚至觉得“飞云流月”都变得无情无义,寂寞伤感之情油然而生。“有清泪满湘江水”,虽是夸张,但尽显伤感失意之愁。

2.家国兴旺之梦。

丈夫及第后,一人登榜而满室皆春的情景,在备尝人情冷暖之时,徐灿更深刻地感受到因丈夫及第而升华起来的家国兴盛只能是梦:

丽日重轮,祥云五色,噌吰玉殿名传。紫袍珠勒,偏称少年仙。最喜重华奕叶,周花甲、刚好蝉联。泥金报,龙旗虎帐,歌凯沸春筵。瑶池初筵罢,冰肌雪骨,文采翩然。拜木天新命,紫禁亲诠。道是鸡窗别夜,从今始、再理芸编。篝灯话,丝纶世掌,何以答尧天。(《满庭芳·丁丑贺素庵及第》)

那时,徐对陈之遴的及第极为支持和赞赏,内心充满着快乐,并鼓励丈夫为朝廷国家效力。一个“最爱”,直接抒发了她的喜悦之情,欢乐之感。欣喜之余,她不忘提醒丈夫报效皇恩,这是她思想的升华之处——“答尧天”,看似“小我”,实则体现着“大我”的精神。在词中,她巧妙地将“家”与“国”糅合在一起。然而,随着丈夫的“永不叙用”,“家之兴旺”与“报效国家”相糅合的理想,就成了她的梦。

三亡国流离之愁与京园欢爱之梦

如果说伤春悲秋还是少不识事的“闲愁”,世态炎凉多是“家愁”,甚至有些研究者推测的徐灿曾因丈夫纳妾而带来“情愁”,[7]那么,明朝的灭亡才真正使徐灿陷入深深的“忧愁”。

1.亡国流离之愁。

公元1645年,清兵大举南下,中原大地生灵涂炭,江南惨遭蹂躏,血雨腥风,民不聊生,徐灿在苏州的故居也未能幸免于难。有人说她:“逮沧桑后,流离患难,匿影荒村,或寄身他县。”[8]黍离之悲、亡国流离之愁便成了她词作中牢固的情感基石。

那日,她途经扬州,曾经的秀美城池,刚刚遭受“十日屠城”的劫难。清兵的烧杀抢掠,百姓的血流成河,不禁引发了她伤心吊古之愁。《青玉案·吊古》写到: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萧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鲸波碧浸横竖江锁。故垒萧萧芦获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惨绝人寰的屠杀,使扬州美景全然萧索,甚至令月影模糊。血海深仇无法挥去,亡国之恨触动心弦,成为徐灿的时时之痛。她通过历史画面与现实的结合,将愁苦的矛头直指南明小朝廷——明亡的根源不是“莲花步”而是“人事错”;是扬州城内“羊车随度”,一派纸醉金迷;是“城外戈船千里”,而统治者却“降帆一片”的无能!

2.京园欢爱之梦。

明亡后的流离失所,到处躲避,更让徐灿思念丈夫及第后在北京城里一处花园般居所的生活。陈之遴《拙政园诗馀序》中有:“侨居都城西隅,书室数楹,颇轩敞。前有古槐垂阴如车盖,后庭广数十步,中作小亭,亭前合欢树一株,青翠扶苏,叶叶相对,夜则交敛,侵晨乃舒。夏月吐华如朱丝。”“闲登右小丘,望西山云物,朝夕殊态。”[9]

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徐灿夫妻“觞咏”合欢树下,观西山云起云落。“合欢树”成为徐灿和丈夫感情象征和见证,“西山”等风景是他们在京城快乐生活的象征。国亡后,这些都成为她对京都怀想的对象。徐灿《唐多令·感旧》词中“记合欢树底逡巡,曾折红丝围宝髻,携娇女,坐斜曛”。《水龙吟·次素庵韵感旧》词中追述在“合欢花下留连”。徐灿诗集中有《出都留别合欢花》及《代合欢感别》两诗。这些都是吟咏“合欢树”。原来“青翠扶苏”的合欢树,明亡后“已供刍荛”。

《永遇乐·舟中感旧》最后的落脚点就在“西山”上: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 近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今金尽,李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附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如共人凄切。

《风流子·同素庵感旧》中的“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栏怕举双眸”等,也都是咏叹“西山”的。以前“云物朝夕殊态”的西山,现在则是“愁容惨黛”。

四夫君降清之愁与故园归隐之梦

更令词人愁绝的恐怕还不仅仅是明朝的灭亡,无处可归,而是丈夫陈之遴欣欣然接受了清廷召唤,毅然出任清朝高官。这才使徐灿真正陷入“愁痛欲绝”的地步。

1.夫君降清之愁。

清兵入关,大多数明朝的遗老遗少都避世退隐,而陈之遴却接受清廷邀约,成了清朝的座上宾。这与徐灿的冰霜之气、松柏之志完全相悖,也违背了她灵魂深处根深蒂固的儒家“忠君”思想。她不再有从前的欣喜与畅意,反而苦不堪言,思绪中充满了愧疚与隐忧。

《风流子·同素庵感旧》,隐隐表述了心境:

只如昨日事,回头想、早已十经秋。向洗墨池边,装成书屋;蛮笺象管, 别样风流。残红院、几番春欲去,却为个人留。宿雨低花,轻风侧蝶;水晶帘卷,恰好梳头。西山依然在,知何意凭栏,怕举双眸。便把红萱酿酒,只动人愁。谢前度桃花,休开碧沼;旧时燕子,莫过朱楼。悔煞双飞新翼,误到瀛洲。

这首词,上阕回顾与陈之遴种种风流雅韵。那美妙的十年里,从“装成书屋”的酬唱,到“蛮笺象管”的欢悦,以至于春日已残,仍为“个人”停留。花雨风蝶,卷帘梳头,这是多么值得回忆的美好景象,是她的梦,是她像要与丈夫一起重温的梦。下阕,则由高转低,“怕举双眸”“只动人愁”“休开碧沼”“莫过朱楼”,连续的情感跌宕,生命轨迹至此划出一道深深的忧伤印痕。最后,那抑郁的情绪终于一吐而快,石破天惊——“悔煞双飞彩翼,误到瀛洲”。仅仅十字的点睛之笔,却凝华结晶着压抑已久的无数追悔、讽谏、无奈、悲凉。力重千钧,一片苦情愁意,幽咽难言,意味深长,至为动人。

悲国伤时之余,词人又梦想着对丈夫警醒,但不便直说,只能且提且顿,简笔曲转,满是悲咽,正如谭献所说“中实悲咽,欲言未言”。故谭献认为:“兴亡之感,相国(指陈之遴)愧之。”[10]

2.故园归隐之梦。

丈夫降清,徐灿无奈北上与丈夫团聚。追怀明清易代的输死对抗,英雄血洒疆场,而结局却如此惨凄。现如今,这些都似飞絮飘逝,家国之恨无人与共,只能愁满腹,情凄切。此时的她仍梦想着劝说丈夫能辞官隐居,但毕竟是一介女子,无法阻挡男人主宰的世界,故园归隐只能是她毕生未能实现的梦。

丈夫的仕途之路并不平坦,不久就被贬塞外。她愁苦至极;塞外的奇寒让这个江南弱女子饱受摧残,贬谪的大辱让一代才女内心忧困。眼前之愁与故国之梦让徐灿“剪不断‘理还乱”。

《唐多令》中写道:

玉笛送清秋,红蕉露未收。晚香残、莫倚高楼。寒月羁人同是客,便伴我,住幽州。小院入边愁,金戈满旧游。问五湖、那有扁舟。梦里江声和泪咽,何不向,故园流。

此次被发配,虽生活上还是“夫人”身份,但仍为“羁人”,这令她感慨万端。以至听悠扬的玉笛声声,看红蕉上未收之晶莹珠露,亦难唤起她的欣喜之情。而江南的阵阵浪涛,是她日思夜想之物,即使醉里梦里,亦思扁舟归返。这是何等的相思之苦啊!

陈之遴第二次被贬塞外,与两个儿子都死在戍所。[11]徐灿抛却贵妇人的颜面,拦御驾于街头,得到恩准,扶柩归故里。她愁终老无依,家园已成他人之物;她愁身后无靠,亲人俱殒命于域外,然而这一切已经不能从她的词作中看到了。国破家亡的痛、被逼无奈的愁、故往家国的梦、抛头露面的羞……如座座大山,压向这个柔弱的江南女子。徐灿怎消受得?于是,愁与梦,都化作了她手上的佛经,心中的佛光普照。尘缘已了,跳出三界,一心想“依兰竺”,走入虚无的世界。她也有梦,只是这梦变成了一盏佛灯,一手黄卷。

纵观徐灿的一生,是冰火两重天的一生,是始历甜美欢愉、中经颠沛流离、晚来亡夫丧子的一生。她阅尽人情冷暖,饱尝世态炎凉。她没有因钟鸣鼎食的生活而自得,没有因光彩照人的地位而处优;她时时忧虑着自己的身边人,更时时梦想着丧失故园与亡败故国的回归。一介女流,生活在近400年前的封建社会,能有这样的情怀,堪称翘楚。阳羡词宗陈维崧说:“徐湘蘋才锋遒丽,生平著小词绝佳。盖南宋以来,闺房之秀,一人而已。其词娣视淑真,姒蓄清照。”[12]晚清词论家陈廷焯赞叹道:“闺秀工为词者,前则李易安,后则徐湘蘋。”[13]将徐灿的地位高举于从南宋到晚清七百余年间数百位女性词人之首。

参考文献

[1]朱祖谋.彊村语业:卷三[M].转引程郁缀.徐灿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215.

[2]陈元龙.家传[A].见徐灿.拙政园诗余[M].徐乃昌.闺秀词钞.小檀栾室刊本,宣统元年:1.

[3]徐灿.卜算子·春愁[A].本文所引徐灿的词都出自程千帆,主编.全清词·顺康卷(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徐灿.拙政园诗集[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五,列传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 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4:6425.

[7]程郁缀.徐灿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

[8]朱尔迈.李夫人竹笑轩续集序[A].转引陈邦炎.评介女词人徐灿及其拙政园词[A].程郁缀.徐灿词新释辑评·前言[M].北京:中国书店,2003:8.

[9]陈之遴.拙政园诗余序[A].转引程郁缀.徐灿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220.

[10]谭献.箧中词[M].转引程郁缀.徐灿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193,80.

[11]赵雪沛.关于女词人徐灿生卒年及晚年生活的考辨[J].文学遗产,2004(03):95-100.

[12]陈维崧.妇人集[M].转引程郁缀.徐灿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2003:213.

[13]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足本校注[M].屈兴国,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3:549.

Class No.:I207.23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On Melancholy and Dream in th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Written by XuCan

Liu Simeng , Ren Qiang

(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Anhui 235000,China)

Abstract:XuCan, a famous poetess , who lived in the Ming and the early Qing dynasty. Special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painful life experience made her poems inherit School of Graceful Faction’ artistic features, in which she explored the caus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theme of her poems revealed human sentiment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the insight of the dream of people at that time.

Key words:XuCan; melancholy; dream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758(2016)05-0114-4

基金项目:2013年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大教育改革研究项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师教育本科课程体系的实验与研究”(项目编号:2013zdjy176),2014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卓越语文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编号:2014zjjh017),2014年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项目“清代安徽楚辞文献及楚辞学史研究”(项目编号:SK2014A092)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任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语文教育学、教师培训。

作者简介:刘思萌,在读硕士,淮北师范大学2015级。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丈夫
为什么丈夫总这样偏激?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傍晚
安慰
安慰
发自内心的称赞
男女平等得看丈夫的良心好不好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妻子欠债六百多万丈夫还债后为何不准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