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高龄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

2016-03-08 06:18董素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龄患者压疮风险

董素娟

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 兰考 475300

外科高龄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

董素娟

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兰考475300

【摘要】目的对外科高龄手术后卧床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避免发生压疮。方法经Braden量表行压疮风险评估,选取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的压疮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发生压疮的情况。结果在住院期间本组86例患者中81例皮肤完好,仅有5例患者(5.8%)发生Ⅰ期压疮,经给予解除局部受压、改善血运和去除危险因素等措施,2~4 d后局部淤血红润消失。结论根据压疮护理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患者和家属对压疮的预防知识,调动了护士、患者、家属的积极性,对降低压疮的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龄患者;压疮;风险;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1],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使局部皮肤或组织遭受压迫,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组织破损和坏死而形成。以骶骨部、足跟部以及坐骨结节等处多发,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安全。2014-02—2015-01,我们对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的压疮高危患者,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压疮护理措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骨科(43例)、神经外科(26例)、普外科(11例)和泌尿外科(6例)高龄手术后卧床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Braden量表评分标准[2],均属于压疮的高危患者。入组标准:(1)Braden量表评分≤15分。(2)手术前无压疮。(3)肢体活动受限、术后需卧床3 d以上,住院时间>1个月。(4)未并存低蛋白血症和糖尿病。男52例,女34例;年龄67~84岁。

1.2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

1.2.1加强压疮高高风险患者的科学评估建立压疮护理评估流程,根据Braden量表评分标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对患者自身危险因素的评估应在入院时和入院后定期或随时进行。随着治疗和病情的发展,入院时不存在和潜在的危险因素会产生并且表现出来,随时评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配合医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压疮发生风险。

1.2.2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通过讲解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压疮的发生、发展、危害、预防和护理知识。学会和掌握预防压疮的技能,如勤换体位、勤换洗、勤检查、勤整理、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等。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护理人员可演示减少皮肤破损的不同体位,增加患者及家属的认知度并为患者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压力缓冲垫提供参考意见。

1.2.3落实护理措施对压疮高风险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如应用气垫床、气圈、间断躯体抬高等。责任护士每天对高风险患者进行评估1次,根据评分调整护理措施。

2结果

在住院期间本组86例患者中81例皮肤完好,仅有5例患者(5.8%)发生Ⅰ期压疮,经给予解除局部受压、改善血运和去除危险因素等措施,2~4 d后局部淤血红润消失。

3讨论

3.1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

3.1.1力学因素(1)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因素,如压力>30~35 mmHg(4~6 kPa),持续>2~4 h即可引起压疮。压力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发生压疮几率越高。(2)患者的皮肤受到衣、裤或床单的摩擦力作用,皮肤角质层损害,若发现或处理不及时,可发生皮肤损伤,尤其在潮湿或感染情况下可加速压疮形成。(3)当患者由半坐卧位身体下滑时,皮肤与床面出现平行的摩擦力,加上皮肤垂直方向的压力,产生剪切力,使大片组织缺血缺氧而导致压疮发生。

3.1.2环境因素汗液分泌过度及大小便失禁,清除不及时使局部皮肤或组织受到过度浸润,削弱皮肤角质层的屏障作用,利于细菌繁殖而继发感染,易造成破溃而形成压疮。

3.1.3全身因素高龄、神经功能障碍、营养不良、贫血、皮肤水肿、低蛋白血症等,均可使患者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受压后骨隆突处缺乏脂肪保护,引起血压循环障碍等导致压疮的发生。

3.1.4其他因素(1)医源性因素:石膏绷带和夹板使用不当等。(2)心理因素:精神压抑、消沉、缺乏自我护理意识等也是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3)烟草因素:烟草中得尼古丁成份可使人体末梢血管痉挛,局部营养不良,故长期吸烟可增加组织对压疮的易感性。

3.2压疮的预防

3.2.1加强压疮高危患者的科学评估在患者入院、手术后使用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压疮护理评估流程。对护理人员进有关知识培训,确保每位护理人员能根据压疮护理评估单内容熟练对患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分结果调整护理措施。

3.2.2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压疮发生的风险、原因、危害性及预防方法。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预防压疮的方法,取得他们的配合,积极参与压疮的预防和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的风险指数。

3.2.3不断完善和规范护理干预,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应具备过硬的预防压疮意识和护理干预措施[3]:(1)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勤交待。(2)保持皮肤、床铺、衣服的清洁、干燥、无异味。(3)不使用破损的便器,防止擦伤皮肤,及时清洁会阴等部位。(4)避免护理操作时实施托、拉、推、擦动作,减少或清除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因素。(5)保护骨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使用缓冲垫等各种预防压疮的用具。如压疮防治气垫床可有效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发生或发展[4]。(6)根据患者的营养情况制订合理的膳食,少食多餐。对无法进食者,给予营养支持[5]。

4参考文献

[1]梁园园. 肝胆外科压疮程序化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 中国实用医刊, 2015,42(20):111-112.

[2]杨淑杰,郭晓峰,赵树红.脑血管病患者不同分期压疮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8):142.

[3]姜秋红,颜燕,张宏.实施护士岗位管理 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6(29):26-27.

[4]王加梅. 压疮护理新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3):239-240.

[5]徐荣祥.烧伤湿性医疗技术[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10,19(12):18-19.

(收稿2015-11-2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3-0115-02

猜你喜欢
高龄患者压疮风险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全麻下高龄患者腹腔手术体温护理对照研究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分析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七味白榆散治疗压疮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