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探析

2016-03-10 00:35刘海涛贾晓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双极电切术等离子

刘海涛 贾晓芳

(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人民医院 河南 漯河 62000)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以及排尿困难等,严重者甚至可引发肾功能损害[1]。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该病。但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较大,其在术后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且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甲组患者的年龄为56~85岁,平均年龄为(67.59±3.26)岁,其病程为2~13年,平均病程为(6.23±1.05)年。乙组患者的年龄为55~84岁,平均年龄为(67.54±3.21)岁,其病程为2~12年,平均病程为(6.28±1.3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我院对甲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用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对患者的尿道进行冲洗,然后将电切镜置入患者的尿道,并通过电切镜探查其精阜、膀胱黏膜的情况以及其前列腺各叶的增生情况。将患者的膀胱颈和精阜作为手术近端和远端的界限,先对患者近端区域内增生的前列腺各叶进行切除,再对其远端区域内增生的前列腺各叶进行切除,并彻底为其止血。最后冲洗患者的膀胱,为其留置导尿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

1.2.2 我院对乙组患者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将电凝的功率设为40~80W,将电切的功率设为120~160W。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硬膜外麻醉。待麻醉起效后,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尿道进行冲洗。在显示器的直视下将电切镜置入患者的尿道,探查其精阜与尿道的状态、输尿管间脊的高度、是否存在膀胱病变以及其前列腺各叶的增生情况。在患者膀胱颈的6点处做一个切口,切口的深度要直至其精阜。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切除其增生的前列腺各叶。对于前列腺中叶增生的患者,应切断其膀胱颈5点与7点处的动脉,并对其动脉进行电凝止血,然后切除其增生的前列腺中叶。对于前列腺侧叶增生的患者,应使用腔内分隔切除术对其行治疗,并对其进行电凝止血。最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其膀胱,并为其留置导尿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正负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的比较

甲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376.68±121.25)ml,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为(9.26±1.35)d。乙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265.21±88.63)ml,术后住院的平均时间为(7.05±1.15)d。乙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甲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继发性出血的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了尿道刺激的症状,有2例患者出现了尿道狭窄的症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24%。乙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尿道狭窄的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了短暂性尿失禁的症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90%。乙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但多数学者均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与患者酗酒、吸烟、过于肥胖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2]。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该病。但此手术对患者的尿道损伤较大,易使其在术后出现尿道狭窄或电切术综合征等并发症[3],从而影响其治疗的效果。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手术的工作电极可释放出大量的射频能量,将靶组织分解为小分子,并同时起到电凝止血的作用。另外,该手术的工作电流不流经患者的全身,从而对其前列腺周围的组织及神经造成的损伤较小[4]。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住院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并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周栋.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02):211-212.

[2]关礼贤,张湛英,徐勋,周振星,冯权尧,胡明,崔学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86例[J].当代医学,2013,19(09):28-29.

[3]陆贤浩.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230-232.

[4]董泽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73-74.

猜你喜欢
双极电切术等离子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i,k)-步双极单值中智竞争图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部分电切术治疗体会(附43例报道)
S30408等离子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强生ENSEAL® G2 高级双极电刀
双极电凝联合五黄油纱条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的效果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