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集团化办学道路是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6-03-11 19:13张海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

张海芳

摘 要: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构建集团化办学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政府、行业、企业、农业职业院校"四方"联动,不断增加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健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破解农业职业院校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提高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农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120-02

当前,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面临新机遇。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2个重要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为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拓展了道路,也带来了新机遇。“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强调“现代”2字,一方面是强调职业教育是一个体系,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深度融合,支持组建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集团;另一方面,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要求。

1 集团化办学模式是我国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应有之义

为解决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障碍,选择集团化办学应该成为新的职业教育组织模式。1992年北京市成立的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先河。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建各级各类的职教集团约700余个,覆盖700多个科研机构和50%以上的中职校、90%以上的高职校、100多个行业部门、近2万家企业。集团化办学已具备较大规模,形成了许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类型与模式,成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模式。

集团化办学创新了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促进了多元主体的参与,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能力,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集团内部,中高职院校间合作的组织优势,推动区域职业教育的协调快速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2 集团化办学要以“三链”深度融合为主线

集团化办学是借助规模效应,资源优化、品牌效应和对口效应,来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和集约化,通过集团实力的提升,使联盟各方利益共赢,共同发展。其核心问题是资源共享与利益问题,目前职教集团普遍存在的“集而不团”现象,实质是动力机制的缺失。因此,要通过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形成机制,使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具体是通过产权制度来配置资源,形成利益链,用收入分配来实现利益链和教学链的紧密结合,用人力资源的配置,即交叉任职来实现“三链”的衔接。国家已经提出通过加强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三链”的深度融合。今后几年,集团化办学的主要任务将是创新办学模式、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整合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院校和社会组织等6个主体的力量,以办学链、产业链、利益链“三链”深度融合为主线,形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良性循环与互动的局面。

3 科教结合是农业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从集团化办学的外部环境看,当前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存在亟待改正的地方,政府要有效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与稳固,使得校企双方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进行深度合作,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从职教集团内部看,当前职业教育集团主要是院校成为主导型的职教集团。这样利益格局的职业教育集团,校方层面管得过多,统得过死,集团内部缺乏活力,集团内的成员单位的职、责、权、利相一致的科教结合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导致高职院校只是为了自身获得更好的排名,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

4 推进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是当前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艰巨任务

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需要,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重在系统地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须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当前,我们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和高职教育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基础。但是,目前这两者之间缺少多层次的沟通与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中高职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课程设置重复、课程标准不尽合理等现象,导致课程与教学上脱节、断层和疏离。严重制约中职和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紧迫的和艰巨的任务。

5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集团化办学的实践

2008年,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省内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组建了湖南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是一个具有联合性、互利性、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现有成员单位89家。集团设立了秘书处及种植、养殖与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贸易、休闲农业5个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集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产教融合效应、集团规模效应和体系效应,不断加快集团建设发展步伐,真正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国家水平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和农业技术进步,推进农业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集团争取了湖南省农业厅等部门立项的集团校企合作项目有8个;校企合作编写“服务三农”系列技术手册丛书12本共210多万字;集团内成员合作获得的发明专利、技术推广成果、新产品开发成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及技术服务项目等共10项。集团成立后,建立了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启动了多个校校、校企合作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南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通过集团成员努力,为集团走向全国积累了丰富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2014年底,国家农业部授权我院和中联重科,牵头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这也是湖南成立的唯一一个全国性职教集团。集团筹备大会已于2015年4月1日在安徽芜湖召开,正式成立大会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筹备工作。我们相信,中国现代农业装备职教集团的成立,将是我院立足湖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个新起点。服务现代农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湖南农业职教集团必须突出产业需求导向,以“特、新、专、实”为方向,准确把握农业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农业职业教育规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农业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进一步发挥好服务平台作用,整合优质资源,为湖南省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晓林.以集团化办学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2015(6):41-42.

[2]罗汝珍.职教集团组建模式与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J].教育与职业,2013(9).

[3]许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徐国庆.从美国的技术准备计划看我国高职的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2(2).

[5蒋海春.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促进中高职衔接——以阜新职教集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3(1).

[6]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制度化分析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铁岭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集团化办学的对策研究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