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3-12 11:26刘维芝
关键词:劳动力升级农村

刘维芝



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现状与对策研究

刘维芝

(中共招远市委党校,山东烟台 264000)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因素,主要表现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没有形成、劳动力市场服务发展落后、市场监管不够等。因此,文章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供求因素进行分析,并为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进行策略思考。

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市场供求因素

1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述

农村劳动力是指户籍所在地为农村社区人口的15到64岁男性和女性个人,其中不包括在校的学生、服从兵役的人以及因为身体原因不能进行劳动的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我国农村中没有进行充分就业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不充分具体是指平均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年的有效工作时间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有效工作时数标准。可以概括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的劳动力呈现一种“剩余”的状态,在“剩余”的状态下,转移变得必不可缺[1]。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且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本身基数大,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多的人口在农村,其中8亿人中有将近5亿人构成我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的耕地面积只有19亩,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金城下,导致人多地少的矛盾问题突出。在改革的深化发展下,我国农村生产力将不断提高,为此导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讲越来语重要。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人民普遍受教育文化程度低,农民的科学文虎素质低,因而导致总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素质低[2]。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就业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及就业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流向带来了严格的限制。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政策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发展仍存在很多困难,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3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市场供求因素

3.1 劳动力供求比例失衡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不所长介绍,自从十一五以来,我国城乡新增长的劳动力达到了2千万元,将退休劳动力市场的农村人员排除,城镇每年新增的劳动力达到了1千万人,加上其他下岗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的人达到了2.4万人。而在需求方面,我国每年需要安排岗位的人员达到了1.2万人左右,最终导致年度劳动力的供求差在1.2万人左右。因此可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劳动力的发展使供大于求[3]。

3.2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大

企业的发展目标是追求利益实现的最大化,具体表现为以较为低廉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替代大量的资金投入促进企业的发展运营。这种低廉劳动力的成本需求和高利润的发展目标实现加剧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上资产的专业性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一旦进行升级改装,早期的成本投入就会很难收回。要想使企业进行升级改良,就需要实现企业升级中边际收益超出边际成本。其中企业的升级力度一方面受政府扶持政策的影响,一方面受企业在升级中获得的收益和成本比较影响。市场对企业升级发展影响意义深远,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如果企业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就会获得良好的收益,对改革投入的成本也会降低。相反就不会获得良好的收益,企业改革需要投入的成本也会增加。

3.3 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新农村建设发展不仅在制度上体现了新的特征,最重要的是在人上新的改变。伴随党十七大的召开,新型农民一词被提出。同时,关于组织开展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任教扶贫的制度,吸引了很大大学生到偏远农村进行工作,为了实现大学生到农村的更好发展,完善了农场主和新型农民的合作机制,对新农村面貌进行了改进。

4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策略

4.1 实现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

职业教育下的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是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对经济增长方式服务的。对于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首先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创业能力。其次,要根据市场经济道德发展变化以及劳动力的变化需求,及时调控把握好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特别是要加强对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劳动力人的技能培训,提升城乡人员的就业率。最后,有关人员要积极引导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非农行业以城镇转移,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同时也要加强对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4.2 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技术本身的特点优势能够代替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因此实现对传统农业的信息化改造发展就变得尤为重要,首先,可以对传统产业的发展进行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其次,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扩张组织结构创新,加强完善对企业发展的整合和充足,促进传统产业的阵兴发展。促进产业的整合重组的方式包括加快企业之间的并购发展,提升产业的整合能力,积极组建和生产力相适应的企业发展集团。

4.3 形成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的分析制度

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对就业的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加强对职业供求分析制度的建立,在充分利用市场劳动力发展信息的同时根据供求变化适时调整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制度主要包括对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的调查收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汇总、生成相关的的分析报告等,并通过多种方式在当地公布季度的分析报告,从而帮助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雇佣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闲置,缓解人们的就业压力。

5 总结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专业,相关人员需要引导人们及时把握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发展,不断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企业升级发展,并在劳动力市场专业供求分析制度的支持下实现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有效获取,进而实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利用,缓解人们就业难的问题。

[1]姬雄华,冯飞.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与对策[J]. 商业研究,2007,10:163-165.

[2]莫秀蓉.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供求因素及对策分析[J]. 经济纵横,2008,05:58-60.

[3]张务伟,张福明.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异地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对山东省17地市1873户农民的调查[J]. 农村经济,2008,06:103-106.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ural labor force transfer market in the new era

(Party School of Zhaoyuan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PC, Yantai Shandong 264000)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abor market factors, mainly: did not form a unified labor marke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labor service market development has lagged behind, market supervision insufficient. Therefore, the effect of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how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of strategic thinking.

Rural surplus labor; Labor force transfer;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factors

(责任编辑:张时玮)

F241.2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6.052

1672–7304(2016)06–0115–02

刘维芝(1969-),女,山东招远人,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劳动力升级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回暖与升级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