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房屋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的实践

2016-03-12 18:32周晓慧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教学手段实践

周晓慧

摘 要 为了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本文从教学内容改革:“辞旧迎新”,从教学方法改革:导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及分组教学法,从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建筑构造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TU-4 文献标识码:A

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是职业中专学校建筑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熟练识读施工图,为日后从事建筑施工、建筑监理、建筑设计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一味的把知识点以“填鸭式”的方法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的提高。因此,我们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自学能力的目的,推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辞旧迎新”

课程内容的更新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点,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内容应当区别于教材内容,教学内容应及时更新和补充。对于教材中一些陈旧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其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应当大胆跳过。如刚性基础,书中详细讲解了几种常见的刚性基础:砖基础、毛石砼基础、砼基础、毛石砼基础的构造要点、刚性角等知识点,但是我国现在的多层与高层建筑基本上不用刚性基础,所以将其讲授内容重点放在柔性基础——钢筋砼基础的讲解上。

在“辞旧”的同时要进行“迎新”,要给教学内容注入“新鲜的血液”。对于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新型板料、新的构造做法和技术处理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应当及时补充。如在讲坡屋顶时,可以讲新型材料——金属彩板装饰瓦,这种金属彩板装饰瓦防腐、防晒、耐老化,并能成为整体建筑美化的“点睛之笔” ;新知识的“注入”,不仅充实了教学内容,而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工作做好准备。

2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现从以下几个教学方法来谈谈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导学法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至理名言正在成为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座右铭。“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逐步成为教育界同仁的一种共识。因此,在课前设置导学案,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纲要进行课前预学,并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答案。如在讲《地基与基础的概述》这一节时,教师提出了学生的自学纲要:(1)地基和基础的含义?两者有何区别?(2)基础的类型有哪些?(3)基础的埋置深度?有何影响因素?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基础的剖面图,引导学生把地基、基础以及基础埋深都标注到图上去。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觉纲要以及教师的引导,完成了学习目标。

2.2启发式教学法

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楼梯平面图与剖面图绘制》时,学生提出问题:“踏步级数为什么立面图上数是10级,而到绘制楼梯平面图时变成了9级?”于是笔者就带领学生在教学楼集体爬楼梯,爬楼梯时让学生跟着数楼梯踏步数,最后一级到休息平台时,可提醒大家,“如果按照平面图的投影方向,从上往下投影,这一阶会出现在平面图上吗?”顿时,一大片同学恍然大悟,原来这一级是这么消失的啊。

2.3分组教学法

《建筑构造》这门课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工民建专业的中职学生,班级人数较多(一般50~60人左右),而且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分组教学法的教学方式正好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善于动手的则分享他的动手能力;善于总结的则分享他的总结能力;善于表达的则代表小组分享小组的学习成果;善于解题的则分享他的解题方法;善于记忆的则分享他的记忆方法──其他同学则在这些分享中吸取众人所长。所以,分组教学法可以在大班教学中实现“让每一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参与,得到不同层次的收获”,达到主体教育的目的。

3教学手段改革

《房屋建筑构造》这门课,讲述了房屋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外,还需要掌握大量的构造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黑板上作图给学生看,对于一些简单的构造图,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图形,如实铺木地面、空铺木地面的构造就很难在黑板上绘制表达清楚,因此我们需要借助多媒体,通过制作PPT课件进行播放图片。

再者,有一些构造单纯用二维图形也很难表达清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借助AUTOCAD进行辅助教学。如在讲楼梯设计时,学生很难将楼梯平面图与立面图联系起来,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天正建筑AUTOCAD把楼梯平面图与楼梯立面图生成楼梯的三维模型,让学生通过眼睛直接进行观察,一目了然。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正如一株完全成熟的花草,在种子内早有潜能;同样在学生的头脑之内,早已蕴藏着将来希望发展的各种能力。教育的过程就是将隐约的潜能引领出来、挖掘出来。”教师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并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以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让学生不断地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最后成长自我。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教学手段实践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在《建筑构造与识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