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

2016-03-15 13:40李茂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办学学校

李茂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及经验借鉴

李茂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和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使美国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快的国家。积极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做法,是我国地方高校实现国际化办学、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

为深入学习和研究以美国为典型的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尤其是教师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2015年暑期,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培训团赴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学习、培训,重点对美国部分高校的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状况及其开展的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进行了考察交流,从宏观、微观两大层面,初步了解了美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趋势与特点。

一、宏观层面: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宏观战略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界定及其衡量指标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把跨越国界、跨越民族、跨越文化的视野和观点融入高校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诸多活动和功能之中,使其相结合并得以具体实施的过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主要形式,有国际间的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合作办学、合作研究,以及国际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及援助、参加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指标大致有16个方面:管理团队与管理模式国际化,教学与科研队伍的国际化,学生和校友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教师接受海外教育的比例,学生在校期间出国学习交流机会的多少,毕业生在海外留学、就业、发展情况及在国外的分布情况,与海外高校的合作伙伴关系及合作项目的多少,与跨国企业合作伙伴关系的多少,举办、承办和参与各类国际学术会议的情况,国际合作办学、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项目的多少,海外办学、教师海外讲学的情况,教职员工出国、进修、访学情况,教学、科研人员在国际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等。从这些指标可以看出,衡量一所高校国际化办学程度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教学、科研、管理、培训、合作、交流等多种办学领域,虽然这些指标并非要求学校都必须具备,但一所国际化的大学应该在一个或几个指标上有重点突破。

(二)美国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美国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最快的国家。宏观战略上,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非常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上升为美国国家战略,并与经济振兴和社会稳定紧密相连。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提出:“为了成功地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并维护我们作为世界领袖的作用,美国需要确保其公民能够广泛地认识世界,熟练地掌握其他的语言并了解其他文化。……一贯而协调的国际教育战略将帮助我们满足如下的双重挑战,既使我们的公民为一种全球的环境做好准备,又继续吸引和教育来自国外的未来的领袖。”[2]为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持续、快速发展,从很早开始,美国政府就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律,规划和实施了一系列国际教育交流项目: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富布赖特法案”,成为是美国政府介入高等教育国际化事务的典范,并以发起人——美国参议员富布莱特命名创建了“富布莱特项目”;1966年,美国颁布了世界上首个以国家名义制定的国际教育法规——《国际教育法》[3];1994年,克林顿签署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对美国学生确定了高标准的国际培养目标:大幅度提高掌握和使用两种以上语言学生在高校的比例,学生应增强全球意识,树立国际化观念,学业成绩应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知识水平应达到世界级标准[4]。2005年,美国亚伯拉罕·林肯海外留学奖助委员会向国会及总统提交了《全球竞争与国家的需要——百万人海外留学》报告,即著名的“林肯计划”,构建了到2017年时每年派出100万大学生到海外学习的宏伟蓝图;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颁布实施了《2008提高国际开放程度以提高美国国家竞争力法案》,这一重大举措,使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又一次快速提升,国际交流学生的人数大幅增加。据统计,2008至2009学年,在美国留学的人数达67.16万人,创历史最高水平[5]。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也非常重视,将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到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21世纪的教育问题,其实就是经济问题”,[6]赋予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全新内涵。2009年6月,在开罗访问时,奥巴马明确提出,将世界人民团聚起来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育交流,必须大力加强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为此,从2009年开始,美国政府在四年时间内向中国派出10万名留学生,大力提升和增加美国学生赴中国留学的速度和数量,这就是奥巴马的“十万强计划”。截至2014年底,该计划既定的10万美国留学生来中国的目标已基本实现。2015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时,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与习近平召开的联合记者会上,奥巴马宣布准备启动“百万强计划”,争取到2020年实现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奥巴马说:“如果我们两国准备在全球各地采取更多行动,那么一个最好的开端就是学对方的语言、真正了解对方。”[7]奥巴马提出的这一措施,既促进了美中两国的文化交流,也加速了美国教育国际化的前进步伐。

(三)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在政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美国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取得了突出的国际化办学成效。现主要以国际学生接收和美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具体数据来说明:首先,在留学生接收方面,目前美国已成为全球头号留学生接收国。美国国际教育学会自2000年开始每年都会发布一份国际教育《开放门户》报告。据2014年《开放门户》统计,2013至2014学年,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国际学生数量增加了8%,达到了886052人,[8]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留学生接收国,其后依次为: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中国等。其次,在美国学生出国留学方面,美国目前在全世界排名第七。美国教育部助理部长瑞安说,走出国门学习应当是21世纪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的教育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加入全球化的21世纪的劳动力大军,并建设更强的美国和全球经济。”[9]在过去20年,美国高中生、大学生到国外学习的人数不断增加:1990年有7.1万名美国学生去国外留学,2000年上升到14.4万人,2012年出国留学的美国学生已经有28.3万名。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数据显示,2014年有将近30万名美国学生到国外留学,并以每年以2%的速度在不断增长[10]。这些留学生当中,近一半的美国学生选择去欧洲留学,然后是拉丁美洲和亚洲。

二、微观层面:美国高校国际化办学的主要特点

在美国考察期间,培训团参观考察的多所高校,在很多方面突出地体现了国际化办学的特点:

1.推行国际化发展理念,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考察团在参观、考察的几所学校中,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可分校是一所国际化发展理念十分鲜明,多种族、多元文化融合特点非常突出的学校。这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核心理念是“满足个人文化上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学校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全力支持通过国际教育带来的个人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视角多元的核心价值。比如,对于非洲来的学生,校长也是特别欢迎的,因为他把非洲的观念、理念带到了学校,同时也为以后将本校学生输送到非洲去实习、学习打开了通道。学校建校伊始,就开始招收国际学生,数量和比例逐年增多。2014-2015学年,学校共招收了320位国际留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46%。学校还招收了来自于全世界42个国家的200多名短期国际交流生,国际学生数约占学生总数的4.0%。学校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主要包括:交换生项目、教师培训项目(包括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本校学生对外交流项目、学位项目、美国文化体验夏令营等,还有一些根据实际需要量身定制的国际培训项目,比如医学、金融等培训项目。

2.实行开放式办学,注重国际宣传。考察团参观、考察的威廉帕特森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圣琼斯大学、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洛杉矶分校、加州州立大学圣马可分校等,学校都没有围墙,没有宏伟的校大门,世界各地的游客,随时都可以进入校园参观、考察,尤其是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每天都有世界各地游客、学生或家长慕名而来,他们都可以自由出入校园参观访问。有些上课的教室,也是开放式的,设置在树林里或池塘边,各种肤色的学生在一种自然、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讨论。美国高校的开放式办学,还体现在世界各地的游客、学生或家长,只要与学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联系好,学校都可以安排学生讲解员或接待员,带领游客或学生、家长参观、游览校园,介绍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招生政策,发放精美的宣传资料等。所有的学校都有纪念品超市,里面有体现学校办学历史或办学特色的小纪念品,还有印有学校名字的T恤衫、遮阳帽等供游客或家长、学生购买,以此加强学校宣传,向全世界推销学校品牌。

3.教师或管理人员的全球意识强,具有强烈的国际合作意愿。在美国,从小学开始,确定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批判思维的全球公民。比如,美国的小学教师经常会让小学生撰写一些类似于这样的小论文:“你认为下一次世界大战会在什么时候爆发?”“成吉思汗和马克思有什么异同?”“你认为希腊债券危机下一步会怎样?根据报道写出你的预测。”因此,美国高校的教师,尤其是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国际化、全球化意识。参与接待我们考察团的几所美国高校,都表现出强烈的国际合作办学的愿望和要求,都希望与学校达成互派学生或教师学习、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协议。并且,这些学校都设有国际部,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挖掘国际教育资源、拓展国际合作渠道,以扩大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

4.国际合作管理与服务措施多样,为国际学生创设良好的渠道与平台。考察团所考察的美国高校在国际合作与管理、服务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其一,为国际学生安排导师,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等进行辅导、指导。其二,针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亚洲学生有亚洲月、拉丁美洲学生有拉丁美洲月、非洲学生有“非洲遗产庆典”等,以此加深不同国家学生的相互了解和交融。其三,建立数据库,加强对毕业生的跟踪,维护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有效发挥国际校友会的作用,吸纳海外优秀学生。其四,为每一位本校学生创造出国学习、实习或者研究的机会。由于美国学生具有先天的优越感,大多数学生不愿意走出国门到其他国家去学习。为此,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将本校的学生送到其他国家去学习。

三、经验借鉴:美国国际化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启发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及主要成效

早在1983年,邓小平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思想的实质就是教育要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为大力推动进教育国际化,我国先后制定、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施行的《教育法》、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都明确规定了国际化办学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尤其是2003年颁布施行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标志着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和管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我国2010年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用一个章节的篇幅,专门阐述“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指导性的政策、措施,要求各高校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更多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来华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有计划地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的比例,支持中外大学间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等,这些政策对我国高校国际化办学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2015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联合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9月22日,在美国西雅图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办的欢迎晚宴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中美关系发表重要演讲。习近平在演讲中讲到,未来三年,中美两国将互派5万名留学生到对方国家去学习等措施,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机遇。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国家领导人和相关政策推动下,近年来也有了长足进展。现仍主要以接收国际学生和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数据为例来说明:首先,在接收国际学生方面,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75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成为接受国际留学生数量排名前十(第八)的国家[11]。其次,在出国留学学生方面,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45.98万人。从1978年到2014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351.84万人[12],是目前赴海外留学学生数最多的国家,其次为印度和韩国。

(二)地方院校国际化办学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根据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特点及经验做法,我国地方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国际化办学力度:

1.加大宣传,增强教职员工的国际化意识,整合全校资源开展国际办学。采取多种途径开展国际化办学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的国际化、全球化意识,争取全校师生的支持与配合,提高师生参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全校教职工掌握的各种国际资源,拓展国际办学空间和渠道。

2.加强顶层设计,从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突显学校的国际化办学特点。在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上,应注入更多的国际化元素,突出体现国际化、全球化特点。比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办学定位,可由目前的“湖南领先、全国知名的本科师范院校”,调整为“湖南领先、国内外(或国际国内)知名的本科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尤其是对一些非师范专业,可在专业培养目标中,增加“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到海外工作或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等内容。

3.进一步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体制机制,拓展国际合作领域和项目,提升学校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一是拓展国际合作领域与合作项目,以2+2或3+1等形式与海外高校互派留学生,尤其是招收海外留学生或短期培训学生;利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举办“国培”班的条件和经验,以及“小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契机,举办海外小学校长培训班或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向海外小学校长或小学骨干教师,传授中国的办学、教学经验。同时,创造条件,更多地将学校的骨干教师或管理人员派往海外小学或高校学习培训或挂职锻炼,学习海外高校的成功经验;二是拓展海外合作的学校或公司企业,增加合作办学空间,为学生出国留学、实习或就业,以及教师出国培训、访学、挂职锻炼等提供更多的选择,扩大学校在世界的影响范围。

4.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开发国际课程。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外语教学,引进外文原版教材,聘请具有国际背景的师资等。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可在现有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满足外国留学生专业选择需求。同时,可适当开设一些有关世界文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外国留学生和本校出国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要加大力度建设数字化校园,开放课程教育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扩大学校在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影响力。

5.营造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打造国际化的育人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或外国学者来校学习、培训。一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以适应国际教育和高质量教学的需要;二是建设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提供宽松、舒适、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文体活动场地,为国际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快速融入校园生活提供保障。

6.“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营造国际学术氛围。鼓励和支持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校也适当举办一些国际学术会议或国际交流活动,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开阔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学术视野,推动学校的科学建设与发展。

[1]许宁生,陈化北.国际合作服务于国家需求与大学发展[J].国际人才交流,2013(7):38.

[2]王亚卓,徐同文.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4.

[3][4][5]崔淑卿,钱小龙.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兴起、发展及演进[J].现代大学教育,2012(6):39.41.42.

[6]王亚卓,徐同文.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4.

[7]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5/09-28/7548166.shtml,2015-09-28.

[8]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www.jyb.cn/world/gjgc/2014 11/t20141127_605563.html,2014-11-27.

[9]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11/ 18/c_127223688.htm,2014-11-18.

[10]搜狐教育,http://learning.sohu.com/20150113/n4077 50431.shtml,2015-1-13.

[11]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n/2015/0318/c36 7001-26713032.html,2015-3-18.

[12]杨奕捷,徐莹.中国留学生国际交流调查[J].公共外交季刊,2015(4):102.

Features and Enlightenments of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LI Mao-ping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American government pays much atten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support and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which makes the fastest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To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merica is an unavoidable way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ized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core competition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merica;higher educ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

G649.712

A

1674-831X(2016)05-0045-05

[责任编辑:罗昂]

2016-05-26

李茂平(1973-),男,湖南邵阳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授,博士,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国际化办学学校
聚焦港口国际化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学校推介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