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多维透视

2016-03-15 13:40冯大彪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冯大彪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多维透视

冯大彪

(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梳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需要多维角度的审视。从比较的角度来看,二者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相异之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大致经历了初步接触、相互否定和深入融合而又曲折发展这三个阶段;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救亡图存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根本原因;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若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深度融合,应该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地位、促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推进西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拓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深度与广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近年来,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渗透和国内文化保守主义的滋生,“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1]。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亟需通过深入调整和优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来遏制和避免“全盘西化”和“复古主义”的倾向,进而更好地坚持我国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为了能够揭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良性互动的规律与途径,本文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从比较分析、历史考证、政治解读和未来省思这四个维度对其进行多维透视。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比较分析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相异之处,这是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重要条件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契合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都有浓厚的唯物论的色彩。马克思主义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很强的唯物性。荀子讲,“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孔子很少谈论鬼神,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儒家注重的是追终慎远,但不迷信鬼神。二是都有很强的辩证性。中国哲学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对道的追问与反思,古人认为,“一阴一阳谓之道”(《周易·系辞传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传上》),不管是天道、人道、地道,皆有阴阳之变化。古人用阴阳相生相克之法来看身心健康、人生际遇、社会规律和宇宙大化。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极为相似的,阴与阳就是矛盾的双方,二者具有斗争性。阳中有阴和阴中有阳,说明矛盾双方又有相互依存的同一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一个相似的结论,那就是矛盾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三是有着相似的社会理想。孔子认为大同是理想的社会。孔子讲的“天下为公”(《礼记·礼运》),指的很可能是禅让制,有权力为天下共有之意。虽然孔子所讲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礼记·礼运》),并未明指是公有制,却有生产资料公有的意识。这就与共产主义所强调的公有制具有部分相似之处,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少数人凭借对生产资料和权力的占有而剥削多数人的社会现象,能使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有充足的社会保障。四是都有很强的实践精神。马克思强调,“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136中国传统文化也有相似的精神追求。先秦儒家曾倡导“内圣外王”之道,要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应竭尽所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甚至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力行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些相通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创造了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异之处

虽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相通之处,但二者也有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背景不同。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1840年以前,它是中国农业社会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产出于19世纪的西欧社会。前者主要处在世界各国往来甚少的时代,而后者则处在人类已经进入“世界历史”的时代。二是阶级立场不同。孔子因“礼崩乐坏”的现实而向往大同社会,但其理论重心并不是阐明如何通往大同社会,而是侧重于阐明维护私有制的途径与方式。“孔子大同说和小康说的提出,说明他不仅看出了从大同到小康是公有制经济向私有制经济的变化,同时也看到了这是权力公有向权力私有的变化。”[3]孔子的学说顺应了这一变化,他为巩固君主的统治提供了忠君爱国的道德规范与君主集权的治理方略,维护的是少数统治者的利益。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而马克思主义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消灭私有制,消除剥削与压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三是内容结构与表述方式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释、道为主要内容,而马克思主义则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部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象取义,注重体会、体认和体悟。而马克思主义则以理论的形态呈现,注重的逻辑分析。它们之间的表述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较大差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异之处,使二者有了相互弥补的可能。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历史考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简单而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步接触阶段

虽然马克思从没有来过中国,但是他对中国问题也有所关注。他对当时中国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西方列强发动了多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昏庸腐败的晚清政府几经战败之后,仍然以天朝帝国自居,固守“华夷之辨”的立场。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4]716二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马克思指出,“在以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为核心的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根本谈不上大宗进口外国货。”[5]641在马克思看来,当时的中国正处在较为贫困的小农社会,无力购买大量的外国商品。三是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马克思指出,“正如皇帝通常被尊为全中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官吏也都被认为对他们各自的管区维持着这种父权关系。”[4]691这说明,在马克思眼中,晚清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的专制型社会。马克思的中国观,为变革旧中国及其传统文化作出了初步探索。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899年《万国公报》上发表的《大同学》、1903年《新世界报》连载的《近世社会主义评论》和1905年《民报》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6]337-338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寻找救国之路的仁人志士大多借用中国传统文化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孙中山就曾认为,“考诸历史,我国固素主张社会主义者。井田制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而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嚆矢。”[6]3391919年以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虽有接触,但并未对彼此产生较大影响。

(二)相互否定阶段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而国民党开始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拒斥马克思主义,由此拉开二者相互碰撞与冲突的序幕。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遭受全盘否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7]1471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9年到1921年,马克思主义者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展开了三次著名的论战。即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和有关无政府主义的辩论。以李大钊和蔡和森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者予以有力的回驳,深刻地批判了实用主义、实业救国论和无政府主义,阐明了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必要性、紧迫性与可行性。通过这三次论战,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众多知识分子,在“打倒孔家店”口号的引领之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尖锐而激进的批判,他们着重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总体来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早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中的大多数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简单粗暴地否认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把中国传统文化一概视为粪秽,一无是处。”[8]他们对旧文化的彻底否定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带有着矫枉过正的鲜明特点。

另一方面,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国民政府开始用中国传统文化批判马克思主义。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蒋介石把三民主义意识形态化。在其支持之下,戴季陶运用儒学对其重新阐释,形成了戴季陶主义。戴季陶在《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这部著作中,较为集中地批判了马克思主义。他在文中谈到,“更有一件事实,就是俄国的革命,并不能证明共产主义的成功,实足以证明三民主义的成功。”[9]418“又如他们因为共产主义行不通,于是方改行新经济政策,而俄国国内的安宁和国际的地位,随之增进。”[9]421戴季陶以苏联实行的新经济政策为依据,妄图论证共产主义是一种空想,企图说明共产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认为解决中国问题应该固守住中国的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山先生的思想,完全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就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德的思想。”[9]425戴季陶在阐释和宣传“三民主义”的过程中,抨击马克思主义,倡导“尊孔读经”。作为蒋介石的喉舌、国民党的高官,戴季陶及其理论极具煽动性与蛊惑性。此外,蒋介石还发起了“新生活运动”,倡导军事化的生活方式,大肆宣扬“礼义廉耻”。1935年,王新命等十位教授联名发表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为蒋介石的文化复古主义政策摇旗呐喊。南京国民政府试图通过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来抵制马克思主义。

(三)深入融合而又曲折发展阶段

大革命失败之后,毛泽东开始系统地总结革命的成败经验。他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0]53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11]658-65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克服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左”态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强调文化的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要有民族的气派与风格。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段时间,我国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这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建设,需要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毛泽东指出,“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2]350刘少奇指出,“必须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教育人民,而不是用其他任何观点和方法去教育人民。”[13]82所以,从新中国成立之初至1956年,我国开展了全民性的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与此同时,开展了对电影《武训传》、胡适唯心主义思想、胡风文艺思想和梁漱溟新儒学的批判[14]273-274。从1957年至1976年,“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立再一次凸现,甚至出现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左’错误。”[15]尤其是“破四旧”运动,使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一场浩劫。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迎来了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与传承的春天。为适应社会的转型,我国又一次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体来说,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我国批判和转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阻碍改革开放的陈旧观念,如“安贫乐道”“农本商末”“安土重迁”“不患寡而患不均”和“不敢为天下先”的观念。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赋予其新的含义,为解决改革开放面临的现实问题而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造。如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改革开放之后受到了西方文化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冲击,它们的结合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政治解读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为实现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首度融合是我国救亡图存的必然选择

近代以来,中国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找救国之路而上下求索。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这近80年的时间里,主要有两种救国方案。一是封建改良主义。“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其代表。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通过学习西方的“器物”来救国。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在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中宣告终结。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然而仅存活了103天,就在慈禧的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二是资本主义道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蔡济民这段诗句道出了历史的真相。实践证明,不管是改良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都不能挽救民族之危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五四运动的发动,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新的救国方案。然而,马克思的著作晦涩难懂,以原著的形式是很难普及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运用成语、典故、谚语和俗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解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成功结合的光辉典范,逐渐地成为了人民大众的理论武器,它为解决中国的革命与建设问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首度结合,是我国近现代救亡图存的必然选择。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度融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

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中国传统文化备受关注和重视,得以较好的传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再度结合,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成果,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任务,现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这一任务的完成也面临着一定的冲击与挑战。近年来,一些人动摇甚至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6]“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现在的情况则是‘看不懂’”[17]。很多人读不懂国学经典,知之较少。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境遇,新儒学试图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然而,“大陆新儒家学说和主张的本质特征是崇儒反马,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背道而驰的。”[18]349可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亟需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指导地位,广泛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使其沿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方向发展。同时也要继续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形式与内容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9]96由此可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度结合,就成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迫切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未来省思

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异同,我们不难发现,二者有相互契合之处。回顾它们互动的历史,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追根溯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动因是为了完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政治任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深度融合,仍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二者实现更好的良性互动。

(一)厘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明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实现二者结合的首要前提。经济与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有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当然,在一定社会之中,具体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也并非只有一种,但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则决定着文化的性质与方向。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2]178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是统治阶级,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必然要占统治地位。儒家学说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代表着地主阶级及其权贵的利益。若是把儒学意识形态化,等级观念和专制思想定会死灰复燃,最终背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但也不能因此就完全舍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要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重置其地位。应该把其视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资源与彰显中华文化民族性的重要基础。摆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是实现二者良性而深度融合的首要前提。

(二)促成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人民的思想也从单一走向多元,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一方面受到以“新自由主义”、“历史终结论”和“普世价值论”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另一方面又受到以躲避崇高和娱乐至上的大众文化的冲击。巩固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地位,亟需全面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也就说,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首先要大力批判反动的社会思潮,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巩固公有制在我国的主体地位,这是确保人民群众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与前提。其次,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打破阶层的固化,更好地推动阶层之间的自然流动。把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更好地维护受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物质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再次,应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使其能够通俗易懂而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与接受。最后,应该创新宣传的途径,可以运用微信和微博等自媒体来宣传马克思主义,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宣传模式,要通过参与和互动的方式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三)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文化复兴与文化复古的界限问题。”[20]有学者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在当代具有凝聚、激励和制衡作用[21]300。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只有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才能充分体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应该以具体的教育制度来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摆脱外语学习对母语学习的挤占,改变“一刀切”式的考评机制,因地制宜地确立外语在升学、就业和晋升中的权重,相应地在基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确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硬性考核标准,以此激发青少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汉语是其主要形式,思想与精神是其内容,只有学好汉语,才有可能由表及里,深入领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把握,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民族意识、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另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适应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作为标准”[22]100,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取舍,舍弃以等级观念、迷信和官本位为代表的封建思想,与时俱进地弘扬以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革故鼎新和海纳百川为代表的民族精神。而甲申文化宣言则认为,“文明既属于历史范畴,既已成为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普遍的尊重。”[23]114实际上,文明并不是亘古不变的,而要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国学热”不应该仅仅沉醉于往昔盛世的回忆和古代名著的阐释,将其变成虚幻的心灵鸡汤,而应鉴往知来。因为历史与经典的价值只有在其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才能充分彰显。

(四)推进西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

合理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条件。“中国人多年的文化困惑,归根结底是一个如何处理好接受外来先进文化与保持自己文化的民族独立性的关系问题。”[24]313西方的文化霸权主义,对某些人文化困惑的解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对其产生重大威胁。亨廷顿认为,“西方与属于挑战者文明的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可能会持续紧张,并经常出现严重的对抗”[25]162。他的文明冲突论表明了美国对非西方国家的政治立场。近年来,美国一方面妄图通过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硬实力来阻遏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又大力发展软实力。约瑟夫·耐指出,软实力主要来源于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26]15-16。美国试图通过软实力来控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所以,面对西方文化,绝不能不加批判和甄别地盲目接受。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27]“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一直有人主张土地私有化。”[28]一些人痴迷于西方的普世价值,他们忽视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基本国情与西方的本质差异。毛泽东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曾批评过这种主观主义的学风,他认为主观主义容易使人“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29]799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文化保守主义”不可取,“全盘西化论”更不可行。我们应该摆脱“体用论”的折中主义论调,彻底地改变某些学者盲目地跟踪、模仿和复制西方的学术风气,改变某些学科的学术评价以西方标准为圭臬的现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扎根于中国的国情和中国传统文化,从西方文化中选取那些有利于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优秀内容,对其进行创造性地应用和发展。也就是说,要大力推进西方优秀文化的本土化,尤其人文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更是势在必行!对于西方文化,“我们既需要海纳百川的气度,又要有火眼金睛的睿智”[30]5-6,要使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实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五)拓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广度与深度

多维联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二者的结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应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一元化指导地位,同时要继续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与发展。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术领域、文艺领域和生活领域的结合。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有些国学与新儒学的研究在脱离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轨道上渐行渐远,复古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和国粹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当代新儒学的大师,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是面向整个世界的。”[31]32强调价值理性的儒学,对解决生态危机、信仰缺失和道德滑坡等全球问题,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和价值导引作用。但如果不从根源上改变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基础,儒学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终究会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乌托邦。所以,亟待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提炼中国传统文化,使其达到古为今用之效。从文艺的角度来看,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影视作品比较多,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但也有一些作品,大肆渲染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糟粕,有些宫廷剧把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与尔虞我诈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博得较好的收视率,但看过之后内心一片苍凉,不利于建立诚信与友善的价值观念。所以,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影视作品,要关注其价值导向性的问题。文艺的创造,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使其能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发挥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从生活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同时存在。一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以继续传承与发扬,另一方面,家长制作风、封建迷信思想和形式主义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部分地存在。我们可以尝试通过城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典型示范和舆论宣传等社会治理的方式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之中能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使之习俗化,就显得很必要。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结合,要通过多维联动来推动中华文化的更新与发展。

总之,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觉的重要体现,能够推动中华文化在新世纪的新发展。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0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赵士孝.孔子的社会理想[J].孔子研究,2010(4):49-5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6]孙昭君,孙燕京.中国近代文化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杨宏伟.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J].社会科学家,2012(4):25-28.33.

[9]桑兵,朱凤林.戴季陶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0]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12]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李曙新,等.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

[15]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之历史考察[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1):25-33.

[1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02).

[17]郭建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3-16.

[18]林泰.问道: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0]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7-3(01).

[21]宋志明.现代新儒学的走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2]陈方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3]许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J].文化月刊,2004(10): 114-115.

[24]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5]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26]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27]刘国光.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J].高校理论战线,2005(9):23-29.

[28]简新华.中国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创新研究——兼评中国土地私有化[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1):46-74.

[2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0]冯大彪.西方心理学理论前提的批判与重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31]杜维明.二十一世纪的儒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4.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FENG Da-biao
(College of Marxism,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Baotou,Inner Mongolia 014010)

Observing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needs review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From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ey have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From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hat is,the initial contact stage,the mutual exclusion stage,the deeply combining and tortuous development stage. From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the main reaso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the urgent need to save China and strive for its survival,and construct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From th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if we want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pth integration between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we should clarify the status of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facilitate the Marxism’s popularity,achieve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promote the indigenization of western excellent culture,broaden the depth and scope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arxism;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relationship

A811

A

1674-831X(2016)05-0074-07

[责任编辑:葛春蕃]

2016-07-18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5YJC710009)

冯大彪(1980-),男,满族,吉林伊通人,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