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压力源及压力管理研究

2016-03-15 13:40陆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陆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410205)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压力源及压力管理研究

陆俊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长沙410205)

学科馆员在推进学科服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学科服务模式、提升学科服务品质的同时,应关注学科馆员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当前,学科馆员面临着来自外部和自身的双重压力,图书馆管理者应优化管理,努力减少外部压力源的产生,帮助学科馆员克服内部压力源的阻碍,同时,学科馆员应正确定位自己,加强自身抗压能力的培养,做好个人压力管理。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压力源;压力管理

学科馆员作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进程中的主力军,在推进学科服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科服务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同时,也使文献信息的采集、整合、服务等工作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深化学科服务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学科服务模式、提升学科服务品质、提高图书馆影响力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科馆员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和面临的挑战。

一、学科馆员的压力源分析

(一)外部压力源分析

1.工作本身

学科化服务要求学科馆员在继续做好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基础上,主动深入到教学、科研一线,了解师生需求,为师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的信息服务,学科服务的性质决定了学科馆员需在工作中扮演多重角色。他们指导学科资源建设,学科馆员要深入到对口院系,了解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参与对口学科的信息资源建设,积极推动对口院系与图书馆联合订购资源,通过不断优化馆藏资源满足师生的需求;他们是学科知识的获取者,学科馆员要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相关学科的信息资源,加工整理后建成网络学科导航,为学科用户提供快捷方便的学术资源查询服务;他们参与教学科研活动,学科馆员要及时了解对口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情况和发展动态,搜集文献信息需求和各类反馈信息,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与最新进展等科研成果;他们还是学科服务的推广者,学科馆员要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推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学科服务,利用多种形式提供用户指导与培训,提高文献利用率,增强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影响力。

全新的工作内容、多样化的角色扮演,要求学科馆员既要注重工作的规范性,又要讲究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使得学科馆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同时,更多的人际交往与合作,将进一步加重学科馆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值得注意的是,多重角色的扮演还可能引起学科馆员对角色的模糊,甚至角色冲突。

2.外部环境

当前,高校在寻求自身发展,强调学科建设的同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认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统观念中,教师队伍的建设针对的是一线教学的专业教师,而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学科馆员的培养却从未受到重视。事实上,学科馆员在所承担的用户培训与文献检索教学中一直履行着教师的职责,但是,学校并没有把学科馆员视为教师的一部分,造成学科馆员身份的边缘化。此外,学科馆员作为学科服务的主力军,在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学科馆员在推行学科服务过程中,学科用户只是被动接受,对学科馆员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其身份认同度普遍不高,认为学科馆员的协助不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太大的帮助。另一方面,图书馆自身的管理体制也给学科馆员带来困扰,从现行的管理结构来看,各部门之间分工明确,流程清晰,注重自身职责范围内的工作目标的实现,缺乏横向联系和配合,导致本应依托馆内各方力量的学科服务工作被格式化、程序化的管理与分工所束缚。

学科馆员身份归属与作用认同的局限性、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局限性,这一系列不友好的外部环境因素使得学科服务工作开展困难,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科馆员的积极性,给学科馆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导致学科馆员情绪低落,进而产生挫败感。

(二)内部压力源分析

1.自我认知

网络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性质和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信息服务,图书馆员以实体图书馆为主要服务阵地,以那些亲自到馆的用户为其服务对象,而学科服务的开展打破了传统的服务方式,要求学科馆员应从“要我服务”的被动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的主动服务,同时,从过去的以文献为服务单元、“我提供什么,读者接受什么”的传统方式转向网络信息环境下的以信息为服务单元、“读者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别化的信息服务[1]。这种全新的服务理念要求学科馆员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地深入院系,融入教学科研一线,了解、挖掘学科用户的需求信息;能积极主动地向用户推送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及各类政策信息;能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加工学科信息,促进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等等。由于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历史不长,传统的以馆藏文献资源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员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已被深深植入脑海,因此,在接受新理念、新方法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旧观念的干扰,甚至会对新理念产生不满与抵触情绪。

2.工作能力

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的主体,作为特定的专业馆员具有其他图书馆员所不可替代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个人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学科服务的成效。学科馆员要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通晓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专业的学科背景,熟悉本馆和其他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实践经验丰富;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善于捕获对口学科的最新信息和权威信息,具备信息深加工的能力,能够将庞杂无序的网络信息加工成为高层次的研究型信息[2];有良好的外语水平,具备较强的外文文献信息查询和评价能力;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具备高深的网络检索技巧;还需要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掌握沟通技巧,促进学科服务的改善,协调用户与图书馆的关系。学科服务的工作性质要求学科馆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不断发展并加速更新的知识技能使得学科馆员疲于追赶,不能以最佳的、最适合的节奏完成工作,工作绩效受到影响,使得学科馆员感到惶恐和压力,产生焦虑的消极情绪。

3.人格差异

根据人格理论,人格类型可分为A型人格、B型人格以及复合型人格[3]。A型人格的人属于攻击型,他们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很有时间观念,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即使超负荷运行,也从不推辞工作,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节奏中,很容易使自己承受高压力的威胁,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容易产生压力感。与A型人相反,B型人格的人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奏,从未感到被时间所迫,亦未因时间不够用而感到厌烦,基本不会因为工作负荷加重而感到焦虑,也不会为需要无休止地提高工作效率而担忧,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因此,B型人压力状况相对较小。不同性格、不同素质的个体,面对相同外部压力时,其承受能力不同,对压力的感知存在差异。

以上压力困境将导致学科馆员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健康的发展,直接表现为:身心疲劳、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态度消极,这不仅影响着学科馆员的身心健康,还将直接影响着学科服务的效益和质量,因此,关注学科馆员的工作压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科馆员压力管理思考

(一)组织层面

1.努力减少外部压力源

图书馆管理者要做好学科馆员的压力管理工作,控制压力在适度范围内,首先要强调人本管理。对学科馆员的管理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推进组织文化与人文关怀机制建设,关注学科馆员多方面、多层次的感受和需求,努力营造让每个学科馆员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选择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尊重其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客观合理地设置不同层次的工作目标,鼓励学科馆员依据自身的学识与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科服务工作,鼓励学科馆员循序渐进地参与学科服务,消除其对学科服务的排斥感,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要强调科学化管理,科学设立工作岗位,明确岗位职责、考核标准、严格界定目标责任[4]。清晰、明确的岗位职责能够减少因角色模糊、角色冲突所造成的不良效应,帮助学科馆员理顺自身工作定位,自主预测和安排工作,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激发其工作热情。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科馆员信息服务质量的真实水平,增强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动力和活力,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有效的激励手段,达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科馆员信息服务的水平,鼓励开拓和创新。

再次,营造和谐的学科服务工作环境。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能够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不仅能有效疏导心理压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科馆员正视挫折,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5]。此外,由于学科服务的开展需要建立在与学科用户持续交流沟通的基础上,那么,学科服务工作环境的营造就不仅仅满足于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和愉悦的工作氛围,更需要一个支持工作有效开展的高效的沟通交流环境。因此,图书馆管理者应帮助学科馆员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畅通无阻的开展学科服务的渠道;与馆领导之间上情下达的渠道;与同事之间分享工作经验,寻求工作帮助,解决工作困惑的渠道。

2.帮助学科馆员克服内部压力源

工作的压力大部分来源于自身,帮助学科馆员克服自身的困难与弱点,开发潜能,积极寻求解决途径将是改善学科馆员工作压力的重要环节,图书馆管理者应针对不同个体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策略。

思想观念是决定行动的先导,不合理的认知和理念将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若学科馆员的压力来源于此,则图书馆管理者应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和理念,积极引导学科馆员用新观点去看问题,改变自己对新理念、新方法的消极看法,学会在实际问题处理中提高认知水平,重视新观念、新认知的竞争性培养,用新的认知去对抗原有的不合理的认知,激发出学科馆员主动参与学科服务的意愿,从根本上认同其服务理念。

学科服务的专业性决定了学科馆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素质,若学科馆员的压力来源于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不足,那么相关的培训就必不可少。图书馆管理者应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个体短期培训与团体业务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学科馆员的培训力度,减少其对新知识、新技能产生的压力与情绪,力求通过业务培训使学科馆员不断地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拓宽视野,增强服务的自信心。在加强学科馆员业务培训的同时,还应引入压力培训课题,将其作为日常培训的一部分,一方面开设宣传专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开设压力管理课程,邀请专家学者作讲座、报告[6]。通过压力培训,帮助学科馆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不同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到个体对工作压力的感知,若学科馆员的压力与自身性格有关,则图书馆管理者需从学科馆员招聘着手,在遴选学科馆员时,应充分考虑个体的性格与职业匹配问题,根据不同工作对性格的要求选择适当的人才,真正做到岗有所需,人尽其才,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让学科馆员快乐工作,感受成功开展学科服务的喜悦。

(二)个人层面

1.正确认识自我

学科馆员要想更好地进行压力管理,首先要正确自我定位。一是用“自省法”认识自己,认清自身的客观条件,包括健康状况、心理状态、情感特点、兴趣倾向、知识水准、专业特长、智力情况、能力特点、性格类型等,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一个合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包括工作目标、个人发展目标等等。二是用“比较法”认识自己,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发现自我熟悉的错位,以人为镜,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值[7]。三是用“二分法”认识自己,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应坚持唯物、辨证的观点,对自己的认识也不例外,既要充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把握自己,减少压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2.提高抗压能力

既然工作压力普遍存在,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需要不断地提高抗压能力。一方面,学习主动掌控压力,对压力做好评估和预测,从源头减少或减缓压力的产生,掌握主动权,才能有效的减轻外界可能出现的压力。另一方面,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科馆员应了解并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业务能力,边工作边学习,在工作中提高,在学习中提高。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和实践本领,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努力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把良好的愿望和实际工作效果结合起来,实现工作与效果的统一。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眼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对于缓解压力都有积极的作用。最后,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

三、结语

学科馆员是学科化服务有效开展的主体,因此,减轻或消除学科馆员的工作压力,防止压力问题阻碍学科服务的健康发展是图书馆管理者需要关注的课题。当然,适当的压力能够激发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关键是图书馆管理者在观念上能够正确引导学科馆员认同学科服务的理念,在工作中可以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科馆员通过努力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升。

[1]陈永平.论构建学科馆员文化[J].图书馆,2009(1):86-88.

[2]张泸月.EAP框架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压力管理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59-61.

[3]郑晓明.组织行为学[M].广东:经济科技出版社,2010 (2):145-147.

[4][7]李健.高校图书馆馆员压力与情绪管理[J].图书馆, 2008(2):109-110.

[5]周顺和.试析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压力与疏导[J].图书馆,2011(3):107.110.

[6]赵娅.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知识型员工压力管理机制设计[J].企业经济,2012(8):42-45.

Stress Source and Management of Subject Librarians in Universities

LU Jun
(Library of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Subject librarians have played a prominent part in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 services.The university library has innovated subject service mode,increased subject service quality,but at the same time it zhould care about the stress of subject librarians that builds up at work.At present,subject librarians are under pressure from external conditions and their own development.The library administrators should optimize management,work to reduce the external stressors and help subject librarians to conquer difficulties that are impeded by the internal stressors, and at the same time,subject librarians should know their function,as well a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 to handle stresses in order to manage their own stress.

university library;subject librarian;stress source;stress management

G251.6

A

1674-831X(2016)05-0094-04

[责任编辑:罗昂]

2016-06-07

2015年度湖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与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比较研究”(2015-H-03);2016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创业信息保障研究”(16C0358)

陆俊(1983-),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