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研究*

2016-03-15 23:03武芳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载体价值观核心

□武芳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研究*

□武芳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因此,他们不仅仅需要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需要坚持科学的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当前高等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和载体还有一定的优化完善空间,需要通过联系国内外的传播经验,多措并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的多元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传播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包含了各种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代的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整个社会已经有着更多元化的价值观,其中有积极的价值观,也有消极或者腐朽的思想,所以,只有在大学生的群体当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才能够真正帮助当代的中国大学生逐渐成为更具备全面积极综合素养的青年社会建设者。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的重要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主要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的渠道和平台的集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最新成果,因此其传播的载体,就成为了这项重要价值观传播过程当中的核心。强化思想政治的教育和传播的载体,对于当代的高等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是核心价值观最终传递到大学生处的重要桥梁。因为当代大学生有着普通青年人的共性,他们对于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也愿意尝试很多新的事物。不过新产生的事物是否是科学、正确,特别是在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上,当代的大学生需要做出一定的选择,才能够真正意义上为自己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思想价值形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将科学的价值观传递到学生处,可以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想工具对社会当前纷繁复杂的事物做出抉择,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也面临创新的重要挑战。因为当代舆论和信息的传播途径多元化,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智能手机的普及化,当代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信息传播载体已经相对于过去的时代有着剧烈的变化。传统大学生往往是通过书籍、报纸、电视以及广播等渠道获取自己的资讯,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很少通过除了网络之外的途径获取信息,这也表明了信息化的时代当中,信息资讯已经被碎片化和智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也不能够仅仅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传播,因此,对于如何开发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当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也成为了这一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目前需要转型的重要一点。

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更是当代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要的一个层面的内容,而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也不能够只是采用单一的教育模式,或者陈旧的教育传播载体,一定要有所创新。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的价值,正是在于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教育载体的带动性创新,新的载体和教育模式将会让高等院校的日常思政教学更具备先进性,更好地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强化学习主体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出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的现状

从载体的状况上看,普通的面授课堂是当前高校主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此外,一些相关的文字性教材也是比较流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这一类的教材读本和授课方式,能够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从而更加系统地掌握这些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过这些载体也客观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其形式虽然多样化,但是却没有形成内容与形式之间的紧密结合。一些高等院校虽然组织了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很多活动内容相对芜杂,没有针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传播和教学,所以影响了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效果。而文化类的载体,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当中,只是采用传统的读本模式,这样在形成系统性教学方面虽然有积极作用,可是却没有将传播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开放,无法让学习的主体自主进行学习,也就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传播效果上并不是非常明显。

第二方面,当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在传播过程当中的针对性不足。因为当前的高等院校教学环境已经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信息化的技术已经深刻地转变了当代的大学生认知模式。所以,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很多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管理人员没有转变观念,还是采用传统的传播和教育方式,没有真正意义上调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大学的日常教学的过程之中,采用的模式仍然是老一套的方法,所以无法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产生积极兴趣。虽然也采用了一些活动式的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但是活动也存在针对性不强,活动没有从内容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联系在一起,在教育和传播效果上并不理想,无法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第三方面,当前各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互相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校当中很多组织都开展了有关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相对比较低,所以很多活动之间的联系存在缝隙,普通大学生对于这些载体的参与程度不够高,一般都是思想觉悟比较高的学生党员或者学生干部参与其中。而且各类传播媒介互相之间也没有成熟的联络沟通机制,没有形成联席会议进行研究,大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都各自独立运行,这样就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第四方面,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还没有成熟的评估机制,在传播载体的传播效果上,一般评估和检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出作用,所以制约了整体的教学和传播价值。很多高校当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都比较松散,没有真正集中起来进行评估,在评估方面也缺乏科学的体系。这样不利于高等院校积极地检讨自身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从而也无法及时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在传播综合效果上就相对比较差。

三、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

当代的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教育,也通过研究和各项努力,形成了各类新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技术条件下,很多高等院校都已经着手完善教学载体,这对于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当前高等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学的场所相对而言较为固定,通常都是进行教室内的授课。而且高等院校的公共思想政治课教研部门也已经确立自身的教学方法,从教学人员队伍上看,大部分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其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水平也相对到位,在教学的目标、体系以及方法上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而目前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载体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

第一方面,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载体传播中的结合。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无论是价值观的读本还是活动,其本质还是将核心价值观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核心价值观。所以,传播的载体和内容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效的内容。相关的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载体,应该将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内容,采用多种活泼的形式之余,也应该紧密扣住核心价值观这一个中心,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而且组织核心价值观传播活动的管理者,也应该坚持高度的政治性原则,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干部都应该让活动和各类载体当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真正凸显出来,这样才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真正实现表里如一,产生更加积极的传播效果。

第二方面,要让各类载体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形成沟通联系机制。无论是文化载体还是活动载体,或者是日常的教学载体,这些载体实际上都要互相补充,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机制。因为各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传播载体,在传播效果上就不理想,所以一定要注重载体之间的结合。比如传统的教育载体和活动载体之间的结合,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出去,这样一种形式也值得推广。以此类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形成联系的传播模式,将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拓展过程结合在一起,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和认知特点,创新载体形式和手段,才能够让当代的大学生真正认同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

第三方面,也需要形成专门性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机制平台。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专门性的传播机构进行传播,这样在传播的过程当中才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从学生的班级入手,联合学生会和专业的学生社团,形成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管理机构。只有学生才能够非常清楚学生自身的状况,特别是他们在心理层面的状况,通过针对性的研究,与学校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管理机构配合,充分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式,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认知模式,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尤其是在信息化的时代,对于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注重采用大学生比较热衷的一些模式,如贴吧、微信等渠道进行传播,语言要鲜活动人,能够真正打动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形成合力。

第四方面,创新各类传播载体,让传播更具备效力。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过程当中,面对的是具备创造力的大学生群体,所以应该在载体的创新上进行积极思考,从载体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入手,借助当前国内和国外的一些传播新概念,创新形式和手段,紧跟当前时代的步伐,让大学生能够透过多种新的传播载体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特别是要将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转变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模式,才能够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传播氛围。

[1]杨富斌,高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发展问题探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2]杨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综述[J].社科纵横,2016(3).

[3]刁生虎,王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2015(4).

G641.4

A

1008-4614-(2016)06-0074-03

2016-10-15

武芳(1980—),女,河南修武人,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载体价值观核心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