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

2016-03-16 18:28本刊评论员
工会博览 2016年31期
关键词:共识工匠精神工匠

□本刊评论员

卷首语

让“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共识

□本刊评论员

十月,金菊飘香,红叶画情。以制造业、建筑业为主的北京首批“大工匠”评选活动,近日在京拉开帷幕。不久,一大批技艺精湛、勇于创新、诚实劳动的优秀职工将脱颖而出,成为助推首都职工学好技术、提升技能,引领首都行业创新发展的“大工匠”。

据悉,获得北京“大工匠”者将享有一定数额资金奖励的同时,也将享有研修学习、疗休养等机会,还将为“大工匠”切磋技艺、展示技能、国际交流等提供机会。由此可见,北京市总工会开展的“大工匠”评选活动,不仅是职工技术大赛或岗位练兵活动,也是在首都职工中加大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具体实践;不仅是在肯定广大“工匠”的劳动价值和职业创新力,也是在进一步营造出“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新风,让具有“工匠精神”的职工体面劳动、活得尊严的具体行动。这必将让“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一脉相承,成为社会发展的广泛共识。

社会在发展,中国需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既是一种忠于职业、崇尚创造、精致精细的诚实劳动,又是一种心怀梦想、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的执著追求。“工匠精神”既蕴含一种情怀、一种执著、一份坚守、一份责任,又代表一种技能的升华、一种人格的坚守、一种品质的体现、一种精神的力量。

今日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只有追求精湛的“中国制造”,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工业文明,这就需要无数像鲁班一样的能工巧匠的大量涌现。当“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广泛共识和职业精神追求时,必将为我国创造出更多的“中国品牌”,从而有力推动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跃升,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需要,也是我们要执著追求的梦想。

欣望首都日新月异变化,憧憬祖国美好未来,在这充满激情而又热血沸腾的追梦时代,让我们借助“北京大工匠”评选的东风,怀抱初心,少些浮躁,多些持重;心向真诚,少些投机,多些务实;心装梦想,少些急功,多些持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练出埋头苦干的真把式,打出雷厉风行的快把式,追求完美卓越的好把式,建功“十三五”,托起中国梦。

猜你喜欢
共识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论思想共识凝聚的文化向度
商量出共识
工匠神形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慢养孩子”应成社会普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