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视域下的“事实”

2016-03-16 21:02李滟茹
文化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联系性卢卡奇全面性

李滟茹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1158)



【文化哲学】

卢卡奇视域下的“事实”

李滟茹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

“事实”通常被认为是人们思考与行动的前提,历来受到西方思想家的关注。但是,在卢卡奇那里,“事实”获得了更为综合、系统的哲学解释与说明,他在《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针对“事实”概念的联系性、发展性、历史性、全面性四个维度展开论述,并对它进行了哲学深度的思考,从而给予它以质的规定性。这一点与第二国际对“事实”的解释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卢卡奇对“事实”的解释有益于纠正第二国际的片面认识、恢复“事实”的真谛。

卢卡奇;事实;全面性;历史性;发展性;联系性

卢卡奇在《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中,明确论述了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即辩证法。这种唯物主义辩证法不仅是一种革命的辩证法,且把这种方法限制在历史和社会领域显得极为重要,同时,我们必须清楚这种方法不存在于对自然界的认识中。

一、“事实”内涵的历史追问

“事实”一词,用英文表示为“fact”或“truth”,意为真相、实情。西方哲学史中关于“事实”一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内涵散见于不同时期哲学家的思想中。如莱布尼茨在面对逻辑与事实关系的根本分歧时,即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区分时,认为事实的因果关系和逻辑的推理关系具有内在一致性,逻辑上之理由与事实之原因是同一所指,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充足理由律,以上帝作为事实存在的必然依据。应该指出,莱布尼茨就事实真理这一偶然性而言,并不是维护偶然真理,而是说明“充足的理由或最后的理由应当存在于这个偶然事物的系列之外”[1]。再如休谟在对知识进行区分时,认为知识的内容不是依赖经验对事实所做的或然推理,就是依靠分析的方法对观念的关系所做的必然推理,所谓的经验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关于事实的知识。

二、卢卡奇关于“事实”的四个维度

卢卡奇的事实是在近代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给予其重大启发。在他看来,作为理论基础或认识起点的事实在本质上具有四种规定性,即联系性、发展性、历史性和全面性。

(一)联系性

卢卡奇指出:“辩证法不顾所有这些孤立的和导致孤立的事实以及局部的体系,坚持整体的具体的统一性。”[2]简言之,卢卡奇坚决反对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法把握事实。分别而言,首先,卢卡奇认为老练的机会主义者与自然科学之方法相结合,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这种所谓实证的思维方式与辩证法相矛盾,只是一种虚假的表象而已。其次,就经验论者而言,他们认为事实来源于每一个统计数据、素材、事件的简单排列,这很容易使事实从一种理论走入另一种理论误区。再次,由于资本主义以经济形式的拜物教性,把人一切关系物化这一特点掩盖了事实真相。因此,纵然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迭出,也不能离开万物的联系性从而获得真实客观的认识。

(二)发展性

卢卡奇认为:“‘事实’以及相互联系的内部结构本质上是历史的,也就是说,是处在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中。”[3]这种观点就表明,事实具有发展性,永远处于一种持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此层面上,恩格斯曾表明这种实证主义事实上来源于经济理论常常与实际的发展不吻合,且把一开始已有的经济状况视为固定不变的。这样一种以各因素不变的“科学精确性”忽略了动态的具有时代性的历史发展。因此,卢卡奇视域下的事实具有发展的性质。

(三)历史性

卢卡奇认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事实是历史变化的,不能“简单地、教条地站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4]。就事实而言,马克思也曾用哈哈镜里的被歪曲了的形象来说明资本主义这种静止的、纯形式存在的思想环境,从而讽刺资本主义一些社会理论家的逻辑理论与历史性相脱节的情况。虽然卢卡奇视域下的事实是资本主义的产物,但却应把其作为这一历史阶段来看待,要想真正了解事实就必须明确其历史制约性。

(四)全面性

卢卡奇认为,必须把这些孤立的事实在历史过程中归为一个总体。卢卡奇一方面批判了唯心主义把事实拘泥于思维中再现的缺点,另一方面批判了庸俗唯物主义用抽象的、孤立的具体规定性解释事实,忽略了具体的总体性把握。马克思就坚决反对这种把联系着的观点看成是孤立,偶然的联系。而且这种缺乏总体性、全面性、辩证性的理解方式无疑不能达到思维的第三个阶段,即在观念中来实现对某种事物的现实具体认知。

三、卢卡奇“事实”之启示

任何事实都是被建构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5]那么,只有认知什么样的事实能成为认识的基础,才能对事实给予正确的构建。

对卢卡奇事实的澄清,有助于修正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第二国际对事实的错误理解。经济决定论一直是第二国际一以贯之的态度,这与马克思、卢卡奇等人的以辩证的、历史的、总体的观点相违背。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卢卡奇也正是在对经验论者、机会主义者和庸俗唯物主义论者的批判中建构了对事实的认知,不仅为他把辩证法运用于历史之中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其分析黑格尔及马克思的辩证法给予了重要启示。

对卢卡奇事实的澄清,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其含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看问题不至于片面化、表象化,更能以总体性、辩证性、历史性、联系性的态度看问题。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34.

[2][3][4]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54.

[5]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23.

【责任编辑:周 丹】

B089

A

1673-7725(2016)07-0165-02

2016-05-05

李滟茹(1991-)女,河南信阳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联系性卢卡奇全面性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卢卡奇早期思想发展及其思想史效应:100年后的重访
回归基础教材,重构知识体系
高三数学复习课应体现“三性”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儿童癫癎发作后全面性脑电抑制7例
浅谈农村中学数学作业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