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质材解读漆画中的“设计语言”

2016-03-16 21:02林文洁
文化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铅丝质料漆画

林文洁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 401331)



【文史论苑】

透过质材解读漆画中的“设计语言”

林文洁

(四川美术学院,重庆401331)

质料是漆画表现的灵魂,离开质料来言说漆画是不切实际的。如今,漆画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影响下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质料的丰富性与不同的表现价值给漆画增添了许多新的表现手段和空间。笔者从质料入手,从质料的重要性、质料的应用、质料的表现效果几方面对语言的主观设计与选择进行解读。

质料;漆画;艺术;“语言设计”

漆画是用漆作为主要表现媒材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它的出现为有着7 000年历史的漆文化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漆画独立画种地位的确立为艺术家们提供了在纯绘画创作领域任意驰骋的广阔空间;对“漆”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的艺术家们在各自的艺术体验中诠释各自的漆艺精神和绘画精神。

由“漆”到“画”的现代转型是将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从原来的“独具匠心、材美工巧”转变为“气韵生动、意境深邃”。如果不能突显媒材和工艺特征,漆画无法表现自身的画种特征,但如果过分强调材料技法,又会落入工艺美术的范畴。不可否认,漆画因其本身的质料和制作特点,带有一定的工艺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传统漆艺的表现手段与工艺技法,且参考当代审美标准,甚至加入了一些设计因素的特点,在继承传统漆文化的基础上,利用漆与质材的自然属性进行自由的艺术创作。质料是漆画的灵魂所在,主观地选用不同的质料以及不同的技法表现手段便会呈显异彩纷呈的艺术风貌。因此,质料的独特性对漆画艺术的表现价值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能承载艺术精神并对其起到表述的重要作用。对漆画本体语言、表现手段的不断开发和研究,力求兼顾广度与深度,在不断扩充表现空间的同时传递自由无碍的绘画精神当是漆画艺术表现之旨归。

一、质材对于漆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自由开放的大氛围下,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画种的绘画作品所使用的材料也各有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现材料与表现方法所带来的视觉感受也不同。材料是绘画的拓展,也是表现的载体,所有的材料都能为绘画作品增添美感,带来新颖的视觉感受与冲击,从而彰显艺术精神。[1]漆画作为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画种,它背后有几千年深厚的漆文化底蕴,也受到了近现代西方绘画的深刻影响。走到今天的现代漆画对质料语言的思考与认识是在对传统漆艺、传统漆画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对许多漆画作品的分析之后不难看出,不同材料的应用是表达各自绘画作品中设计语言的重要方式,而这种设计往往有个前提,即恰到好处地表达作者的绘画意图。艺术创作不断求新求变的要求使得在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上要做类似田野考古的艰难研究,因为自由无碍的艺术创作需对选择的材料有足够深入了解,才能根据画境需要选择材料并将其质化、内化,从而实现作者的表现意图。

二、不同质材在漆画中的表现

漆画根据质材的不同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而运用材质的反射特性为画作添加光亮效果,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现形式。

对铝箔、铜箔进行不同方式的加工,如磨、染、擦等,能给画作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肌理。当创作者使用这种表现方法时,将铝箔或铜箔平贴于画面,能用透明色漆的光泽表达艺术意趣中沉稳、严肃、理性的一面;将铝箔或铜箔无规则地褶皱粘贴在画面,通过其特殊的肌理效果带来诡异的美感,这种表现手法能带来强烈的节奏感以及平面与立体的视觉体验,突破了传统漆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进行漆画创作时,也能利用金刚砂这种质材来美化漆画,因为其多面晶体的形态,对光线具有折射作用。还可以对其进行上色,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平面中有立体,立体中有平面的奇特效果,其隐约的、低调的反光特效给漆画的表面带来一番新的意趣。

不同的材料因为本质属性的差异在漆画作品中展现出不一样的肌理效果,所呈现的艺术效果也各有不同。肌理语言有丰富的表现形态,一些材质有细腻光滑的表面;一些则触感粗糙,有颗粒感,纹理清晰;有的肌理呈规则分布形态;有的则无任何规律可言;还有些肌理是天然形成的,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所影响。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增添肌理特征,能让画作具有独特的肌理美。

展示肌理的美感是漆画艺术有别于其他画种表现形式的内容之一。蛋壳原本是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用品,但通过创作者对其进行艺术加工后便成为漆画用来表现肌理效果的一种材料,还是一种可塑性很强的装饰材料,美妙的裂纹肌理以其独特的魅力为画作增加了审美的意趣。蛋壳的肌理语言在于受到外力时所产生的裂纹,或者使用整齐或不规则的拼贴手法进行创作,从而展现出丰富多样的肌理效果。蛋壳的使用范围很宽泛,且可创性很高,创作者能根据画作的需要对蛋壳进行加工处理,如上色、打磨、打薄、镶嵌等,通过对蛋壳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能组合出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丰富了漆画的表现效果。如镶嵌跟打磨,这两种是蛋壳表现技法中的“加减法”。镶嵌作为一种加法,是将第二层蛋壳镶嵌在第一层蛋壳上,增加厚度与立体层次感,使画面有凹凸之感;打磨作为一种减法,是在单层蛋壳的基础上将其打磨成薄片,打造出一种轻薄梦幻的质感。蛋壳的上色可以通过在蛋皮之下进行填色或在蛋皮上面罩色来实现创作者对画作的需求,着色后对画作的肌理语言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选择不同种类的蛋壳也能为画作内容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受,利用鸡蛋壳不同的颜色,如白跟红色,或者利用鸭蛋壳半透明的淡青色来进行创作,将其压成碎片,组合成图案,根据蛋壳间的疏密度和大小分别所拼贴,会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能带来不同的审美意趣,利用蛋壳所创作出的画作有沉稳内敛之美。

漆画创作时,可以使用石膏粉来提升画作的立体层次感。相比之下,滑石粉与聚氨酯能更有效地融合,将其用于打底或堆漆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铅丝也是能增添画面立体层次感的材料,因为其质地柔软,可塑性强,能按创作者的意愿和想法进行有目的的锤制,使之变成宽窄不一的线状。铅丝是能将画作的动感和力度表达出来的一种材质,铅丝通过其本质的魅力成为独特的设计语言。铅丝可以在锤制下变成直线,也可以扭曲成各式各样的弧形,或将其锤制成薄铅片,这种自由的表现手法有助于进行创作活动,拓宽了创作者的想象空间。铅丝在漆画中能以线的形式绘型,也能用线优美自如的姿态表达其精神意念,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自由的起伏与动感。铅丝除了线性上的美感,还可以将之镶嵌于画面上,增加画面的厚度,使画作呈现立体美,表达了肌理的特质。铅丝在经过加工后的所展现出的线型状态更能传递出画作中对于“线”的表述,表现了独特的材料特性与审美意趣,展现了作品的视觉张力,且深入表达了作品的内涵。

三、质料在漆画中运用的思考

在现代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创作的形式和方法越来越自由、开放,同样,使用不同质材进行漆画创作时又会因为对质材的不同加工处理方法产生不一样的肌理效果,颜色、光泽等,给创作者进行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质材之间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对漆画的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其中有无限的想象和创作空间。在现代多元文化的推动及发展下,漆画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和多用的使用材料能带来创作的灵感,将质材的美感体现于漆画中,质材的价值在漆画中得到延伸。

质材从“物”的属性转变成漆画中“意”的表达时,通过对质材的充分理解和认识进行加工改造,将创作者对画作的思想与创意表述出来,并体现在质材的运用中,对材质和肌理进行艺术设计,不仅能从中体会到创作者的个人主观情感,了解其审美意趣,更能显示出漆画这门艺术的美感与精神。在漆画中,质材作为漆画的表现手段之一,所呈现的多元的质感是非常珍贵的,不应一味追求画作的平面化而失去了质材的本身价值。

四、结语

传统漆艺重视的是整体的润色、平滑,以及整齐的视觉效果和装饰功能,而现代漆画则注重挖掘质材的美学价值,并追求整体画面所表现的时代性与绘画性。漆画是将人类精神用其特有的表现手段记录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成长与发展需要更多的创作者为之付诸努力。当然,这需要在继承传统漆文化不断精进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多探索、多思考、多努力。

[1]陈艺方.论中国漆画艺术创作的三个要素[J].美术观察,2015,(2):59.

【责任编辑:王 崇】

J213.9

A

1673-7725(2016)07-0230-03

2016-05-05

林文洁(1979-),女,重庆人,讲师,主要从事漆画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铅丝质料漆画
李思思漆画作品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河道整治工程抛投铅丝笼技术创新与应用
郭栋、路艳红漆画作品
电影叙事质料和形式与观众视点的选择
孟祥勇 漆画《静待花开》
谢林与近现代思想中的质料主义
从亚里士多德的质料观看定义与个体间的张力
钢丝小人骑自行车的制作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