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概念界定综述

2016-03-17 05:38李姗姗李建珍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概念知识点微课

李姗姗 李建珍

(1.西北师范大学;2.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微课”的概念界定综述

李姗姗1,2李建珍1

(1.西北师范大学;2.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本文以信息技术时代“微课”的普及与发展为背景,描述“微课”的含义与特征,大量查阅资料和文献并最终界定“微课”的概念,为广大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

微课概念界定

1 “微课”产生的背景

从2012年开始,随着“颠倒课堂”和可汗学院等新概念的普及,微课程作为颠倒的课堂的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又因其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正好迎合现代学习者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碎片化时代,人们很难再拿出大段时间来进行学习,以“在线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微课”应运而生,“微课”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探讨的焦点。目前,“微课”在全国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等教育领域已全面展开。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教育者的重视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1]。面对逐渐发展的“微课”,我们有必要总结其概念,为进一步研究打好基础。

2 “微课”的概念界定

“微课”(Microlecture)又名“微型课程”,微课又称Mini-Lesson,是相对于常规课来说的一种微小课程,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它通常由简短的微课视频作为授课的素材,而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等,实现自主学习[2]。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基于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及实践分析,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且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3]。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教师,早在2011年就对“微课”定义为: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且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4]。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魏亮在《走进微课程》里认为:“微课程”是一种由PPT(幻灯片)转化而成的教学视频文件,由文字、画面和音乐共同组成,一般没有解说的声音,时间长度一般为几分钟,甚至可短至1 min左右。微课程的内容直接指向具体的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层层剖析而主题突出。基本上,一集微课程只针对一个问题。学习者可以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静静地阅读文字,欣赏画面,同时思考问题,获取知识[5]。

杨俊辉在《浅谈微课程》中谈到:“微课程”是一种教学视频文件,主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且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练习”,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它由文字、音乐、画面、解说等各部分组成。一集微课程长度在3~5 min,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自主学习和巩固自己尚未掌握的知识[6]。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黎加厚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程除视频还可是录音、PPT、文本等形式并包括学习单和学习活动的安排[7]。

吴秉健认为:“微课”是为满足个性化学习差异的需要,以分享知识和技能为目的,师生都可以通过录制增强学习实境、实现语义互联的简短视频或动画(可附相关的学习任务清单和小测验等),而且又能成为被学习者定制和嵌入的WIKI资源分享内容[8]。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教授郑小军认为:“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9]。

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姜钰认为:“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半结构化、情景化、可动态生成与交互的课程资源[10]。

百度词条中对“微课”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当然,最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的时间在5 min左右的微小课程,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也是微课程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在综合各位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微课”可以定义为:时间在10 min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问题,由文字、画面、音乐、解说所组成的教学视频文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3 总结

作为一个新概念,“微课”的概念在不断演变和深化,尽管人们根据实际需要和应用场合的不同,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微课”的概念理解各有侧重,给“微课”做出不同的解读,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多的共同点:强调内容为某一个知识点,强调时间在10 min以内,强调教学目标明确,强调以视频为教学媒体[11]。所以说,尽早明确“微课”的概念界定有利于我国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1]罗天兰,王忠华.微课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7:下半月):90-93.

[2]张一川,钱扬义,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3]田秋华.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29(5):3-8.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5]魏亮.走进微课程[N].基础教育课程,2013,(1-2):92-93.

[6]杨俊辉.浅谈微课程[J].现代教学,2013,(3):42.

[7]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8]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3-26.

[9]郑小军,张霞.微课的浅阅读趋向及其探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67-69.

[10]姜钰.微课程:在线教育新模式[J].出版参考,2014,(1:下旬):19-20.

[11]宋琼,宋楠.关于微课程支持下的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6):28-29.

猜你喜欢
概念知识点微课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幾樣概念店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