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裳《云山堂集》佚文二篇

2016-03-17 11:50
古籍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墓志铭夫人

罗 恰 王 丽

(作者单位: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

魏裳《云山堂集》佚文二篇

罗 恰 王 丽

魏裳(1519—1574),字顺甫,蒲圻(今湖北赤壁)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中举,二十九年庚戌(1550)中进士,官至济南知府、山西按察司副使。魏裳出于王世贞门下,与南昌余曰德、歙县汪道昆、铜梁张佳胤、新蔡张九一合称“后五子”,是明代后期以“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的重要成员,其创作沿袭了“后七子”拟习汉唐,注重法度的主张。徐学谟称其:“为人外若温然长者,而中特耿介,未尝以纤细苟阿于俗,故世罕知之者。诗文极意模拟,几于呕肝,即词指艰涩无雄浑跌宕之气,亦自成一家言。”*(明)徐学谟撰:《徐氏海隅集》卷40《志·湖省》,明万历刻本,第20页a。据《千顷堂书目》记载,魏裳著有《楚史》七十六卷,《湖广总志》九十八卷(与徐学谟同修),《蒲圻县志》四卷及《云山堂集》六卷。其中《云山堂集》为其诗文总集,这个集子收录魏裳诗文最全,有明万历七年魏文可刻本流传至今,是研究魏裳的基本资料。笔者迩来翻检资料,发现尚有墓志铭一篇和赋一篇归于魏裳名下,为《云山堂集》所未收,现加标点,迻录并略考如下:

一、 《明通城王继室邵氏墓志铭》

邵夫人逝于隆庆辛未季秋廿有壹日之戌时也,停柩于堂,越壬申仲冬,择廿日之戌时扶葬于城东山之原,且请其志与铭也。按状,夫人父讳榆,母邓氏,贯山西定安县,洪武初扈从昭祖之楚,蔓延迄榆。以正德丁巳年捌月初陆日寅时而夫人生焉,及笄,通城王英焀聘入宫。迨王妃徐氏逝,夫人以淑德正位后宫,与王敌体,实继妃也。自是夫人□善修德,果然益扬励内助,事上礼下,宽猛□并。始王弗得志于宗长,愍王且□焉。夫人治家勤劳,《诗》所谓:“何有何亡,黾勉求之。”愍王薨,朝廷论德望,佥同敕王摄国。□□辜一人,不织一线,□□□事而举动光明。岂惟宫中府中知之,抑且行道□□□之。夫人相导劝勉□□□多。嘉靖甲子年拾壹月初贰日,王薨。夫人治宫闱益严肃,教子训女不□□之调熊者。惜王喜盛费作佛事,致囊箧潇然,不能为夫人封继妃,以故为□□人者饮恨,然得以正终其天年。当仙逝时,子孙满前,语话了了,不作时人恋生态。呜呼!孰谓天之报之不称其施也。夫人生贰子,曰华坅,曰华封,皆镇国将军;叁女,长适马震,次适林舜朝,叁适李美,皆县主,婿得封亚中大夫;孙子伍,孙女伍。以冲质忌藏,字于墓姑,不息用如左。年月日时葬于王之墓侧。迺铭之曰:东山之阳,郁郁苍苍,是惟邵夫人之窆,封土于通城王之旁。既固既安,永祚胤于未艾。千斯万斯,配王塚之堂堂。赐进士朝列大夫副山西按察司事南川魏裳撰。皇明隆庆壬申之岁仲冬月吉日。

按:此篇墓志铭出土于明通城王朱英焀家族墓地,*墓志铭文拓片见武汉市博物馆:《武汉市明通城王朱英焀家族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第6期,第35页。惜墓志多有漫漶剥蚀之处,文字不能尽识,且错讹较多,*校补文章可参见罗恰、杜洁:《明通城王朱英焀家族墓地出土墓志铭文校补》,《江汉考古》,2015年第4期,第119-121页。然由此文大概可见魏裳文风之一斑。王世贞《魏顺甫传》云魏裳“于文尤精刻削,法森森立,不以藻竞。”*(明)王世贞撰:《弇州山人四部稿》,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1976年,第3905页。审此铭文风格,其言不诬。此篇墓志铭落款时间为隆庆壬申之岁,亦即公元1572年,为魏裳暮年之作,其时魏裳已辞官闲居乡里。魏裳之仕履情况,于王世贞《魏顺甫传》中所记尤详,各史料文献及学人著作大抵沿袭《魏顺甫传》之说法,而此墓志铭所署“朝列大夫”之衔名均未见载。朝列大夫在明代为从四品初授之文散官。墓志铭中的记载可补魏裳生平仕履资料之阙,为我们研究魏裳生平提供了一条重要材料。

此篇墓志铭字体拙劣,不知何人书丹,凿刻也甚为粗糙,且错讹屡出,非出自良工之手,或与墓志铭中所说朱英焀“囊箧潇然”有关。

二、 《济美桥赋》

岁在著雍,辰次涒滩,月临仲吕,日旋离南。肆我济川君,桥六水,拯民艰。爰有句廉逸翁、方壶仙子,胥与骖白螭,驾元鲸。泝赤马之清流,蹑龙翔之碧岑。访漥尊之往迹,飏紫虚之幽芬。放浩歌于岌业,挹瑞霭于空冥。句廉翁曰:“粤稽邃浑,泽溢九滨。河图效乾,洛书流坤。阳侯舒灵于岛屿,力墨贡技于沧溟。时则有若乘龙之圣,陟荆岭而抵天津。姬运肇启,敷德闳休。川祇锡美,海若呈幽。烛夜光于跳沫,灿明月于蜃楼。时则有若钓璜之叟,载后车而鸣苍球。炎刘嗣祚,霏英蔚华。郎官澄练,东井绯霞。嚞士沉几于授履,神人韬采于星槎。时则有若乘驷之儒,含珠玉而阐奇葩。晋阳绍统,凤翥蛟翔。昆邻濯异,咸池浴光。陆子击廻湍而厉志,罗公掷拄杖而徜徉。时则有若酌泉之彦,甘冰蘖而漱瑶芳。神君濬有熊之璿源,沛尚父之膏泽,焕司马之懿文,操隐之之奇节。乃兹懋绩于斯桥也,不有媲美于若人者乎!”济川君曰:“子之言,古也,非今也。”方壶子曰:“吾闻曲阿朏明,衡阳熙燠。荣若华于崦嵫,烂扶英于蒙谷。乃有飞沙走石,风驰电逐。宛云龙之夭矫,架仙梁于海屋。繄若望舒营魄,纤阿晰灵。挽倒景于桑榆,炳宵耀于西冥。乃有霓裳舞列,羽衣遐征。晻精光而夺目,恍银桥于广庭。粤若云英之遇,符合纚连;晨餐沆瀣,夕奏钧天。阿母发瑶川而独运,青童驭宝婺以争妍。酌元霜兮清隽,神嘉会兮泰元。亦若广陵之景,流丹泬寥;浣衣星潴,涤玉云涛。肆神珠之弄蘂,暨玉田之生苗;通元极兮无垠,陈灯火兮逍遥。神君旭海岱之青阳,萃巨阙之灏气;昭云英之贞符,显广陵之嘉际。乃兹赫灵于斯桥也,不有潜达于至理者乎!”济川君曰:“子之言,物也,非我也。”于是句廉翁、方壶子筦然而笑,喟然而叹曰:“噫嘻!天乎吾闢,孰握其扃?地乎吾翕,孰测其贞?何道非古,何道非今,何物非我,何我非神。乃若利涉之渊也,其水则三山源净,龙潭湍潆。上黄汇流,壶头焕文。宣父涖川而兴叹,孺子濯缨而怡神。若君子之邃学,思渊泉其静深。其浒则冯夷艳日,江妃丽霞,姚黄芬馥,魏紫交加。挺挺乎彭泽之柳,灼灼乎河阳之花。若至人之育物,恩浩荡以无涯。其下则隋珠含珍,和璞澄辉,蜃珧缀玉,骊龙示玑。符公兴兰陵之詠,雍伯显天授之奇。若髦士之摛藻,若太乙之青藜。其上则属玉栖烟,珍禽郁翠,止者忘机,飞者奋翼。振蜚声于重泉,播鸿勋于孝义。若懿政之怀思,拥行车于非类。乃兹厥功之成也。经始兮,则痌瘝而衷,轸念而人。吊伍子胥于胥涛,泣三闾于湘魂。裁制兮,则官无攸费,民无攸厉。廓孟津之嘉谋,敷刺史之康济。襄猷兮,则富者捐赀,能者效勤。迈赵老之鸿绩,廸杨令之忠贞。树烈兮,则山灵显瑞,河伯降祥。詠垂虹于南极,昭遗爱于洛阳。若夫危楼拱北,结构康庄;厥覆耽耽,厥基堂堂。东枕丰财,西连蒲冈,南眺金紫,北望龙翔。沉桂虚涵乎天日,黄龙荡漾乎星芒。鸣宫商于鼓笛,汇峻彩于西良。豁江山之一览,传美惠于无疆。在昔包公,振扬风纪,拯兹黔黎,锡之繁祉。爰有焦贤,矢心赞理,险阻既彝,流光青史。粤若蔡公,宣化兹土,奠丽辑和,贞石不朽。爰及张侯,忧勤绥抚,德化旁敷,人获我所。神君绍贞柏之遐轨,嗣鳌禁之徽音。淬景倩之锋芒,负紫芝之奇珍。乃桥斯域而济厥美也。不将视古今于一息,胥物我于两忘矣。”言毕,句廉翁歌曰:“三嵏兮恢恢,九嶷兮巍巍,于嗟拱北兮云汉昭回。”方壶子亦歌曰:“阳曲兮汪汪,渤澥兮汤汤,于嗟济美兮江汉悠长”济川子赓载歌曰:“拱辰独峙兮,凤山之阳。作德高明兮,长发其祥。于嗟此心兮,永无负于明良。”

按:此文见于乾隆重修《蒲圻县志》卷之十五《艺文志·赋》,《湖北文征(全本)》亦有收录。乾隆重修《蒲圻县志》卷之二《山川志·桥梁》载有济川桥,此赋当为是桥而作。此篇赋明显具有汉赋的一个特点,即虚构几个人物进行对话,从对话中展开创作意图,敷衍出一篇文字。这篇赋使用了主客问答体,比较多地倾向于使用铺陈手法。“岁在著雍,辰次涒滩,月临仲吕,日旋离南”一句指明了此赋所作时间,《尔雅·释天》:“太岁在戊曰著雍”,“太岁在申曰涒滩”,著雍涒滩即戊申年,亦即嘉靖二十七年(1548),是时魏裳尚未中进士,正是而立之年,而其英姿勃发、才气逼人之状于此文可见一斑。

以上魏裳二篇佚文,一为其晚年所作,一为其少年所作,两相比对,可见风格之不同,对于研究其文学创作思想具有一定意义,亦可为《云山堂集》之补充。

(作者单位: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革命博物馆)

猜你喜欢
墓志铭夫人
夫人与婆子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尹源墓志铭》考释
墓志铭漫话
白丁少年大学史
《望天门山》
墓志铭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我的墓志铭》征文通知
潇水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