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2016-03-19 01:37宗雪莲
当代医学 2016年27期
关键词:尿常规阑尾炎小儿

宗雪莲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

宗雪莲

目的 探究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48例)和B组(40例),A组采用C-反应蛋白法,B组采用尿常规检验法进行诊断,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为标准,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 A组C-反应蛋白法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正确诊断指数为86.98%,B组尿常规检验的正确诊断指数为53.33%,A组的正确诊断指数比B组更接近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及术后C-反应蛋白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检测时间相比,A组为(6.1±1.8)h,B组为(1.6±1.1)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常规相比,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真实性更高,但耗时较长,检测过程较繁琐,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测项目。

C-反应蛋白;尿常规;小儿急性阑尾炎;应用价值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转移性右下腹痛为其典型症状,结合相关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一般不困难。但一些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且由于小儿思维及语言并不完善,诊断起来往往模棱两可,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急性穿孔和弥漫性腹膜炎的严重并发症[1]。目前,C-反应蛋白和尿常规检测都是临床诊断阑尾炎的常用手段[2]。本研究选取88例阑尾炎患儿,比较2种诊断方法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来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88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48例)和B组(40例)。A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13岁,平均年龄(8.56±4.26)岁,病程2~16h,平均(4.26±3.14)h;B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89±4.32)岁,病程1~11h,平均(4.59±2.28)h。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设备和试剂 血液检验采用BC-2900血细胞分析仪,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配套试剂由长春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尿液检验采用BT-200尿液分析仪,长春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R11尿液分析试纸条,由盛世东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

1.3.1 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 A组患者入院后,在一切治疗措施前,抽取患儿上肢静脉血3mL,先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再进行离心、分离上层血清,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

1.3.2 尿常规检测方法 B组患者入院后,在治疗措施前,取20mL患儿清洁中段尿送检。检查内容包括pH、颜色、透明度、白细胞、红细胞、尿蛋白、亚硝酸盐、尿糖、酮体、尿胆原、胆红素等。

1.4 评价标准 (1)检验指标的评价[3]:CRP值≤8mg/L为正常,>8mg/L为异常。尿常规结果正常范围:尿色淡黄,透明,尿pH在4.5~8.0之间,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红细胞、白细胞均不超过3个,尿蛋白不超过80mg,尿糖不超过

900mg,尿管型、亚硝酸盐、尿胆原和胆红素、隐血、酮体结果均阴性,超过上述范围记为异常。(2)诊断真实性的评价[4]:以临床表现,检验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或留观随访结果确认是否罹患阑尾炎。以正确诊断指数(约登指数)评价诊断真实性。正确诊断指数=真阳性率+真阴性率-1,越接近1,真实性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诊断真实性的比较 A组48例患儿,经临床表现,检验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或留观随访结果确认,有34例阑尾炎患者和14例阴性患者,采用CRP检测法准确诊断出32例阑尾炎患者和13例阴性患者,正确诊断指数为86.98%。B组40例患儿,经临床表现,检验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或留观随访结果确认,有

30例阑尾炎患者和10例阴性患者,采用尿常规检测法准确诊断出25例阑尾炎患者和7例阴性患者,正确诊断指数为53.33%。2组正确诊断指数相比,A组的正确诊断指数比B组更接近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组手术前后CRP比较 A组采用手术治疗者34人,手术前CRP值为(61.5±12.6)mg/L,术后1d CRP值为(35.6±10.8)mg/L,术后5d为(12.6±8.9)mg/L。手术前后CRP值相比,CRP值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诊断时间比较 A组CRP检测所耗时间为(6.1±1.8)h,B组尿常规检测所耗时间为(1.6±1.1)h,2组检测时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同时还要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良好[5-6]。但由于儿童生理解剖的特殊性,且儿童不能准确描述其病情,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导致化脓甚至穿孔。因此,早期通过实验室检查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显得至关重要。C-反应蛋白是指急性炎症患者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量,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血浓度急剧升高,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急性时相反应指标[7]。尿常规检验也是临床常用诊断方法,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无创无痛,涵盖内容较多,可以为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本研究使用CRP和尿常规2种检验方式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2组诊断的真实性比较,A组的正确诊断指数比B组更接近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CRP比尿常规更能准确反映阑尾炎的患病情况,有研究表明,尿常规对化脓性阑尾炎及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较大,但对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并不理想,这是由于尿常规的结果易受患儿免疫因素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而CRP的结果所受影响较少[8]。A组患者手术前后CRP值比较,术后CRP明显下降(P<0.05),这说明CRP值与感染的程度有关,手术切除病变阑尾后,感染得以控制,CRP明显下降。2组诊断时间相比,B组明显少于A组(P<0.05),这说明尿常规检验比CRP检验所耗时间更短,更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CRP检测表现出更高的准确性,但所耗时间及费用均不如尿常规检测,且尿常规是无创无痛的检测,适合儿童,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实际选择合适的检验方式。

[1] 齐凤芹,马燕,李秀敏,等.急性阑尾炎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9):563-565.

[2] 阮啸逸,阮晓萍.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的价值比较[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518-520.

[3] 张道柱,刘长菊,任善香,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9-100.

[4] 李雪梅.尿常规检验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鉴别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0):118.

[5] 戴红卫.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影像特征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28):67-68.

[6] 汪复生.两种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30):57.

[7] 浦晓,张亦鹏,徐建国,等.血清CRP测定对5岁以下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价值[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6):封2.

[8] 魏炳华,池巧珍.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6):124-12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7.051

吉林 135000 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宗雪莲)

猜你喜欢
尿常规阑尾炎小儿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