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4-03 07:32邱亚琴
关键词:倦怠感儿科护士

邱亚琴

(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十病区,江苏 南通 226400)

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邱亚琴

(江苏省如东县中医院十病区,江苏 南通 226400)

目的 分析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我院儿科护士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者采用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士管理后职业倦怠感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儿科护士采用护理管理,不仅有效减少职业倦怠感发生率,还能增加护士生活质量。

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护理管理;生活质量

据相关调查显示,职业倦怠感高发职业中,护士排名第一,近年来,我国护士职业倦怠感发生率在60.00%之上,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不断转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护理模式以及护理人员具有较高要求,而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显而易见,护士的身心负荷不断加重,导致护士伴有职业倦怠感现象较为普遍,不仅严重影响护士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导致护士工作绩效下降、产生离职与旷工等倾向,最终直接影响医疗安全与护理服务质量[1-2]。因此,本院选取儿科护士30例分别实施常规管理和护理管理,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6月我院儿科护士30例,并将其进行抽签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护士全为女性,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为(30.21±0.13)岁,其中本科的有5例、中专的有5例、大专的有5例,工作时间为1~10年,平均工作时间为(5.21±0.24)年。对照组护士全为女性,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为(31.26±0.15)岁,其中本科的有6例、中专的有4例、大专的有5例,工作时间为1~11年,平均工作时间为(5.23±0.33)年。两组儿科护士的年龄、工作时间、学历,各项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使用常规管理,常规管理为护士长多与儿科护士进行沟通,缓解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观察组儿科护士使用护理管理。护士长应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护士以及护士家属的身体,定时组织儿科护士进行集体活动,例如踏青、烧烤,从而增进护士之间的情感,从而舒缓压力,采取合理排班制度,明确职责,强化护理制度管理,由于护士长期超负荷进行工作,从而易导致腰肌劳损、静脉曲张等慢性病,因此,护士长应告知护士身心健康应具有法律保障,为儿科护士争取相关合法权益,医院应建立护士心理咨询室,长期为各个科室的护士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从而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护士长应进行工资绩效改革,按照护士不同的出勤、工作效率、工作岗位、工作量进行全方面考核,然后制定护士的工资绩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儿科护士管理后的职业倦怠感发生率。对比两组儿科护士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主要包括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越高,则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职业倦怠感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儿科护士管理后,发生职业倦怠感的有2例,职业倦怠感发生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儿科护士管理后,发生职业倦怠感的有10例,职业倦怠感发生率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儿科护士管理后职业倦怠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科护士(P<0.05)。

2.2 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儿科护士管理前躯体功能(40.27±1.77)分、物质生活(50.34±2.33)分、社会功能(45.67±1.65)分、心理功能(5 3.2 9±1.6 7)分,管理后躯体功能(80.45±2.77)分、物质生活(82.36±3.14)分、社会功能(75.68±5.24)分、心理功能(90.12±1.89)分。对照组儿科护士管理前躯体功能(40.34±1.65)分、物质生活(51.26±1.52)分、社会功能(45.87±1.34)分、心理功能(5 3.4 5±1.7 7)分,管理后躯体功能(60.31±2.03)分、物质生活(71.88±2.14)分、社会功能(62.34±1.56)分、心理功能(65.15±1.77)分。观察组儿科护士管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儿科护士(P<0.05)。

3 讨 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职业倦怠感是由于长期进行一项工作,由于各种因素而引起身心方面压力综合征,近年来,在护士中普遍存在,对护理工作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的管理方式极其重要[3]。

职业倦怠感具有多发性、普遍性等特点,对护士工作以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我院通过采用护理管理,通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增加护士相关合法权益、合理安排排班制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合理规划工资绩效等措施,不仅有效减少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提高其生活质量,还能使儿科护士获得较多个人成就感,因此,护理管理为儿科护士最为理想的管理方式[4]。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儿科护士管理后职业倦怠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科护士,并且观察组儿科护士管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儿科护士。

综上所述,通过对儿科护士采用护理管理,不仅有效减少职业倦怠感发生率,还能增加护士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杨 静,王世平,陈晶晶,等.接受规范化培训护士的职业倦怠感与专业自我概念相关性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1,2(9):33-36.

[2] 李玉娟,韦翠花,李 莉,等.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505-2507.

[3] 李 会,王永生,李艳荣,等.唐山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新护士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6):1922-1924.

[4] 陈 莉.重症医学科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79-180,182.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

B

ISSN.2096-2479.2016.02.119.02

猜你喜欢
倦怠感儿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倦怠感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临床护士职业幸福感探讨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PDCA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缓解效果探讨
外科病房年轻护士自我效能感 工作满意度及工作倦怠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