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饲养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置

2016-04-05 17:25范领斌宋建峰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局277599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月龄羔羊母羊

范领斌 宋建峰 (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局 277599)

羊饲养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置

范领斌宋建峰(山东省滕州市畜牧局277599)

1 羔羊死亡率高的问题

目前养羊主要还是以散羊为主,养殖户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养殖户仍然采用传统型和粗放方式喂养,羔羊死亡率普遍较高。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分析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1.1影响羔羊成活率的主要原因

1.1.1补奶随意性大,部分羔羊处于半饥饿状态农户养羊中常见的问题是母羊产后体质弱,补料催奶不及时;母羊初产或母羊配种年龄过早,乳房发育不良;母羊产后得病未能及时得到治疗;部分高产母羊一胎产羔过多以及忽视对羔羊的喂养和管理等,导致羔羊补奶随意性大,羔羊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体质弱,一旦染病或遇天气突变,极易导致羔羊死亡。

1.1.2补喂羊饲料不及时,导致羔羊掉膘随着羔羊体重的增加,生长速度的增快,羔羊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即会逐渐增加,有些羔羊还处于断奶期,补草补料不及时,羔羊长期吃不饱,即会导致羔羊普遍掉膘。

1.1.3防疫不到位,致使疾病流行适宜的防疫制度是预防羔羊发病的重要手段。有些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某种疫病在本地没有流行,防与不防无所谓,有些养殖户甚至怕麻烦,图省事,不按防疫规程给羔羊进行防疫注

射,以致对某种疫苗漏注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个别防疫观念淡薄的养殖户,甚至长期不给羔羊防疫注射,给某些疾病流行带来了可乘之机,加之条件的限制,在某些疫病流行期间,没有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致疾病传播范围扩大,波及羔羊而影响羔羊的成活率。

1.1.4保暖防潮条件欠佳有些养殖户缺乏管理经验,保暖防潮卫生条件欠佳,特别是冬春寒冷季节和下雪下雨天气,羊舍和运动场内粪尿横溢,羔羊长时间生活于潮湿、寒冷的环境中,饮水、草料缺乏必要的卫生保障,长此下去,势必给羔羊的健康带来隐患。

1.2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方法

1.2.1抓妊娠母羊管理羊妊娠期间营养需求一般高于空怀期,主要是由于羔羊胚胎发育需要大量营养,此时不仅要增加饲喂量,补充能量和蛋白质,还要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

1.2.2抓羔羊产后护理在羔羊出生后要及时清除口鼻黏液,同时让大母羊舔净羔羊身上的黏液;对假死羊要采取措施实施急救;断脐后用碘酒消毒;在严寒季节产羔时,要注意给初生羔羊取暖。

1.2.3抓哺乳,确保羔羊正常生长发育羔羊出生后,首先应尽早使其吃足初乳;其次,对初产母羊或乳房发育不良的母羊,在母羊产前或产后除加强喂养外,可采用乳房温敷和乳房按摩的方法促进乳房发育。

1.2.4抓补料,促进羔羊增膘保膘从半月龄左右,应适当补喂优质青饲料,并搭配一定的精饲料,其精料配方组成为玉米40%、豆粕23%、优质草粉25%、麸皮8%、骨粉2%、食盐1%、微量元素添加剂1%。精料可另加15%奶,料用水拌成湿度为60%左右的半湿料。精料的补喂量根据羔羊的日龄及体质状况而定,一般半月龄左右补喂50~80g/d,1~2月龄补喂100~150g/d,2~3月龄补喂200g/d,3~4月龄补喂250~300g/d,4~6月龄补喂300~500g/d,早晚各补喂1次/d。

1.2.5抓管理,减少羔羊发生意外事故为羔羊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羊舍和运动场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消毒灭菌,遇阴天、雪雨天气,对羊舍和运动场要勤换垫草,并勤洒干土、生石灰或草木灰吸湿防潮。进入冬春季节,要及时维修好羊舍,门窗用草帘或塑料薄膜遮掩,堵塞隙缝,做到羊舍不漏水、不潮湿,四壁不进贼风。当羊外出放牧后,要及时将羊舍门窗打开通风换气,清除舍内垫草、粪便和饲料残渣,并将垫草晒干以备日后再用。

1.2.6抓防疫,减少疾病对羔羊的危害羔羊的抵抗能力弱,怕冷、怕潮湿,容易发生疾病和感染体内外寄生虫病。因此应建立整套的科学防疫制度。

2 春季母羊出现早产的问题

2.1发病主要原因

2.1.1运动不足因为羊长期舍饲圈养,减少了羊群的户外运动量,从而造成怀孕母羊体质下降,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影响。

2.1.2营养不良羊舍饲后所喂的饲草比较单一,有好多只是干玉米秸杆或加上一些花生秧、红薯秧等,难以实现营养的全价化,特别是又没有添加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造成胎儿发育营养缺乏,后期造成流产或早产弱羔。

2.1.3疾病防治不当由于舍饲饲养方式发生改变,母羊易出现疾病,特别是在早春从舍饲转为放牧,更易发生各种疾病,造成春天死亡率上升问题的出现。

2.2预防方法

2.2.1加强运动为了解决运动不足的问题,应采取停牧不停运动的措施。每天上午将羊群赶到舍外,保证运动2~4h,以增加羊只体质,促进胎儿发育。

2.2.2科学喂养舍饲后摄入的营养比较单一,不同于放牧所采食的牧草品种多、营养比较全面。因此,在秋季要搞秸秆的青贮和多种优质牧草储存,解决冬季饲草不足和营养缺乏的问题。另外对怀孕的母羊应添加胡萝卜等青绿多汁饲料,以及补充精料补充料,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2.2.3做好疾病的防治进行舍饲后要对羊只进行正常的疫病免疫工作,如羊的三联四防苗、羊痘、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并且要对羊群进行布病的检疫工作,确保羊群健康。

3 羊常见疾病的原因与处置方法

3.1瘤胃积食

3.1.1发病原因及症状瘤胃积食也叫急性瘤胃扩张,指瘤胃内充盈过量的饲料,致使瘤胃壁扩张和停滞,瘤胃容量增大引起瘤胃运动及消化机能障碍。本病多发生于舍饲羊或瘦弱羊。症状一般于采食后不久发病,常表现为食欲杜绝,反应停止,鼻端干燥,精神沉郁,拱背,磨牙,呻吟,有时见有空嚼或流涎,个别或许见到呕吐现象。病羊拱腰低头,四肢集于腹下或张开,摇尾顾腹不安,腹围臌大,左肷充满。触诊瘤胃,病羊表现疼痛,腹壁紧张,内容物呈面团状,以拳压痕恢复较慢,深部有坚实感。病情加重时呈呼吸困难,结膜发绀,脉搏增数。若无并发症,体温正常。因过食大量豆谷精料所引起的积食,通常呈急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侧卧、脱水及致中毒症状。

3.1.2预防治疗方法以排除积食、抑制发酵、兴奋瘤胃、恢复机能为主。若病情严重,用药物难于消除者,可施行手术疗法。(1)按摩疗法:瘤胃按摩,10~20min/次,进行5~8次/d;适当做牵引运动,促进瘤胃蠕动。(2)洗胃疗法:将胃导管插入羊瘤胃中,导管位置放低,让胃内容物能够外流;若内容物不流出时,可灌入适当温水,并同时用手按摩瘤胃,再将外部导管头放低让其胃内容物外流,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而后再灌人碳酸氢钠片0.3g×50片、人工盐50g、酵母片0.5g×50片,一般一次即可治愈愈。(3)药物疗法:硫酸钠50g、苏打0.3g×50片、鱼石脂2g、陈皮酊30ml、石蜡油200ml,一次灌服。羔羊酌减。严重的瘤胃积食,经药物或洗胃治疗效果不好时,可采用瘤胃切开术。

3.2胃肠炎

3.2.1发病原因及症状胃肠炎是指某种病因引起胃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发生的炎症。羊多以肠炎为主。症状表现为羊精神不振,食欲及反刍减少或消失,皮温不整,鼻干燥,经常有口腔炎及大量唾液流出;脉搏及呼吸加快,瘤胃蠕动缓慢,发生轻度臌气,嗳气现象;触诊腹部有痛感,腹泻,粪便稀软或水样,恶臭或腥臭,羊尾常常被粪便污染;腹泻时肠音增强,病至后期则肠音减弱或消失。

3.2.2治疗方法首先查明并消除病因。治疗原则是清理胃肠。保护肠黏膜,制止胃肠内容物腐败发酵,维护心脏机能,解除中毒,预防脱水和加强护理。人工盐15g、石蜡油30ml,成羊一次内服;而后再灌服磺胺脒0.25g×8片、小苏打0.3g×8片。排水样粪便时,用活性炭20~40g、鞣酸蛋白2g、磺胺脒4g,成羊一次口服;重者还可后海穴注射硫酸阿托品。硫酸庆大霉索10万IU1支、1%硫酸黄连素10ml×1支,后海穴注射。当脱水严重时可静脉输液,糖盐水500ml、10%安钠加2ml、40%乌洛托品5ml,一次静脉注射。严重脱水时,同时补钾、维生素C、维生素B6等。

3.3羔羊消化不良

3.3.1发病原因及症状羔羊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本病的特征主要是消化机能障碍和不同程度的腹泻。羔羊到2月龄~3月龄以后,此病逐渐减少。症状主要是腹泻,粪便多呈灰绿色,且其中混有气泡和白色小凝块(脂肪酸皂),带有酸臭味,或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及饲料碎片,同时伴有轻度臌气和腹痛现象;持续腹泻时由于脱水,皮肤弹性降低,被毛蓬乱失去光泽,眼球凹陷;单纯性消化不良体温一股正常或偏低;中毒性消化不良可能表现一定的神经症状,后期体温突然下降。3.3.2治疗方法应改善卫生条件,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护理,抑菌消炎,促进消化,防止酸中毒,制止胃肠的发酵和腐败过程。禁食8~10h,喂以温的生理盐水或糖盐水。消化不良,腹泻肚胀,可用助消化药乳酶生1g~2g、酵母片2g加温水混奶内喂服。严重腹泻,粪便灰暗,除用助消化药外,肌注卡那霉素2万IU/kg,2次/d,同时胃蛋白酶加水灌服,3次/d;脱水时静注糖盐水250~300ml、10%安钠加1ml。如母羊乳汁不足或母羊因病不能哺乳时,可给哺人工初乳(鱼肝油10~15ml、氯化钠10g、鲜鸡蛋5个、新鲜牛乳1000ml,混合搅匀),羔羊50100ml;开始给正常量的1/4,以后逐增至1/3~1/2,并用温开水稀释1倍左右喂给。

3.4羔羊肺炎

3.4.1发病原因由肺炎球菌和羊支原体体引起。此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昼夜温差大的季节,并多见于瘦弱母羊产下的羔羊。由温带转入寒带饲养的羊所产羔羊发病率高。

3.4.2预防及治疗方法(1)预防方法:在发病严重地区,给母羊和2月龄以上的幼龄羊注射羊肺炎支原体灭活疫苗2~3ml。(2)治疗方法:胸腔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各10万~20万IU,在倒数第6~8肋间,背部向下4~5cm处进针深1~2cm,2次/d,连用3~4d;肌肉注射磺胺嘧啶,2次/d,2~3ml/d,连用3~4d;枝原净、泰乐霉素口服或注射,用药45mg/kg体重,1次/d,连用6d。

3.5羔羊瘫软病

3.5.1发病原因及症状羔羊瘫软病是发生在羔羊中的一种以瘫软、腹胀,拒奶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该病近几年的发生率明显增多,特别是在规模化山羊养殖场,羔羊发病率较高,严重者死亡率可高达50%~90%,给养羊户或养殖场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症状主要为羔羊出生几天后活蹦乱跳、吃喝正常,在3日龄以后到1月龄以内(主要发病时期为出生后的第3~15天)突然出现摇摆站不稳情况,1d左右时开始浑身瘫软,站不起来、不吃奶、脖子僵硬,抬头困难,呼吸浅而急促,前期喜卧,后期昏睡,95%以上的羔羊发病后腹胀,积奶,消化功能丧失。该病以山羊羔羊发病较为常见。该病发病原因复杂,主要原因是营养代谢性方面病因(如缺维生素E、维生素AD、亚硒酸钠、钙等),次要原因就是细菌(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为主)和不明原因的病毒。

3.5.2治疗方法(1)羔羊,刚出生时就口服葡萄糖酸钙10~15ml,同时口服0.4~0.8g或肌注0.3~0.5g丁胺卡那霉素、口服复合维生素B或肌注B12;怀疑是缺钙引起的,还可注射维丁胶钙,1次/d,连用3次。经过上述措施后羔羊瘫软病的发病情况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若采用上述措施不明显的话,还可以用黄芪多糖注射液稀释青霉素或头孢噻呋钠进行注射,有时也能取得一定的效果。(2)母羊,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连续饲喂添加鱼肝油、亚硒酸钠、钙等营养物质后,羔羊瘫软病的发生几率大大减少。

3.6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3.6.1发病原因及症状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病,是一种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病程较急,有时呈慢性经过。其特征是高热咳嗽及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索性炎症。症状主要为病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即咳嗽,流浆性鼻液,4~5d后咳嗽加重,干咳而痛苦,鼻液变为脓性,常粘附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呼吸困难,高热稽留,腰背拱起呈痛苦状;孕羊大部分流产,肚胀腹泻,甚至口腔溃烂,眼脸肿胀,口半开张,流泡沫样唾液,头颈伸直,最后病羊衰竭死亡。病程为7~15d,长的可达1个月之久;病变多局限于胸部,胸腔有淡黄色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发生纤维蛋白凝块,肺部出现纤维蛋白性肺炎,切面呈大理石样;胸膜、心包膜粘连、淋巴结肿大,有出血点,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肾脏肿大,被膜下可见有小出血点。

3.6.2治疗方法(1)对发病羊隔离后,对病情较轻的羊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注射液进行肌注,用量为:5%恩诺沙星5mg/kg体重、5%泰乐菌素5mg/kg体重、30%替米考星0.3g/kg、1~2次/d,连用5~7d。对病情较重的病羊,可进行输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1000ml、甲氧苄氨嘧啶1~1.25g、安钠咖注射液1~2g,静脉注射,1次/d,连用5d,另外再肌注替米考星注射液,2次/d,连用5d。(2)疫苗接种。对健康羊群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苗进行紧急预防免疫,6月龄以下的山羊每只皮下或肌肉注射3ml,6月龄以上的山羊注射5ml/只。

S826.4

B

1007-1733(2016)10-0009-03

2016-07-04)

猜你喜欢
月龄羔羊母羊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提高育肥猪出栏率合理的饲养密度
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的研究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