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离断大鼠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6-04-10 03:16沈素娥孙郁婷侯玉昆刘海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温针电针电极

苏 静,孙 志,沈素娥,孙郁婷,侯玉昆,李 朕,刘海燕

(1.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康复理疗科,南京 210002;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3)

温针灸对坐骨神经离断大鼠术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苏 静1,孙 志2,沈素娥1,孙郁婷1,侯玉昆1,李 朕1,刘海燕1

(1.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康复理疗科,南京 210002;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 210023)

目的:评价温针灸对经显微手术修复的完全离断周围神经的功能康复作用。方法:将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经显微手术缝合后在电针基础上加入温针灸疗法,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腓肠肌湿重的变化,并与单纯电针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单纯电针组和温针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虽然温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单纯电针组,但经统计学检验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针灸对周围神经完全离断经显微手术修复后的功能康复作用并不明显,但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

温针灸;坐骨神经离断;神经功能恢复

周围神经完全离断经显微手术修复后仍会存在肌肉萎缩、感觉丧失等症状,术后的神经功能康复一直是康复医学的难点,属于中医“筋伤”“痿证”范畴。尽管大量研究证明,电针治疗对周围神经再生修复有明显的作用[1-3],但临床神经功能康复率仍较低。温针灸常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损伤[4-6],有报道认为温针灸配合电针对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疗效更佳[7]。笔者在临床中也发现,温针灸配合电针能有效提高切割、撕脱等严重外伤所致神经损伤的术后功能恢复。为评价温针灸对完全离断周围神经术后功能康复的作用,本研究将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经显微手术缝合,在电针基础上加入温针灸疗法,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分组

32只雄性SD大鼠,由南京中医药大学SPF动物中心提供,体质量180 g~200 g,经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单纯电针组、温针灸组各8只。其中正常组不做特殊处理,模型组只做手术造模不给予其他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温针组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

1.2 动物模型制备

大鼠经3%戊巴比妥钠(1 ml/kg体质量)腹腔麻醉后俯卧位固定于鼠板上。推剪去右侧臀腿部鼠毛,常规碘伏消毒、铺洞巾,自坐骨结节至膝关节外上方切开皮肤、分离肌肉,充分暴露坐骨神经及其分支。从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分支处上方3 mm处,用锋利刀片横向切断坐骨神经本干后,立即用9-0显微手术缝合线,依照神经外膜血管走行吻合神经,行神经外膜端端缝合术。吻合口均匀缝合4针,逐层闭合创口。术后给予手术局部注射庆大霉素(80 mg/ml)0.5 ml,连续注射3 d。

1.3 治疗方法

单纯电针组和温针灸组于术后1周开始治疗。将清醒状态下的大鼠固定在自制的治疗板上,患肢外露。采用类比取穴法于大鼠后肢髋关节后上缘取“环跳”穴,膝关节腓骨小前下凹陷处取“阳陵泉”穴。单纯电针组将0.25×25 mm毫针(苏州环球)刺入患侧“环跳”“阳陵泉”穴,接入SDZ-Ⅱ型电针仪(苏州华佗),正极接于“环跳”穴,负极接于“阳陵泉”穴,连续波以患肢轻微抽动为度。每次治疗20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12周。温针组取穴及电针治疗方法同单纯电针组,并将温针专用艾炷(苏州产)固定于毫针针柄处点燃施灸,治疗时间及疗程同单纯电针组。模型组和正常组亦同时固定于治疗板上。

1.4 观察指标

1.4.1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 自制大鼠足印行走箱,于术后12周取得足印。测量各组健侧及术侧足印长度、足趾宽度、中间足趾距离,根据Bain公式[8]计算出SFI。SFI以0为正常值,-100为神经完全断离,计算出SFI恢复率。

1.4.2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 各组分别于术后12周以造模同样方法暴露坐骨神经,依文献方法[9],刺激双针电极置于坐骨切迹处的坐骨神经传出部位及踝关节坐骨神经经过部位,记录双针电极置于大鼠足趾第一骨间肌肉处,参考电极在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与记录电极1cm处。用单脉冲方波刺激,波宽0.1 ms,刺激强度1.5倍阈值,每2个刺激之间间隔5 s以上。严格控制室温(20 ±5)℃,保持大鼠体温37℃。计算机分别记录兴奋传导潜伏期,重复测定7~10次计算平均值。分别准确测定大鼠体表2刺激电极到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将数值代入公式:MNCV(m·s-1)=2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距离差/2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潜伏期,计算MNCV。

1.4.3 腓肠肌湿重 神经电生理检测完毕后,在手术显微镜下按陈德松法[10]完整取下腓肠肌,用电子天平称量腓肠肌湿重,以自体健侧作为对照,计算出各自的恢复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因麻醉意外,模型组和单纯电针组各损失1只大鼠;因温针灸烫伤致下肢感染,温针组损失2只大鼠。最后正常组有8只大鼠、模型组和单纯电针组各有7只、温针组有6只大鼠进入检测。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电针组和温针组虽低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组比较,单纯电针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针组MNCV虽优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模型组比较,单纯电针组、温针组SFI差异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单纯电针组比较,温针组SFI优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模型组比较,单纯电针组腓肠肌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温针组与单纯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MNCV、SFI、腓肠肌恢复率比较

3 讨论

根据Sunderland五度分类法,切割伤所致的神经干完全断裂属于第五度,也是最严重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其结果是损伤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感觉及交感功能完全丧失,完全不可能自行修复,必须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修复后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也不容乐观。目前对此类损伤的术后康复方法包括药物、理疗、作业疗法、电针等,虽然方法多样但神经功能的恢复率仍然不理想。

温针灸是古老的针灸疗法,在针刺的同时针柄末端缠绕艾绒燃烧,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兼具针与灸的双重作用。有动物实验研究表明[11],温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维持大鼠受压腰神经根背根节细胞形态、超微结构,有效抑制炎症介质一氧化氮合酶(NOS)、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的释放。谢素春[12]临床研究认为,温针灸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基本功能优于普通针灸治疗,能加快神经生长速度,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缩短治疗时间。

本研究采用锋利刀片完全横断大鼠坐骨神经本干后神经外膜端端缝合的方法制备动物模型,符合Sunderland分类法中第五度损伤的标准。实验结果显示,不论是坐骨神经指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还是腓肠肌恢复率,温针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但与单纯电针组比较,虽然温针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及笔者的临床观察差异较大。

笔者认为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是本研究所观察的大鼠数量较少,易产生统计学偏差;二是虽然环跳、阳陵泉是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常用穴位,但笔者临床在温针灸环跳、阳陵泉等穴位的同时还采用了神经干损伤局部阿是穴的温针治疗。周围神经对缺血极其敏感,研究表明若将神经切断但仍保证其充足的血液供应,切断处远侧端神经仍能维持数天的兴奋性;若神经切断后血运受阻,断端远侧神经在数小时内就会发生功能性退变,所以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组织床的血运,就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的修复[13]。而温针灸中热的传导主要沿着针体快速传递,其他方向上的传递速度明显变慢[14]。因此,在损伤局部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神经的再生修复,而未采用损伤局部阿是穴的温针治疗,可能是本研究与临床观察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总之,Sunderland第五度损伤由于神经的完全离断,神经干延续性完全丧失且再生困难,其术后功能康复一向是周围神经损伤康复的难点。如何尽可能地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康复临床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本研究虽未能验证温针灸对周围神经完全离断经显微手术修复后的功能康复具有非常显著作用,但有必要改进实验方法并深入探讨。

[1]王瑞辉,屈红艳,刘飞虎,等.电针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3): 56-57.

[2]李庆雯,郭义.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截断后髓鞘再生修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9,31(2):83-86.

[3]胡琳娜,邵水金,刘延祥,等.电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46): 8662-8664.

[4]张保球.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50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96-97.

[5]易建昌,许丽娜,张赛,等.温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2):242-244.

[6]田艳萍,张莹,贾英杰.温针灸对奥沙利铂化疗后外周神经毒性的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1,28(3):212-213.

[7]李树成,卢佩斯,老锦雄,等.不同方法治疗外伤性神经损伤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11):993-995.

[8]刘志雄,张伯勋.周围神经外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32-633.

[9]姚鸿萍,封卫毅,魏友霞.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方法学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1):18-20.

[10]陈德松.电刺激与被动活动对小鼠失神经支配肌肉萎缩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学杂志,1991(8):290.

[11]宓轶群,吴耀持,陈一.温针灸对大鼠腰神经根受压模型炎性介质NOS和CGRP调节作用的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 (1):48-52.

[12]谢素春,李俊青,王艳君,等.温针灸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 (1):72-74.

[13]薛金伟,凌丽,张敏.钙通道阻滞剂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5):1607-1609.

[14]程珂,轶文,沈雪勇,等.温针灸的传热学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8):32-36.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Warm Needling on Rat with Completely Ampulated Sciatic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

SU Jing1,SUN Zhi2,SHEN Su-e1,SUN Yu-ting1,HOU Yu-kun1,LI Zhen1,LIU Hai-yan1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454 Hospital of PLA.Nanjing,210002,China; 2.Second School of Clinical Medic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210023,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warm needling on completely ampulated peripheral nerve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Methods:SD rats with traversed sciatic nerve that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 were treated by both warm needling and electroacupuncture.Sciatic function index(SFI),motor nerve conductive velocity(MNCV),gastricnemius wetweightwereobserved,and compared with thesedataofnormalgroup,model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Results: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SFI,MNCV and gastricnemius wet weight of warm needling group and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were all improved,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r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Although every indicator of warm needling group were better tha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tatistically were not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Conclusion: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warm needling on completely ampulated peripheral nerve repaired by microsurgery was not very obvious,but it is necessary to do a further study.

Warm needling;Sciatic nerve transaction;Recovery of neural function

R245.31+5

B

1006-3250(2016)11-1525-03

2016-05-22

南京军区面上课题(12MA043)-体外循环技术辅助下大肢体再植手术的相关研究

苏 静(1969-),女,江苏沛县人,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针灸治疗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猜你喜欢
温针电针电极
全陶瓷电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针对电极事故的控制系统方案应用
温针疗法浅考※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