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少先队科学管理新水平

2016-04-11 07:29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
少先队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学管理提升

□ 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 赵国强



提升少先队科学管理新水平

□ 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

摘要:少先队管理学,是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教育方针、制度等的影响下,遵循少先队教育自身的规律,对少先队教育系统及各类少先队教育组织及少先队教育过程进行预测、规划、组织、指挥、监督、协调和控制,合理配置少先队教育资源,改善少先队教育条件,使少先队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学科。

简言之,少先队管理学是在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三者的相互作用中展开,并与少先队教育过程紧密结合,以更好地实现少先队教育建队育人即通过组织培养新人的目标,提高少先队教育质量的专门学科。

关键词:科学管理;新水平;提升

一、少先队管理学的三个层次

1.领导层的管理

研究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全团带队。研究如何完善团教两家齐抓共管格局,整体提升各级少工委的领导力。研究如何强化儿童路线,蹲下身子、倾听儿童心声,放下架子、拜儿童为师,切实改进工作作风。

2.辅导层的管理

学好党中央精神中与少年儿童、少先队工作密切相关的要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研究如何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少先队“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独特作用。

3.主体层的管理

要研究大、中、小队及红领巾小社团建设规律。研究如何依托队长学校加强小干部培训,引领队长学当“小公仆”。研究如何启迪队员的智慧和创造力,让队员成为活动课程的主人。研究如何建好队室、鼓号队等阵地,用好队报队刊。

二、少先队管理学的童本化思想

1.儿童为本思想是少先队管理现象本质的理性揭示

主体化思想就是队员是队组织的主人,是少先队教育与队员自我教育的主人,是少先队集体与活动的主人。明天,他们就是国家、社会的主人,是建设和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人。童本化思想是以儿童为本的思想在儿童观、组织观、教育观、活动观、辅导观和管理观中的集中体现,是少先队管理现象本质的理性揭示,是少年儿童科学发展的核心思想。

2.儿童为本思想是少先队管理学理论对少先队实践的提炼概括

凡是人,都具有自觉能动的主体性。少先队员,人人都有主体性。作为具有主体性的儿童自愿联合体的少先队组织,队队都有主体性。少先队童本化是队员个体和组织群体主体性的统一。少先队童本化的“化”,就是让队员真正成为组织的主体,使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就是让儿童主体性复归,把少先队还给少先队员。少先队童本化的基本要求不仅是“发现儿童”,更要“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这是少先队管理学理论对少先队实践的提炼概括。

3.儿童为本思想是面向新时代、培育新一代的有效指向

自信是催人奋进的动力,新一代少年儿童要“相信我能行”。少年有自信,国家有希望。要能够经得起艰难困苦的磨练,受得住失败挫折的考验,决不向困难低头,成为奋发向上、顽强进取的人;新一代少年儿童要“祝贺他能行”,胸怀是做人做事的基础。要用自己聪慧的双眼去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要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要善于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创自我之新;新一代少年儿童要“合作大家行”,相融是成就事业的前提。要与伙伴手拉手,为祖国、为家乡、为集体尽责任,随时准备帮助别人。还要用小手牵起大人的手,成为辅导员和父母的好帮手。

4.儿童为本思想符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管理到治理就一字之差,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怎么从管理到更多的服务。作为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应该做好服务工作。我们的活动是要放手给孩子们自己做,让孩子们在组织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服务意识,这也是培养一种创新精神。我们经常说我们的孩子书本知识内容学得比国外的孩子好,但在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比国外的孩子要弱一些,这主要是教育方式和理念上有差距。在童本化思想指导下的少先队正是弥补这些差距,填补这方面空白很好的组织载体。

三、少先队管理学童本化思想的运用

1.坚持儿童为本,辅导员要热爱儿童,一切为了儿童

作为辅导员就要把儿童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自己是党和人民的儿童工作者,是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儿童工作,千方百计为儿童谋幸福、谋发展。还要一切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兴趣愿望和实际情况出发,想儿童之所想、爱儿童之所爱、忧儿童之所忧、乐儿童之所乐,成为能洞察儿童需求的好兄长、儿童最欢迎的好朋友、儿童自主自动的好参谋、为儿童热情服务的好公仆、引领儿童健康成长的好向导、给儿童带来快乐的好天使、维护儿童权利的好卫士,在“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中履行自己的辅导职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坚持儿童为本,辅导员要尊重儿童,一切依靠儿童、依靠一切儿童

作为辅导员就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尊重儿童在自己组织中的自主权利,相信儿童群体的首创潜能,相信少先队具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不可缺少又不可替代的个体与集体的自我教育力量,让儿童当家作主。要讲儿童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要干儿童乐参与、心中盼的事;要做儿童能认同、信得过的人。要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独立地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创造性地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敢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敢说;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体验生活、开阔眼界、增长才干。

3.坚持儿童为本,辅导员要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放下架子,拜儿童为师

作为辅导员要倾听儿童,时时处处把儿童放在心上。要像水中鱼,生活在儿童中间,努力跳出自己的成人圈子,蹲下身子,倾听他们的所言所讲,理解他们的所行所为,走进他们的童心世界。要怀有感情、带着课题、形成制度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和发现儿童,探索儿童工作的有效办法,在深入儿童的过程中,促进儿童发展、促进自身成长。只有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少先队工作才能最符合儿童内心愿望与需求;只有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的办法,才能最富有童趣与创造性;只有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的活动,才能最受儿童喜爱,最有教育实效。

4.坚持儿童为本,辅导员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幸福是一种能力,憧憬幸福就是定标,追求幸福就是追标,幸福的满足就是达标。每一个成年人,都不能以牺牲孩子童年的幸福去换取孩子成年的幸福。幸福的密码是什么?是让每一个孩子从内心感到快乐,让他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拥有愉快的属于自己的童年,别把他们累倒在起跑线上。快乐的童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营养,孩子这个称呼不只是意味着明天,更意味着今天。对每个孩子来说,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不会重来,把幸福的童年还给孩子,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这是每一个成年人神圣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

四、少先队管理学的理念

1.管理专业化

管理专业化是指少先队管理要依托一支专业化的工作者队伍来开展,他们在专业的管理理念指导下,用专业的工作方法教育、管理和服务少年儿童,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并融入社会。专业化是少先队管理的生命线,也是这项管理区别于其他青少年工作管理的独特之处。要深入研究、切实加强少先队专业化建设。管理专业化包含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管理方法的专业化;专业化的体制、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加强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其中,专业化的队伍是最主要工作力量,基本上决定着少先队工作的成效。我们要通过专业化职业化的成长路径,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使之成为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引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2.专业项目化

专业项目化是指以工作项目的形式把好的专业队伍、专业方法固化下来。随着工作的发展,专业队伍形成了总辅导员、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和志愿辅导员等各种专业队伍以及一系列专业方法。这些专业队伍和专业方法的发展,推动了一批专业项目的形成,也依托这些项目得以推广和完善。实践证明,专业化程度发展到一定水平,必须依靠蕴含一定理念的具体项目来体现,项目是管理专业化的最好表现形式和重要实现载体。专业项目化,其本质是利用专业队伍、运用专业方法来打造专业项目,再依托专业项目来发展专业队伍,完善专业方法的循环互动过程。专业项目化也为进一步推进管理专业化奠定了基础,为发育和培养专业化队伍创造了条件,为管理的专业化运作提供了可能性。

3.项目品牌化

项目品牌化是指项目的运作要树立品牌意识,用品牌化的方式来运作项目、发展项目。少先队工作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品牌项目。这些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社会知晓率和认同度不断提高,这和管理的品牌化建设密不可分。如“雏鹰争章”历经20年仍然深受少先队员喜爱,奖章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上海世博会上让“敲章”带来美好的观博附加享受,“集章”更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记忆收藏”,它能证明的并不仅仅是“到此一游”的成就,“敲章”进而“读章、品章”,收获远远超出世博园内,可见品牌的影响力关系到项目的生命力。专业项目的发展、壮大,必须重视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有效体现项目的专业特色和管理品质,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4.品牌社会化

品牌社会化是指专业项目的品牌建设要走社会化的途径,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吸引社会关注、吸纳社会力量。品牌建设对项目发展而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只有得到成功推广的品牌才能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而社会各方对项目的关注往往都是从关注品牌开始的。品牌社会化的重点有在品牌设计方面注重结合少先队文化和社会热点,使项目品牌易于推广和为组织成员及社会大众所接受;在品牌推广方面注重社会化手段,让品牌项目在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品牌的社会化运作,提升社会各方对项目的关注程度;品牌的塑造一定要统整学校、家庭、社会和少先队组织各方的资源,全方位地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项目建设,使品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管理专业化,专业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社会化”揭示了少先队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其中专业化是前提,它体现了少先队管理工作的本质特征;项目化是核心,它使专业性的管理工作有了可以实现的载体;品牌化是关键,它有助于专业工作项目的品质提升;社会化是基础,它使各项工作得以不断延伸和拓展。坚持“管理专业化,专业项目化,项目品牌化,品牌社会化”,就是要以专业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以项目化的方式体现专业,以品牌化的方式推广项目,以社会化的方式运作品牌,从而使少先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五、少先队管理学的路径

1.用好加法,实现管理内容整合化

所谓加法就是要融入到学校教育管理之中。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少先队管理努力争取“三纳入”,为团、教两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少先队工作提供了重要增长点。

(1)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把少工委建设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保部、全国少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规划及管理范畴,纳入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高标准配备,积极培养,大胆使用,大队辅导员应按照不低于学校中层干部副职的标准配备、管理和使用,要选聘优秀班主任或优秀青年教师担任中队辅导员。要建立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以教育部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文件要求作为对辅导员进行管理和指导的依据,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少先队业务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将辅导员培训学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并保证辅导员培训所需的时间及经费。

加强少先队活动基地建设与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在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建设中的牵头联系和管理职能,会同共青团共同做好少年宫、少年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基地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各级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要坚持“面向学校、面向少先队、面向少年儿童”的原则,为少先队工作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采取多渠道筹资的办法,保证学校少先队工作和活动的正常经费。

(2)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范畴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学校少先队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校少工委是一种重要探索。伴随着校队一体、班队一体的理念在基层学校的广泛普及表明:学校充分重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主体作用,将少先队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整体规划之中,让少先队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整体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则努力当好学校教育的助手,自下而上自觉、主动地配合教改,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少年儿童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

校队一体、班队一体化建设,将大中队辅导员、班主任的双重角色有机整合,实现校队、班队工作目标、内容、载体、方法的有机整合;注重以少先队的品牌项目充实校班队集体的形成过程,使校班队的建设得到行政性与主体性的完美整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发挥少年儿童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大中队辅导员以民主平等的态度辅导少年儿童自主参与,真正实现集体建设的主体化和民主化,在形成校班队集体建设合力的同时,有利于少先队员组织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

(3)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行政督导的管理范畴

多年来,团教合作共同推动少先队工作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但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少先队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困难,仍需团教联手,合力突破。少先队工作专项督导的实施,为团教两家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少先队工作提供了重要增长点。此外,过去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虽然对少先队工作有所知晓,但是客观上工作繁忙,系统了解少先队的机会不多,主观上也缺少动力。少先队专项督导工作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主要负责人学习少先队的政策文件、了解少先队的组织和活动。许多教育局局长和学校校长普遍反映第一次对少先队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少先队工作的基础性标准,巩固了少先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找到了改进工作的方向。

2.用好减法,调控管理评价偏差化

所谓减法就是要剥去复杂外象抓住内在规律。少先队管理评价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结果与实际不吻合,是管理评价本身的伴随现象。因此,少先队管理评价必须要管在理上,这个“理”就是化繁就简、聚焦管理评价心理的探索及其偏离现象的防止和修正,实现少先队管理评价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1)有利于管理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确定

正因为个体经验、气质性格、情绪状态、道德水准和行为风格在人的生活领域、工作领域发生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就不能乐观地相信这些因素在管理评价标准及指标体系的编制中能够公允而不失偏颇。为此,必须剔除杂念和“非分之想”。

(2)有利于广泛收集和客观分析评价信息

少先队管理评价的客观、公正,必须建筑在各类信息的广泛收集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信息或全或缺,或真或伪,或精或芜,基于此,只有克服偏差心理,才能全面、真实、准确、明晰地收集、处理信息。

(3)有利于“无私公正”进行测评

由于管理评价主体个人诸多因素的不同,因而,在对信息的取舍,管理评价方式的选择上也会过多地刻上个人的印记,从而评价“黑数”增加,导致管理评价结论失之偏颇。管理评价心理偏差的有效防止和修正,则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结论和数据对现实的严重脱离。

(4)有利于对管理评价结果进行合理解释

对管理评价结果作出综合考察,并对这一结果求因,以及对起源这一结果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加以解释,较之管理评价过程中的其他活动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臆想。能否全面、真实地勾画结果和现象的形貌,并对这一结果作出合乎逻辑的思索,做到客观而不加以文饰,全面而不随意割舍,既源于信息的去伪存真,又源于管理评价主体自身心理品质的完善。

3.用好乘法,实现管理成效最优化

所谓乘法就是要通过教育科研最大限度地扩大管理效能。少先队教育科研是少先队工作发展的先导与基础,是第一辅导力。要把少先队教育科研纳入中小学教育科研之中,通过课题研究助推管理成效最优化,促进少先队教育科研与学校教育科研实现同步科学发展。

(1)寻找研究少先队教育问题的突破口

少先队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个人或研究组织要研究少先队教育现象,探索其中的客观规律,都必须有一定的着手点和突破口。先在一个方向上,通过一个具体课题突破,然后逐步扩展,逐步深入,求得对越来越多少先队教育规律的认识。

(2)选题决定了研究的目标、对象和方法

选题是整个少先队教育科研活动的开端。课题一旦选定,那么研究的目标与方向、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步骤,乃至于研究可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以及成果的教育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也随之在某种程度上被决定了。选题甚至还决定了科研工作能否得到外部支持。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选题恰当与否对于科研能否取得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提高少先队教育科研的效率

少先队教育科研的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课题选得好,研究工作容易找到抓手,主客观的各种有利因素容易发挥作用,研究活动就进展顺利,做到事半功倍;选题失当,则可能反复受挫,久攻不克,甚至南辕北辙,劳而无功。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孟子强调“学贵慎始”,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4.用好除法,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

所谓除法就是摒弃传统、落后的管理方法,运用现代手段来研究和处理管理规律性的问题,这就是科学管理,或称现代管理。特别是要主动适应新媒体在少年儿童中日益普及的形势,利用新媒体构建引导少年儿童工作渠道、扩大引导少年工作覆盖新手段,不断创新少年儿童思想引导的新载体。

(1)学会在网上开展教育引导工作

在信息时代,传媒已经成为儿童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我们要“关心孩子之关心,喜欢孩子之喜欢,运用孩子之运用”,加紧推出一批符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体现核心价值理念和少先队标识的文化产品,如儿童频道或栏目、未来网—红领巾集结号、网络游戏,特别是利用好手机这个最普遍的网络移动终端,将少先队的重点活动,特别是与少年儿童关联度高、互动性强的内容,运用“网言网语”,借助微博、微信平台予以生动呈现,将少先队教育的信息“键对键”地移植到即时通信工具(QQ、微信、微博)和手机游戏上,使之成为与少先队员进行沟通的新途径,成为传播党、团、队核心价值理念的新渠道,增强少先队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运用即时通信工具的群组功能建立手机联络和引导渠道

以短信群发系统为核心,融合即时通信、电子邮件等多媒体应用。运用移动飞信系统建立具备双向互动功能的工作手机信息系统,面向少年群发服务和引导短信,实现组织的扁平化管理和信息的即时化传递。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开展沟通联络工作,以最快捷的方式发送各类资讯和节日祝福,传递组织的关怀和问候。建立QQ群、微信群联合会,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少年儿童群体开展各类宣传引导工作。

(3)巩固和加强队属网络阵地建设,夯实网络服务和引导渠道

整合各类队属网络资源建立青少年公益门户网站,通过活动、志愿者、动漫、社团等少年喜闻乐见的栏目开展引导工作,为少年的沟通交流、诉忧解难、形成正确社会观察和思想认识提供有效平台。

(4)让少先队的活动文化、礼仪文化和阵地文化注入艺术、时尚、新媒体等元素

开发具有少先队特色、富有少年儿童特点的歌曲、童谣、游戏等文化产品,举办运用艺术、文化、新媒体元素开展引导青少年工作展览交流会。与知名少儿网站合作,提升少先队题材在少儿节目内容中的比重,在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栏责任编辑杨江丁)

参考文献:

1.段镇:《少先队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段镇、沈功玲:《少先队自动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全国少工委、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主编:《中国少年先锋队大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版。

4.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少工委主编:《上海少先队发展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5.上海市少工委、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学会主编:《上海少先队名师教育文集丛书——段镇、刘元璋、倪谷音、沈功玲、夏秀蓉、洪雨露、毛蓓蕾、倪新明、陈宝霖、陈建强、左丽华、赵国强》,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版。

6.高洪主编:《面对专家听讲座》,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7.张鸣、王玉冰、张万兴主编:《经济全球化时代领导管理创新全书》,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

8.斯蒂芬· P ·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人物风采

猜你喜欢
科学管理提升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架豆角结荚期如何科学管理
论新形势下政工干部的修养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