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6-04-11 14:38李腾飞
市场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进程汇率

◇李腾飞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李腾飞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现实状况下,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人民币在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结算与使用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本文主要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今后的发展对策及发展远景进行展望。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对策

10.13999/j.cnki.scyj.2016.12.003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内涵

在学术领域,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内涵已经形成了较为普遍的共识。从简单的层面来讲,人民币国际化其实是一个从本国流通的货币逐渐发展为世界货币的过程。具体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就意味着其可以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流通使用,履行货币所具有的价值交换、结算以及货币储备等相关的职能。人民币当前在我国周边的很多国家都已经得到认可与流通,但是,这距离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币国际化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要达到一定的普及度。也就是说,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人民币作为一种货币形式可以参与市场流通及交换。其次,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当中,人民币要参与计价,并且以此为基础的诸多金融产品要是国际金融市场主要的投资工具,随着这种以人民币作计价的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最后,在各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当中,以人民币作为主要结算工具的交易要在整体的国际贸易市场中占有一定的权重,这是衡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总之,人民币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不仅在国家的货币储备以及铸币税的利益分配方面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也会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影响。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外汇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在外汇管理方面一直采取着相对比较谨慎与保守的管理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基本出发点是减少因为国际货币市场的波动而带来一定的汇价风险,从而为我国对外投资与贸易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支持。但是,这种从紧的外汇管理政策在客观上也影响着境外的其他国家更快,更好地接受人民币来作为主要的流通与结算货币。例如,在资本项目的灵活兑换方面,虽然在很多经常项目中人民币可以参与兑换,但是在其他的资本项目的兑换方面,依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现象与当前国内执行的项目渐进模式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虽然,这种管理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整体的金融市场的稳步推进,但是,这在客观上影响着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与使用情况,也阻碍着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因此,在今后的外汇管理方面,如何在保证基本的货币汇价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来进一步为人民币参与国际市场结算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对于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汇率政策选择方面的问题

在经历了几次较大层面的金融市场波动以后,我国在汇率政策的选择方面,更加倾向于相对而言比较缺乏弹性与灵活度的管理政策。从今天来看,为了应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发展需要,我国在汇率的浮动范围以及中间价的形成体系方面进行了逐步的完善,但是,整体的汇率浮比例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小的。例如,在2015年的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一直在2.3%左右。这个汇率波动水平在整个国际主要货币以及新兴的货币市场中处于一个中下游的位置。从理论的层面上来看,较小浮动比例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货币价格的变形与扭曲,同时,也会导致人民币价格发现的能力有所降低。如果人民币要发展为今后的世界货币,那么执行弹性的汇率政策则是其必然的选择。也就是说在现有的汇率体制的基础上,实施利率的市场化运作,这对于今后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内外部经济利益矛盾方面的问题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运营主体各自的利益出发点存在着一定的分歧,这种分歧主要表现为内外部经济利益方面的矛盾与冲突正不断的升级。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人民币作为法定流通货币的支持。在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各方所持有的观点与立场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尤其是在当前的市场发展环境下,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原有的市场运营模式及发展理念需要重新洗牌。改革中需要面临利益的再分配,在分配的过程中,各种潜在的矛盾会逐渐的浮出水面,对整体的经济发展格局及发展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自身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制约与影响。例如,在人民币参与国际市场的流通过程中,假币以及反洗钱等方面的难度也会进一步的加大,这些在冲击与影响着正常的金融经济秩序的同时,也会对整体的经济发展走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平衡国内经济发展中所凸显出来的各方面的矛盾,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扫清障碍,是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政府宏观调控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过去的计划经济正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但是,从当前的市场运营情况来看,我国还没有从宏观调控以及顶层设计等方面来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因为,在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进行流通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进行流通。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人民币在国际层面的流动会在客观上削弱我国中央银行对于人民币的实际控制能力,从而影响着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当中,借助货币工具来进行调节的实际效果。例如,从2014年以来,我国执行的是降息政策,但是,这一政策在实际宏观调控中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有效。在加之,虽然我国加强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交易,但是,在离岸货币的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众所周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中,离岸市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途径。如果缺乏较为发达的人民币离岸市场,那么整个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也将打上一定的折扣。

总之,在我国当前的人民币发展进程中,主观及客观层面的影响与制约因素还是很多的。这些影响因子,无论是制度层面的,还是客观环境层面的,都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与发展中进行改善与提升。

三、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宏观管理模式的政策建议

(一)人民币国际化中金融风险的管理策略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是有利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的,但是,在看到有利一面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所面临的市场层面的冲击,尤其是金融风险方面的冲击。

1.构建应对我国金融风险的系统化预警机制

在整个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建立相关的金融风险的系统化预警机制是相当必要的。人民币的国际化意味着其在整个国际金融及货币市场中的流通将更加普遍,受到整个金融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影响也将会更加的明显。例如,上个世纪整个欧美金融市场的波动,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等,对相关国家的金融市场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所以,我国应该做两个层面的准备。一方面,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在应对各种潜在的金融风险方面做足文章。只有建立好相对完善金融风险系统化预警机制,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才会更加的稳健。

2.形成防范人民币国际化金融风险的具体策略

除了在体制层面建立系统的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之外,还应该在相关的制度与措施方面来进行落实。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做好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工作。从蒙代尔的基本理论可以看出,在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市场流通之后,其所面临的监管难度也会有着很大层面的上升。这就意味着防范人民币金融风险国际化的难度系数也会增加。在这种环境及条件下,将整个的风险监控的中心从准入逐渐向基础的操作层面显得尤为的重要。在相关市场主体行为的规范方面,在信息的对称方面,在对各种金融市场不确定性的降低方面来进行层层的把关,从而夯实整体的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础,为整个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必要的风险防控保障。

(二)外汇管理问题的治理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在制度层面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保驾护航。政府部门在改进外汇管理工作方面,可以从宏观及微观等两个层面来进行强化。

1.政府部门改进宏观管理效率的相关措施

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在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做法主要是从政策与理念方面,来进一步修订与完善符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需要的方针与政策。一方面,根据我国当前金融市场整体的发展形势,采取一种双轨制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步骤,可以充分依托香港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所拥有的优势进行试点,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点与发展需要的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之路。另一方面,要从货币国际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改进与尝试,来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铺路。

2.行业主管部门微观层次的治理办法

从行业主管的微观层面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具体的外汇管理制度上。当前,我国在外汇管理层面的灵活度还比较低,这种相对保守的外汇管理与治理方法已经成为阻碍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的一大桎梏。因此,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审时度势,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进一步的放宽。例如,可以加大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市场互动与合作力度,在人民币的出入境的限制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放宽。在促进双边贸易的基础上,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三)汇率政策选择问题的解决思路

汇率政策的选择问题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其政策选择的倾向性将会直接影响着货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需要强调的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在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1.慎重确定资本账户开放顺序与推进的速度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奇迹,一跃成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数量与成绩的背后,依然要注意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经济发展的基础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方面,我国的发展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要遵循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思路。具体来讲,在资本账户的开放顺序以及推进的速度方面要采取一个相对比较小心与慎重的态度与思路。因为,当前我国的金融市场基础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进行积累与夯实。通过在资本账户开放方面的审慎态度可以很好的规避一定层面的金融及货币市场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2.继续有条件推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进一步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与汇率制度弹性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必将伴随人民币汇率制度弹性化过程。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应加快汇率制度弹性化改革。一是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范围。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弹性有所增强,但是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波动幅度不到0.15%,因此,应逐步扩大浮动幅度至5%~10%;二是改强制结售汇制为意愿结售汇制,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外汇市场;四是加快短期货币市场建设。

3.资本账户完全开放以后的“货币联盟”

积极主动倡导和参与区域经济和货币合作,为人民币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扩大区域经济货币合作,可以建立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或货币合作协议,在区域经济或货币合作组织中加强双边或多边经济和货币合作。

四、结语

2016年9月国际20国峰会在中国杭州顺利召开。这次峰会是一次收获颇丰的大会,不仅为与会的各个国家今后在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也在这次会议上再次向世界传达了其经济复兴与繁荣的宏伟目标实施纲领。其中,中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走向国际的发展势头更加明显。但是,由于政策及经济发展环境等层面的原因。人民币国际化依然有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此,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出发,探讨其今后的发展思路与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1]侯鑫.浅谈人民币国际化之路[J].现代国企研究.2016(12).

[2]陈卫东,边卫红.对人民币国际化及离岸市场定价问题的思考[J].国际金融.2016(08).

[3]曹彤,曲双石.突破人民币国际化的瓶颈期[J].中国金融. 2013(22).

[4]唐妍涤.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上).2013 (11).

[5]张文佳.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及进程[J].经济问题探索. 2013(07).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经法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进程汇率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与展望
人民币汇率:破7之后,何去何从
人民币汇率向何处去
越南的汇率制度及其汇率走势
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国际收支统计
前三季度汇市述评:汇率“破7”、市场闯关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让金融市场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