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校园欺凌有四大原因

2016-04-12 03:16方芳
中国德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低龄犯罪校园

造成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涉及到国家立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只有深入了解校园欺凌事件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不仅严重威胁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为深入了解校园欺凌现象,笔者择取了天津市中小学校的60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从中试图归纳和总结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形成的原因。

一、国家缺乏惩戒机制

目前我国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立法主要有《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但从实施效果来看,似乎并未对未成年欺凌者形成明显的威慑力。特别是在与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家对于我国《刑法》中规定14周岁以下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颇有异议。因为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们心智早熟,有很多犯罪行为是在其有清醒认识的情况下做出的,甚至是有预谋的。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惩戒,不足以威慑其犯罪行为。

在是否赞成加大对低龄犯罪人员的打击力度调查中,教师表示赞成的比例达到83%。他们认为,在实践中,教师和学校没有相应的处罚权和惩戒权,单纯依靠说服教育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缺乏威慑力。《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多地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犯罪的预防,多是正面保护措施,缺少惩戒性规定。我国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校园欺凌干预机制的滞后和犯罪成本低,使得国内校园欺凌问题长期以来停留在道德层面,而没有上升为法律问题,形成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人人有责,一旦出了问题却人人无责”的局面。

二、家庭教育存在缺失

我们在关于“您认为导致学生实施欺凌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提问中,教师一致认为“家庭环境影响,家庭教育缺失”是主要原因。同时,我们发现,导致低龄欺凌事件发生的家庭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见图1)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家庭教育缺失作为导致校园欺凌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家长对孩子缺乏关爱和教育。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常常对孩子疏于管理;还有的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或早逝,致使孩子缺乏来自于家庭的关爱和教育。二是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管教以顺从为主,面对孩子犯错不及时纠正,养成了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一旦遇到事情就可能以暴力解决。三是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制意识不强,教育孩子能力有限。同时,我们也发现,家庭经济原因在家庭因素中并不占主导作用,家庭贫困并不是孩子是否实施暴力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

三、学校教育缺乏实效性

在关于“学校在预防低龄暴力犯罪事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的调研中,27%的教师认为“学校单纯重视教学,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你认为目前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加大哪方面内容”调查中,教师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都应当加强。(见图2)

可见,目前学校已经认识到学校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实效却并不好。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普遍重视应试科目,像法治和心理这样的非应试科目还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很多学校都把该类教育的内容放在思想政治课或者是班会课上简单讲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以说教式教学为主,学生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有限。在什么样的教育形式更有利于预防低龄暴力犯罪调研中,教师认为像去法院旁听、参观监狱、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等更具形象生动的形式非常重要。(见图3)三是中小学校的心理与法治教育资源有限。这两类教育都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教育,在目前的中小学校中,没有专门针对这类课程专业教师设编定岗,也没有针对他们的职称评定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实践性、生动性、形象化的教育形式需要公安司法机关的支持,目前各校在组织类似活动中普遍存在资源匮乏问题。

另外,学校的安全保卫是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在“学校安全保障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或困难”调研中,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权力有限,无法完全控制外来人员扰乱治安”是主要困难。“学校周边治安较差,缺乏民警配合管理”和“缺乏资金完善安全保护措施”也成为限制学校安保工作的原因。(见图4)

四、社会不良文化影响

造成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教师认为“社会环境中不良文化引诱,社区教育匮乏”是主要原因。在对教师访谈中了解到,目前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很大影响,成人社会所存在的拜金、权钱交易、贪污腐败、缺乏正义、黄赌毒等现象严重影响和腐蚀青少年的心理。

在关于导致低龄学生发生校园欺凌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调研中,教师认为,“网络、电影、电视等传媒中色情与暴力内容的不良影响”最为重要,比例达到47%。其次是“社会中出现的拜金、腐败、黄赌毒等不良思想”,比例占40%。(见图5)这说明,网络、电视等传媒力量以及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巨大,单纯依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显然乏力。

通过调研,笔者了解到,造成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涉及到国家立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只有深入了解校园欺凌事件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方芳,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法制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黄蜀红

猜你喜欢
低龄犯罪校园
人民日报: 低龄不再是恶行的“免罪金牌”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行政拘留执行年龄拟降低
低龄留学当慎行
“犯罪”种种
有些行为不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