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放飞人生

2016-04-13 19:17陈建新赵仕祥
教育家 2016年37期
关键词:校刊征文活动作文

文/陈建新 赵仕祥

以“文”化人,放飞人生

文/陈建新 赵仕祥

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中学是一所地处偏僻且生源数量不足千人的农村普通初级中学。近年来,学校以校刊《翱翔》为平台,创新推进作文教学改革,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学素养得以提升。学生作文在全国各类媒体上的发表数量逐步增加,发表质量逐步提高,发表报刊范围逐步扩大。仅在2015年,就有33篇学生作品发表在省级报刊上,令人惊喜的数字背后到底隐含着哪些秘密,值得一一探寻。

以校刊《翱翔》为平台,把学生作文延伸到“远”处 《翱翔》是汶上县次丘镇中学的校刊,也是学校翱翔文学社的社刊。该刊创刊于2010年7月,以发表学生作文为主,兼顾各种文学样式;《翱翔》作为内部刊物,以电子报和纸质两种形式刊出,至今已出版发行35期,发表学生作文2800余篇,240多万字,学生课内外活动照片500余幅。从稿件创作,到作文选登,到校刊制作,《翱翔》在教师指导下,凭借“学生化”的制作模式,现已成为图文并茂、美观实用的信息平台,实现了作文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整合。

以主题征文为载体,把作文质量提高到“好”处 学校精心组织学生开展各项主题征文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创作。如利用暑期长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征文活动;利用重阳节,开展“感恩家庭、情牵老人”主题征文活动。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国类作文或才艺大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和发展的空间,提高了作文教学质量。

以实践活动为源泉,把作文改革推广到“广”处 为让学生做到言之有物,学校还把作文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深入企业、进入社会,把自己社会实践活动的情景和感受,用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2016年寒假,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我的生活我做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春节期间,积极参加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和低碳环保节约等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写作源泉,也把作文教学推广到社会,使社会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大课堂。

以作文课堂为阵地,把学生素养提升到“高”处 虽然把作文教学辐射到社会,辐射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圈,但辐射源还在学生的作文课堂之中。学校把作文教学放在首位,以作文促阅读,以阅读促写作。同时,教师以《翱翔》中的学生优秀作文为范文,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同时学习,一起点评,共同提高。孩子们于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添了作文创作的灵感,自然也从中感受到德育的魅力,提升了写作素养和思想素养,作文教学成果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以教师指导为策略,把作文教学落实到“实”处 学生作文成绩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每当主题征文活动方案下发到班主任老师手中,大家都会正确对待,积极发动,全力以赴创设出积极的氛围,精心组织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来。活动前后,语文教师具体指导、潜心修改、认真组织誊写,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征文的评讲和学生作文的评改,有效地把作文教学落实到实处。同时,教师从校刊《翱翔》中精选文章,撰写评语或推荐语,积极向省市级报刊推荐稿件,学生从中找到了自信,为其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中学)

责任编辑 昕爱

猜你喜欢
校刊征文活动作文
民国时期金陵中学校刊研究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校刊简介
“我和甘味的故事”有奖征文活动
“红心向党·创新报国”建档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我刊举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征文活动
“我与‘红领巾’的故事”征文活动开始啦!
以校刊校报为平台 推动教育科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