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方法探究

2016-04-13 19:40王永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35期
关键词:本课济南课文

◎王永琴

我是怎样执教《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方法探究

◎王永琴

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可以看出,初中语文教学在法制教育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凭借这一学科特点,多种渠道进行语文课堂方法探究,初中课文多是编者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上好佳作,其中不乏可以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好素材,这就需要教师留心教育教学,并将教材内容与法制教育挂钩,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知识的宣传教育。我们有理由也应当在日常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要针对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进行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动机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合作与交往的社会意识与能力,有助于中学生潜能的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知识的传授,为此,初中语文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探究。

初中语文;执教;方法;探究

一、导入新课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让学生阅读《济南的冬天》一课第一二段后,以多媒体出示如下一组思考题导入新课:

1、《_____________》是省编教材_____年级_____册第_____单元中的第______篇课文,该单元

2、《______________》是______(文章体裁),主要写了______(主要内容),表达了_____(中心思想),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语言优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3、知识和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了解本篇课文和作者的一些常识;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由于______________(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______________(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介绍课文精彩语段解读

1、《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从课文三段看出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亲切、自然,描写生动形象而又妙趣横生。作者对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平中见奇,常处见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察事物描摹事物的能力应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2、《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最具个性的写景散文,是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去阅读文本、观察生活的极好范例。另外,还可以把本文与《春》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作用。文章开头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亲身的感受,写出了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特点;接着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最后写冬天的水色。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情景交融是本文的又一大特点。其中描写最形象最生动的是第3段和第5段。作者感情的抒发也非常别致,不是采取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表达一种感受的方式,如这样一句话,“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作者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因此显得格外自然真挚,富有感染力。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三、课文分析讲解,搜索共同探讨

教学时我采用“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反馈练习——归纳总结”进行教学的。

1、引入新课:我先以简洁的话语引入新课一提起北国的冬天,总会让人想起“大雪纷飞”、“寒冬凛冽”这样的景象。然而在冰雪皑皑的北国之冬中,有一个地方的景色与众不同:它的气候温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这个地方就是济南。这节课,我们就在老舍先生的引导下,一起到济南领略济南冬天的奇景。

2、讲授新课:(1)初读课文,采用默读法,限定时间,要求学生不回读,全神贯注的读,并且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朗读,使学生感知课文,问题用课件打出如下:为什么说济南是个“宝地”。设题目的:引导学生通过读去整体感知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发现,找出能够支撑作者说法的地方,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2)精读关键段落(3-5段),老师可适时发问:你最喜欢那一句,为什么?设题目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品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感情。也是突破本文难点的很重要的环节。解题思路:让学生先读再说,甚至用多种形式去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句的妙处。(3)以写促情。分析:请仿照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结合前几天本地的一场大雪,写一写我们孝感的冬天。设题目的: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写法,抒发自己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感情。写完后让学生交流,老师予以鼓励,达到本课高潮。

(4)使用探究法,老师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再读课文,并评价老师所展示的图片,哪些地方与课文内容相对应,哪些不相符。设题目的: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让学生更为主动的去探究知识。这种方式将一改以往的老师把学生的思维给固定了的模式。而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中来,以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

四、说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老舍

总特点:无风、响晴、温晴

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小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景中有情 热爱、赞美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水:温暖、清亮、透明

五、范读课文(或播放课文录音。)(以读带教,使学生通过听读初步感知课文。)

1、并出示问题组: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b.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研读探究。

①整体感知后,对文章内容有了基本了解,学生自由探究,进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问题组:a.济南冬天的总的特点是怎样表达出来的?b.济南冬天的这种特点是源于什么样的地形特点?生速读第1、2自然段,自主解决后,讨论明确:

a.通过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是:无风、响晴、温晴。

与北平相比——无风;与伦敦相比一—向晴}宝地;与热带相比——温晴。

六、归纳小结,反思练习

1、让学生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见解都予以肯定)

让学生讨论: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

2、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为了上这篇课文,我曾经反复思考,但是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个明确的结果,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并且上好。

一班先上,开始我打出了一张图片,下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城市,于是明确本课课题:《济南的冬天》。然后按部就班的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接着回归文本,学生朗读课文,一遍结束后,下面请同学们有象老舍一样怀着对济南的热爱把文章再读一遍,于是学生又读了一遍,两遍结束后我说,请几为同学把课文再朗读一遍,一共三位同学把课文读了一遍,三遍读完后,我说,你喜欢济南的冬天吗?有同学说喜欢,有同学说不喜欢,对于反对的声音我置之不理,然后我说请拿出笔记本,以“我喜欢济南冬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写出你对济南的印象,五分钟后,我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写的句子,达到本节语文课教学的目的。

[1]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第二中学,陈军梅;

[2]文锦中学,邱培付;

[3]其他老师的说课稿及论文。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中学 564100)

猜你喜欢
本课济南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背课文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