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才有生命力

2016-04-16 14:33杨永浩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检察院消息

■杨永浩



有用才有生命力

■杨永浩

编者按2015年12月30日,在正义网主办的2015年度政法新媒体峰会上,推出了2015年“全国检察新媒体建设运营50强”和“全国检察新媒体优秀奖”榜单。本刊特约请部分获奖者撰文,介绍他们开展检察新媒体建设、深化检务公开、加强检民互动的体会和经验。

“北京检察”作为北京市检察院的官方微博,在全国检察系统里不算建立早的,粉丝数也不多,此次能够摘得大奖,我想可能跟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有关:有用才有生命力。也就是说,官方微博放在那里不应当成为摆设,而应当是实实在在的能为大众提供服务的载体和平台。

什么才是“有用”呢?我个人的体会就是“有意义+有意思”。最理想的状态是使公众、媒体对你的官方微博形成某种程度的“依赖性”。当他们遇到与检察工作有关的事情,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去刷你的微博,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发布,看看有没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当然,这还是我们遥不可及的目标,我们一直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具体谈到我个人对运营官方微博的一些感受,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是要让官方微博成为检察机关重大事件、重要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2015年6 月4日,北京市追逃办赴柬埔寨追逃工作组向国内传回消息称,中央追逃办公布的全国百人红色通缉令上榜人员孙新在柬埔寨已被控制,近期可能被押解回国。在获知这一消息后,我们一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工作预案,保障所有实地采访的媒体能够及时获得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也指定专人做好在微博上进行权威发布的准备,确保我们的微博能够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

2015年6月8日,我们在保障新华社、检察日报等媒体到停机坪对孙新被押解下机全过程进行跟拍的同时,我们也安排了一名摄影人员随同记者一同采访,并第一时间传回了孙新被押解回国的照片。当天下午18:30分,“北京检察”官方微博与新华社同步发出了“北京首例百人红色通缉令上榜人员被抓获回国”的消息,不少没有能够到现场采访的媒体纷纷转发了源自“北京检察”的消息,并根据“北京检察”发布的内容进行了报道。

由于我们坚持维护了“北京检察”作为权威发布主体的地位,让大部分没有机会到实地采访的记者有了可靠的消息源,最终使得孙新案成为近年来主流媒体发布层级最高、范围最广、持续关注最长、滚动播出最多的一次新闻报道活动,有效展示了北京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严惩腐败、加大追逃追赃力度的成果。

现在,每逢北京市三级检察机关有重要新闻发布,我们都会在新闻媒体微信群里“喊”一声,大家都会准时守候在“北京检察”微博页面等待发布,还有不少跑口记者每天定时关注我们的微博,以期第一时间获取相关信息。

二是必须增加与粉丝的互动,将官方微博联系群众、服务媒体的功用最大化。官方微博如何更好地与网民开展互动,始终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为克服这一问题,我们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尝试运用微博平台与检察日报官方微博合作开展“网络新闻发布会”,事先或征集粉丝们感兴趣的话题,或结合时政热点设置议题,提前一周左右发布访谈公告,收集汇总提出来的问题,在访谈时予以解答。为了鼓励粉丝积极提问,我们每次开展活动还随机抽取5—10名幸运粉丝,提供一些有检察特色和纪念意义的奖品。

2014年8月,正值社会上法学学子们热火朝天进行司法考试复习的冲刺阶段,有网民在私信留言,希望由检察官提供一些复习司法考试的“秘籍”。得到这一信息后,我们立即私信给各院官微,要求各院挑选司考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司考学霸”,最终我们确定了密云检察院常海、朝阳检察院李海龙以及通州检察院杨宇昊这3名学霸在线回答网友提问。8月26日下午3点,先后有2000多名网民在线观看,超过300人次进行提问。这次“网络新闻发布会”最终获得超过30万次的点击率,8月30日,检察日报以《学霸来啦!》整版报道对该次活动进行了全文收录,获得了市院领导和各基层院的一致好评。

截止到2016年1月底,我们累计开展了类似的“网络新闻发布会”11场,平均点击率超过10万人次,每次平均有不少于6家媒体进行报道,除检察日报外,人民日报、北京日报、法制晚报等媒体均为我们网络新闻发布会的常客,并对我们的网络答疑活动多次予以报道。

三是及时打通检察自媒体之间的壁垒,形成检察新媒体宣传集群。自从2014年以来,随着微信越来越普及,功能越来越多,微博的活跃度和应用度普遍下降。但是,爱就要不离不弃。不能因为开了官方微信,就喜新厌旧、移情别恋。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纵向打通上下级各院之间的壁垒,横向打通微博、微信、官网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微博集群和微信矩阵的集约化宣传作用,初步形成全市检察机关“一方发声、多方响应,一处求助、全面支援”的新媒体网状传播效应。

平时在工作中,我们能够准确区分好官方微博、微信和网站的不同功能。对微博的要求就是快,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对微信的要求就是活,形式新颖、内容活泼;对网站的要求就是准,权威解读检察工作。因此,遇到重要活动,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先发声,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后明确告知“详见官网”,或者“后续微信报道”,充分融合各检察自媒体的优势,抱团取暖。

2016年1月21日,为了配合好北京市“两会”宣传,我们自编剧本,制作了《大话西游之检察篇》检察职能微动漫,为更好地转发给代表委员,我们虽选择由“京检在线”微信首发,但是立即便转载到“北京检察”微博平台,并通过微博@给多家媒体。1月22日晚21时,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看到微博内容,立即向总社进行推荐,最终我们微博发布的检察职能微动漫被新华社官方APP采用,12小时内浏览量就达到“10W+”,24小时就突破了17.5万,取得了近年来检察新媒体宣传的最佳效果。

“北京检察”微博与其他兄弟单位的官方微博相比还很稚嫩,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将保持好初建时的那份激情与热爱,继续陪伴它一路成长。也衷心希望每一个关注它的人,能够始终对它保持一份关注、一份眷恋!

(作者单位:北京市检察院)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检察院消息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一张图看5G消息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新闻的交互性应用
如何写好网络新闻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