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检察”新媒体背后的故事

2016-04-16 14:33罗立颖徐瑞苹
法治新闻传播 2016年1期
关键词:头条吉林政务

■孙 淼 罗立颖 徐瑞苹



“吉林检察”新媒体背后的故事

■孙淼罗立颖徐瑞苹

2014年9月,为拓宽检察机关与公众的互动渠道,方便人民群众更加迅捷地了解、监督检察工作,吉林省检察院积极顺应新媒体的传播格局,全力打造以“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门户网站”为一体的“吉林检察”新媒体平台。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吉林检察”新媒体累计发布信息3万余条,在线解答法律问题382条,粉丝140多万。在吉林省司法系统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排名第一、在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吉林十大司法系统微博中排名第一、在吉林省省直机关政务新媒体和全国检察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中位列前三,并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全国政法新媒体峰会上获得“全国十佳检察微信”“全国十佳检察客户端”两项殊荣,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头条号客户端在《今日头条》和《网络传播》杂志联合举办的“端·政-数说”全国政务新媒体大会上,获评“最具影响力检务头条号”。

回眸“吉林检察”新媒体的成长历程,细数牵手“吉林检察”新媒体以来的点滴工作瞬间,要述说“吉林检察”新媒体背后的故事,就不得不说我们在运行维护“吉林检察”新媒体这一年多来所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吉林检察”新媒体能做什么?“吉林检察”新媒体筹建之始,吉林省网上政务工作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稍有滞后,除官方网站外,各政府部门政务微博、微信开通的并不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较少,公众对政务新媒体的了解和应用需求也不是很多。虽然那时“吉林检察”腾讯微博已开通,但还处于摸索学习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性、有效性的网上服务平台。而彼时,全国政务微博的发展却是如火如荼,微信也跨越了“微信元年”进入政务微信公众号飞速发展的黄金期。面对此种情况,为切实把“吉林检察”新媒体平台建设好,保障其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014 年4月,吉林省院宣传处处长带队,组成了由宣传处、代表办、技术处等人员参加的新媒体调研组赴湖北、广东、北京等新媒体建设和应用较好的省份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和调研讨论,结合吉林省检察机关的工作实际,我们把新媒体工作定位为“网上检察院”。网友可以通过网上举报、网上预约、行贿档案查询、网上法律咨询等栏目与检察官沟通交流,及时、便捷地了解和监督检察工作。至此,以“立足检察职能,发布检务资讯,传递法治信息,强化阳光检务,传播检察正能量”为服务宗旨的“吉林检察”新媒体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第二阶段,“吉林检察”新媒体怎样做?借鉴“吉林检察”腾讯微博的运维经验,为深化检务公开,打造“吉林检察”全方位网上服务平台,我们针对各网站受众群体的不同,分别在新浪网、人民网和正义网增开了3个“吉林检察”政务微博,根据需求不同,对每个微博账号发布的信息和栏目设置做了不同规划和区分。开通了“吉林检察”微信公众号,以用户价值为依归,对导航栏下设的各栏目进行了集纳整合,使其能与“吉林检察”政务微博、官方门户网站互通互联,达到“一号多能”。研发并开通了“吉林检察”APP客户端,对吉林省检察院门户网站进行了改版重建,增设了网上举报、网上接待、网上预约和案件信息公开等功能,使广大网友通过手指滑动即可与吉林省检察院进行互动交流。2015年,我们又乘势而为,在今日头条上开通了吉林省检察院头条号,充分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向网民精准推送检察资讯,更加有效地方便了网友了解和监督检察工作。

第三阶段,“吉林检察”新媒体还要这样做。“吉林检察”新媒体建成初期,各方面都无法与先进省份相较量,但在短短的半年的时间里,“吉林检察”新媒体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蝶变。

拜师学艺,做刻苦的小学生。刚开始时,“吉林检察”新媒体团队只有两位主管领导和一位新媒体小编,吉林省内又基本没有成熟的政务新媒体运维人员可以咨询,只有靠领导通过电话沟通向省外检察新媒体同仁“拜师学艺”。除了电话沟通外,小编每天还要上网研读全国优秀政务微博、微信号发布的内容,认真做笔记进行亮点分析,好的内容领导和小编一起反复研讨,进行二次“开发应用”。

求师问道,做新媒体运维“多面手”。为了提升“吉林检察”新媒体的关注度,吸收好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2014年末,我们采取邀请互联网一线工作者到院讲课,走进专家讲堂等形式为新媒体运维充电加油。积极与腾讯网、新浪网接洽,对微博、微信等相关技术进行充电。通过学习交流,新媒体小编的思维在不断转换提升。

广泛涉猎,做“互联网+”先行者。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的互联网,2015年初,总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又给新媒体提出了新的目标。我们主动到省内知名软件公司学习“互联网+”知识,专门聘请知名教授给大家授课,下大力气培树互联网思维。

在不断的充电加油、转变提升中,《找个检察官就嫁了吧》这样紧抓热点、充满正能量的作品被打磨出来,阅读1万+,比当时的粉丝数还多;《吉林检察版小苹果》也是这样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诞生,受到广泛好评,3万+的阅读以及各种网络疯狂转载。很多人对吉林检察的印象改观了,“原来检察官也可以这么有创意,这么活泼。”这部作品还入围了第三届政法新媒体评选新媒体作品全国20强。

第四阶段,“吉林检察”新媒体需要大家一起做。从“菜鸟”逐渐成长直到羽翼渐丰,可以搏击长空,“吉林检察”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时间很短、付出很多。

这个阶段,“吉林检察”新媒体小编增加到三人,但相对应的目标也更高了,任务也更重了。虽然在人数上和其他省份的团队比不了,但是思维碰撞出的火花还真是不少。2015年随着新媒体视频的强势发展,微博的走衰,我们对微信和微博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定位,针对微信公众号精准推送的特点,不断研讨推陈出新,使栏目设置更趋完美。《案件发布》《吉检新闻》《基层检讯》《检察文苑》《视频讲法》等栏目广受好评;为了做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H5作品,领导和微信小编一起加班、讨论、逐字推敲用词;为创新推广形式,除了图表、H5等形式外,大家坐在一起研究用视频形式增加内容表现力,试验了多个APP、剪辑软件后,终于成功制作了《奔跑吧2016,吉林检察人的年终总结》短视频,看着成片,小编们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为激发基层院投稿热情,“吉林检察”建立了微信群、读者群、QQ群,每天早晨推送“新闻早班车”,中午发送一些优秀的图文消息供大家参考,还可以交流经验,晚上则推送当天的稿件,如果有基层院优秀稿件被刊登了,则重点表扬点赞。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收效明显。现在很多基层院干警主动给新媒体团队投稿,“我要上微信”已成为了“吉林检察”新风尚。

(作者单位:吉林省人民检察院)

猜你喜欢
头条吉林政务
微头条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头条》(四首之三)
吉林卷
吉林卷
头条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