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伤口就要打破伤风针吗

2016-04-23 02:03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郭树彬
保健与生活 2016年8期
关键词:类毒素抗毒素主动免疫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 郭树彬

北京协和医学院 马 帅

随着夏季户外活动的增加,意外受伤来医院就诊的孩子也多了起来。很多家长在孩子处理、包扎好伤口后都会问医生需不需要给孩子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是一种特异的感染,引起该病的病原菌就是破伤风杆菌。该杆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感染引起疾病。破伤风的发生与受伤情况(伤口大小、污染情况、导致受伤器具、伤口深浅)及主动免疫情况的关系很大。孩子如果被生锈的铁钉扎伤或伤口窄而深,易形成缺氧的环境,引起破伤风杆菌的感染。

打针前要做过敏试验

打破伤风针其实是指打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是一种免疫马血清,对人体是一种异性蛋白,具有抗原性,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血清病)及其他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前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为阴性者,可直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试验结果为阳性者,则应进行脱敏注射,即小剂量、分4~5次注射。

用过破伤风抗毒素超过1周者,如再使用还须重做过敏试验。相对而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过敏反应少,但一般医院存货少。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外源性抗体,维持时间为2~3周。对于已出现破伤风或可疑症状时应及时使用,但是对破伤风的预防作用是有限的。

打破伤风针要避免四个误区

误区一:有创伤就要注射

在多数医院,当患者就诊时只要是外伤,甚至只是擦伤,无论其是否进行过主动免疫,一律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按时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在一定时间内产生抵抗破伤风的抗体。凡接受过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全程预防者,在注射完最后1针的5~10年,若有外伤不需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也不用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若超过5年,受伤后可再加强注射一次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但不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破伤风针只在外伤后24个小时内有效

多数医务人员会告知患者,应该尽量在外伤后24个小时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否则效果差。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误区三:没有外伤就不会感染破伤风

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医生很少考虑到患者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误区四:打了破伤风针就不会得破伤风

被动免疫给体内带来的抗体只能持续2~3周,此后抗体水平下降,身体不再受到保护。因此,应用一次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并不能带来持久的免疫力。持久的免疫力要靠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在体内产生的主动免疫。

特别提示:记得给孩子打百白破疫苗

通常情况下,在儿童期按期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直接预防破伤风感染,其保护率为95%,孩子外伤后不需再打破伤风针或破免针。一般新生儿出生3个月、4个月、5个月都要连续接种三针百白破疫苗,然后等到18个月后,再接种一针加强型百白破疫苗。6周岁时如接种百白破疫苗,体内的破伤风抗体一般能持续到16周岁。但遗憾的是,两周岁以后,孩子接种的疫苗越来越少,到6周岁后,家长接种疫苗的意识更淡,不少家长还会忘记为孩子接种。

猜你喜欢
类毒素抗毒素主动免疫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一种艰难梭菌类毒素A的制备方法
QuEChERS-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测定毒蘑菇中5种鹅膏肽类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和传统保胎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对比
滋肾健脾化瘀方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对复发性流产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结合类毒素的清除效果
新兵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急诊破伤风抗毒素注射告知单应用后的效果观察
主动免疫肌动蛋白样蛋白7a蛋白引起小鼠睾丸曲细精管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