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心经》译本与爱德华孔兹英译本比较

2016-05-10 12:49朱莹莹
卷宗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经玄奘英译本

朱莹莹

摘 要:《心经》是我国对佛教典籍汉译中最短的一部,但却把《大般若》六百卷的精义囊括在内。因此《心经》的地位在佛教中是无可取代的,甚至在普通人的眼中,《心经》也充满了神秘神圣的意味,本文以《心经》玄奘译本为基础,在理解汉译《心经》含义与用词的基础上,比较玄奘汉译本与爱德华孔兹英译本在用词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比较并对之分析。

关键词:《心经》;玄奘;英译本;比较

1 引言

《心经》又称之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过佛经翻译得以在中国广泛流传,并取得崇高的地位,在我国的佛教中,《心经》被教徒们奉为瑰宝,早晚诵读。《心经》汉译本有广本和略本之分,广本包含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而略本只有正宗分这一部分。中国历史上,包括广本和略本在内的汉译《心经》,有9本现存,确实可考,其中以唐.玄奘所译略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后世所推崇,从而流行至今。《心经》的英译也有许多版本,大多是依照玄奘译本,或校对梵文而后译成英文,因英译《心经》版本较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其中爱德华.孔兹的英译本《心经》,是在校订梵文《心经》广本及略本的基础上译出的英文,并且在译文中加入了自己对经文的理解,使得译本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接受,所以孔兹的英译本《心经》在西方取得了几乎与玄奘汉译本相同的地位,其译本也几乎被当成标准本使用,因此本文选择孔兹英译本《心经》与玄奘译本相比较,探讨对经文的理解以及中英文选词的对照。

2 玄奘“五不翻“原则及孔兹《心经》英译本处理

在我国翻译史的三大高潮中,第一次高潮便是起始于东汉,终止于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而玄奘法师对佛经翻译所作出的贡献,迄今为止,亦无能出其右者,对于翻译理论的理解,玄奘法师提出的“五不翻”原则,不仅对古代译经提供重要的指导理论,对现在译经实践,亦有着非同寻常的指导意义,“五不翻”译经原则即是指:

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

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

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

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已来存梵音故。

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清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1]对于“五不翻”原则,并非实指不翻译,而是玄奘在处理以上五种译经情况是,采取“音译”的原则,“五不翻”原则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表现也尤为突出。

而爱德华.孔兹的英译本《心经》,在直接从梵文英译为英语文本,在西方读者中的地位更能与玄奘译本相媲美,从英译本中可以看出,孔兹对译本的处理更加的简洁易懂,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要求,对经文的理解也比较完善,但略有不足,下文将作详细比较.

3 玄奘《心经》译本及孔兹英译本用词比较

对于标题,玄奘音译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根据梵文prajnaparamita来理解,“般若”即指智慧,但是佛学中的大智慧,佛法,“波罗”则是指“彼岸”的意思,“波罗蜜”即是“到达彼岸”这句话的意思是修习般若智慧以使达到生死解脱,究竟涅槃的彼岸,心的梵文是hrdaya,与现指的心脏不同,日本学者福井文雅考证“心”的梵文意思有密咒、真言、陀罗尼的含义。从此经全文来看是观自在菩萨讲解修习陀罗尼,陀罗尼在经书中有两种含义,其中一种就是指密咒或者真言,又因为此经并非为释迦牟尼所讲,所以并不能称之为经,玄奘在此译为心经是根据汉族人们的习惯,突出强调他的重要性。所以玄奘选择音译保留佛理智慧,孔兹译本直接译为“The heart sutra”,虽然没有传达出原文的含义,但却更易于普通读者理解。

而“观自在菩萨”对照梵文,aryavalokitesvaro, 我们可以发现,玄奘在译第一句话时,arya,,玄奘译为“观自在”,孔兹译为the holy lord and bodhisattva,虽然会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但并没有真正传达出“aryavalokitesvaro”的真正含义,竺法护在《正法华经》中将此词译为“光世音菩萨”,鸠摩罗什则译为“观世音菩萨”,玄奘译为“观自在菩萨”,“观”是指看,但是用心去看,去观察。“自”指自己,“在”指存在,所以“观自在菩萨”的意思就是能“通晓自身,不为万物所动”的菩萨,无论是竺法护还是鸠摩罗什亦或是玄奘都不是简单地把aryavalokitesvaro译为神圣的菩萨,实是心怀天下又关照自身的菩萨,故而孔兹仅仅译为“the holy lord”只是强调了菩萨的尊贵,却没有表达出菩萨的大智慧。显然是不妥。

“照见”一词,是强调菩萨的智慧,“照”指照耀,因行深般若而运用般若智慧去照耀世间万物,而后可见“五蕴皆空”,而孔兹就仅仅翻译成“look down”.显然不妥。

“五蘊”是指众生的“色”“受”想”“行”“识”,“蕴”是“蕴集、集聚”,“色”指有形有质的东西,“受”即自身的感受领悟,“想”指思虑,“行”为行动,“识则是指对所见所感之物的认识。“五蕴”为特定的指称,孔兹译成“five heaps”与原佛经义里出入较大。

“生”与“灭”在佛经中有专门的解释,并非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生”“灭”。何为“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 [2]而因缘也是佛教术语,即缘分,因果的意思,在佛经中,生与灭皆为因缘,非人力所为,但孔兹用“produce”来表示生,用“stop”表示灭,都有着依据外力而“生”,依据外力而“灭”的意思,与佛经的“生灭”,截然相反。

“苦集灭道”,谓之四谛。四谛又名四圣谛、四真谛,为圣者所见之真理也。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谛者真实不虚之义,谓真实之道理不虚妄也。如俗事虚妄之道理名俗谛,涅槃寂灭之道理名真谛。见此谛理者曰圣者,不然曰凡夫。 [3]“苦”为迷之果,“集”为迷之因。而孔兹用词“origination”也有起源,起始的意思,并无太大不妥,只是“灭”为涅槃,是先悟而后灭,简单的译成“stop”却不太恰当,尤其是“道”谛,乃是涅槃之因,是因为修习般若智慧,看清诸法空相,一切皆为虚妄,所以悟而涅槃,译成“path”并没有这一层隐藏的含义。而“无智亦无得”这一句,是指菩萨认为众生皆有智慧,皆有本心,修习般若智慧,皆是为了还原本性,使“六尘”不至污染,既是为了还原本性,则算不上什么大智慧,也就无所谓得与不得。这里的“智”是指智慧,指能求的心,译成“cognition is the mental process involved in knowing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things”虽然传达出了修习的过程,却忽略了智慧的含义。

对于 “般若波罗蜜多”在孔兹的译本中,“般若”被译为“wisdom”,“般若”在前面已提到,乃是从梵文中音译过来的,是大智慧的意思,玄奘之所以,没有用智慧来代替“般若”是因为,“般若”的智慧并非等同于普通的智慧,是佛法智慧,是悟的智慧,是超越生死的智慧。同时对于“波羅蜜多”玄奘也是保留了原梵语的发音。所以,孔兹把“般若波罗蜜多”译成“the perfection of wisdom”,虽然更易于广大读者去理解,但对于原文来说,却显然没有把佛学中的智慧与普通的智慧区分开来。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对于此句中 “三世”也是佛教用语,佛学次第统编解释为:“三世者,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是谓三世。”“三世”把所有的时间都囊括在内,并非只指三个时期,译为“three periods of time”曲解了原经文的含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梵文音译,智度论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4],采取音译的方法,很好的保留了这一佛学术语的真正含义,虽然乍一读起来,很难理解,但如果选择意译的话,就很难让佛学爱好者们再有探究的兴趣,同时也只会让读者把佛的智慧等同于我们平常所认为的智慧, 无法传达出原文本的真正含义,在这一点上,孔兹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utmost,Right and perfect enlightenment”就远不如玄奘的译本。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孔兹译为“it runs like this: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gone, gone, gone beyond, gone altogether beyond, o what an awakening , all - hail!)this completes the heart of perfect wisdom.”这句话是咒语,也是玄奘依照梵文而音译过来的,“揭谛”在梵语中是“去”的意思,“波罗”则有“彼岸”的意思。“揭谛,揭谛,波罗揭谛”的意思就是“达到彼岸”的意思,孔兹的译文“gate,gate,paragate,parasamgate”(gone,gone,gone beyond,gone altogether beyond)选择直译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因为“僧”并非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僧人的意思,僧在梵语中有总、集的意思,所以在孔兹译文解释中加入了 altogether,这样处理也比较好,既保留原梵语的发音,有解释了这句咒语的含义。而“菩提萨婆诃”中的“菩提”也是梵语的音译,有“知”“觉”的意思。“萨婆诃”同样是梵语音译,多用在咒语的最后,有“成就”的意思,所以“菩提萨婆诃”有能成就智慧,达到觉悟的境界。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翻译《心经》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显然不同,玄奘法师的心经译本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基于对梵文本的深入了解,结合“五不翻”翻译策略,删除原佛经冗余重复,以使简洁明了,同时又大量使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保留原经文的含义,使不致相去甚远,保留佛法精妙,对我们学习外来佛教文化助益颇深,但普通读者若对佛经意理不甚了解,面对那些音译过来的佛教用语,则会显得手足无措,从而失去阅读的兴趣,就这一点而言,玄奘《心经》译本很难在普通民众中得以传播,虽然在普通读者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但却很少会去花费太多的心思去研究了解。而孔兹原本便是一位佛学家,在梵文本的英译中加入了自我对佛经的解读,并未如玄奘一般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处理,虽与佛经原义略有出入,但显然接受起来更加容易,更利于在普通民众中传播佛学思想精髓,若基于读者考虑,则孔兹的译本处理更加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1] 曹仕邦. 中国佛教译经史研究余沈之四[A]. 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C], 东初出版社,1990:187.

[2] 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M].南京:金陵刻经处,2004

[3] 杨卓.佛学基础·佛学次第统编 [M].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5-1

[4]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Z]. 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7-1

猜你喜欢
心经玄奘英译本
读《心经》五首
《孙子兵法》罗志野英译本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下《醉翁亭记》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玄奘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
常按通里开心窍
解析八大山人的书法《心经》
玄奘
横看成岭侧成峰——浅析《红楼梦》两个全英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