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改革

2016-05-10 04:31潘志雄林秀琼
教育界·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潘志雄 林秀琼

【摘 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的普及,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技能大赛为依托,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造就更多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职技能大赛 专业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省咸宁卫生学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创建于1972年4月。四十多年来,为了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医务人员,我校不断创新医学教育改革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011年9月,经咸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我校改为公办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学校,由单一的培养医疗人才转变成为培养44种专业人才的综合型学校。技能大赛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学生操作技能的提升,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等等。本文就技能大赛引导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一、技能大赛具有时代意义

2008年6月28日,教育部正式提出建立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和“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序列。在国家教育部的指导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出现,开拓出一条“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院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革新之路。技能大赛在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很多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逐步形成了普及所有院校的良好局面。大赛检阅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同时展示了职教学生的精湛技能、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体现了学生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拓展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素养。

二、中职学校生源状况

随着高校、高中扩招,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日趋下降,学生不但学习基础差,而且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具体表现为: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秩序混乱;求知欲望不强;学习惰性严重,贪图安逸享乐;留守学生数量偏多,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多为后进生,自信心不足。中职学生普遍在中学时期没有打好基础,中考成绩不理想,多少都存在一些自卑心理,存在一些消极情绪。

三、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情况分析

我校有四十多年的办学经验,虽然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二)教学方法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仍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的上课就是“照本宣科”,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在课堂上显得被动,思维受到限制。

(三)师资力量

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和学生的比例不足。学校的任课教师多数还是从普通大学毕业生或大专院校教师中聘用,远不适应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因为这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或相关工作经验,所以上课时不能很好地将教材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四、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改变

把学生技能比赛、学科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职业资格取证作为工作重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以往的课程设置大多分为基础理论模块与实习实训模块。随着技能大赛的推广,我们将课程设置细分为四个模块:文化基础、专业理论、技能实训和岗位训练,使得教学目标更明确。随着技能大赛的普及,建立了覆盖全体师生的参与制度,形成人人参赛、逐级竞赛的机制。

(二)课堂教学的改变

以前,很多教师只是上课传授知识,对专业目标不闻不问,其课堂的有效性显然大打折扣。课堂教学改革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学管理环节到课堂要素环节,从教师到学生,全面、系统地整体性改进。改变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主线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以能力形成为主线,将知识、方法、技术和情感熔于一炉,使课堂的各个要素得到有机重组。在实训基地中,将书本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将“纸上谈兵”式灌输进化到“实战演练”式指导,同时也可把技能大赛的各项要求潜移默化地注入学生的头脑,为将来参加技能大赛提前打好基础。

(三)“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卫生部、教育部在关于印发《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区域性“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形成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提高职称、提高技能。学校根据《教师法》规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支持和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参加职称评定和提高技能等级等活动。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并结合学校需要,参加研究生学习。学校不仅在时间上给予支持,还报销学费;在教师聘用及待遇上向高职称、高技能人员倾斜。教师对此普遍予以积极响应。

五、需要注意的负面影响

中职学校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师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参加大赛获奖的学生身上,从而忽视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背离了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向,这与国家开展技能大赛的初衷是相悖的;不能只看重比赛过程,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的教学教育过程。

六、结束语

总之,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引领了课堂教学改革。中职学校要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教学活动观,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于浩淼.全国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183.

[2]孙晓丹,李馥,霍范伟,等.针对中职学校生源状况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03):24-25.

[3]吴林林.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0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