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专业技术课课程设置①

2016-05-12 09:43曹科枢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2261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育专业

曹科枢(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南通 226100)



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专业技术课课程设置①

曹科枢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苏南通 226100)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国家对体育师范生的培养越来越注重,体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成为培养体育专业师范人才的重要途径。该文采取调研、专家访谈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师范生课程建设进行分析,结合课程需求、比重以及创新环节进行探究,为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体育专业 免费师范生 专业课程设置

1 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设置分为5大模块,但开设的教育类课程中存在时间与科目差异,具体见表1所示。

与此同时,课程结构形式上,设置的课程数量、时间以及课时分配都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见表2所示。访问20名体育专业师范生教师以及40名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发现大部分专业教师与学生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缺少对学生创新环节的重视;城市与农村体育教育需求不适应;教学实践性不强;学习动力缺失[1]。

2 体育免费师范生课程建设优化对策——实施途径

2.1 指导思想

遵循我国相关的教育方针,将教育的“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突出时代品质与精神,指导思想为突出健康,按照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特征与需求结合人力与物力资源将完整的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课程构建出来,系统性地构建知识结构,培养素质高、能力强、适应性强且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教育师范人才[2]。

2.2 课程结构

培养出一个出色、优秀的师范类教师的前提与基础是合理的课程结构,我国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教育工作涉及很多内容,课程结构是否合理将对免费师范生知识结构、基本能力、素养培养起到关键作用。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是贯彻落实国家体质健康标准与农村体育教育方针的重要环节,针对性地、重点地对体育免费师范生素质与能力进行培养是关键。与此同时,还对课程结构基本构想进行了列举[3]。

表1 5所直属师范大学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课程学分对比

表2 体育教育专业任课教师与体育免费师范生的访问调查结果

2.3 实施路径

2.3.1 对教育课程进行优化,德育与工具课程兼修

对全校课程结构的基础部分实施通识教育课程,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对通识教育课程优化设置,通识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素养。当前,我国各高校体育免费师范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整体较合理:北京师范大学占22.5%;陕西师范大学占26%;华中师范大学占19.8%;西南大学占28.7%;东北师范大学占29%。除了设置德育课程外,还要设置一些社会实践类、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的课程,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职业水平提高,同时扩大工具类课程设置比例[4]。

2.3.2 “稳”中求“泛”设置学科基础课程

基础课程的“稳”与“泛”是学科基础课程建设的一对矛盾体,不同院校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性(陕西师大17%;华中师大22.4%;东北师大31%;西南师大13.5%。)。很多学者提倡将基础课程比例减少,将课程难度降低,增设综合性课程使学生视野变开阔[5]。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实施“双专业”但仍要将体育学科作为特色,如果降低专业化程度将影响到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各项实践教学显示,大部分学生缺少基础知识的掌握,对较深的理论理解不了,更不能对实践提供指导,阻碍人才培养。他们以后面对的工作是基层体育教学,目标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由此,基础课程设置至关重要,只有具备“稳固”的基础课程,才能达到学科知识的“泛”。

2.3.3 专业发展课程对学科设置比重进行调整

高校竞争的核心不仅体现在知名度与师资上,课程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体育教育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课程分为选修与必修,是体育教师培养的核心。体育免费师范生专业发展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所占比例不同高校存在差异:东北师大占15%;北京师大占25%;陕西师大占26%;华中师大占27.6%;西南大学占35%。按照创新、精炼等原则加强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与建设使专业方向更加灵活。专业课程设置比重需保持在15%左右[6]。

2.3.4 将教育实践课时增加

实践课程的设立是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具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免费师范生实践课程为8.5 周,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完成质量高、效果好的实践任务,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造成了阻碍。可以将实践环节划分在每一个学期,将其细分到具体的课程中,比如,社会实践课设置1学分,第一到第四学期均设置实践课,将教育实习设置为15个学分,开设5~8个学期,由此,免费师范生实践环节的核心内容就是教育教学实习,在课程安排时需要分清重、难点。

2.3.5 课程结构上增加创新课程比例

体育免费师范生素质教育中自主创新型学习占较大比重,比如,西南大学设置自主创新学分,但比例依然非常少,并且将创新学分全部纳入学期总学分中,这样会影响到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养成。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毕业后主要到农村从事各项工作,使用的体育设施较为老旧,体育场所与设施不能满足体育教学要求,此时就要充分发挥师范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比如,自主组织开发体育项目、自制简单的体育器材、组织对体育场地进行改造。随着农村体育教育的深化改革,对体育免费师范生教材研发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增加科学与技术应用[7],实现科技与教学的统一才能将学术与师范性统一。由此,必须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纳入总学分中,比例设定为3%为宜,为体育免费师范生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8]。

3 结语

总之,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专业技术课程设置是一个较漫长且艰巨的工作,是体育师范人才培养的必经途径,充分吸取过去的成功经验,借鉴其他院校先进理念,才能探索出科学、适合培养我国体育免费师范生的课程内容,增强人才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福平.免费师范生个体意识对教育信仰的影响——以体育专业免费师范生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2(6):129-133.

[2]孙颖.体育免费师范生学习态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华中师范大学2009—2012级免费师范生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刘桦楠,周新华.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足球普修课教学情况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 (6):26-27.

[4]郭庆霞,武延辉.铜仁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及教学质量保障研究——兼论体育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培养[J].东方教育,2015(1):90-91,92.

[5]谭鹏,刘瑞峰,刘晓宇,等.华中师范大学女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调查研究——以免费师范生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13,34 (4):79-82.

[6]雷萍.暑期实践对免费师范生情感考量和从教意识的影响——以成都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2015(4):159-160.

[7]刘聪,刘买如,徐成立,等.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排球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体育科研,2012,33(2):83-86.

[8]周脉清.高师院校体操课中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口令的培养[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3):89-91.

作者简介:①曹科枢(1972,1—),男,汉,江苏如皋人,大学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理论、学校体育及管理、体育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开设的科学化、体育教学创新研究等。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096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096-02

猜你喜欢
体育专业
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业渠道问题的探析
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辅导员管理行为现状的初步研究
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于体育本科专业理论课隐性逃课现象的分析
如何促进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体育理论课
论黔西北高校体育专业开设跑酷运动课程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