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质健康研究热点与趋势——从十科大中分析

2016-05-12 09:43秦渝珂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墙报基础性研究者

秦渝珂(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我国体质健康研究热点与趋势——从十科大中分析

秦渝珂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摘 要:第10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落下帷幕,此次大会既是对过去4年我国体育科研成果的总结和展示,也是对未来中国体育科技发展方向和趋势的展望。笔者通过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第10届体育科学大会入选关于体质研究的论文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后得到我国现阶段关于体质研究的热点信息和出现的问题,为我们在未来4年中开展有关体质的研究提供导向和指引。结果发现: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容纳了较多的文章,纵观近3届科学报告大会其入选文章数量呈现上升趋势;研究者们倾向于进行基础性研究,其中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最多;研究主题上,体力活动、体质健康、健身气功3个词是当今热点词汇;研究人群分类上,中老年人和青少年群体居多,对其他人群的关注较少,发展不均衡。同时一些文章也存在着研究人群年龄跨度太大,词语表达含糊不清等问题。

关键词:第10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入选论文 体质研究 分析 趋势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10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体质研究分会入选论文,因书面交流相对于其他3种形式影响力较弱,所以,该研究未摄取书面交流的文章信息进行统计。

1.2 研究方法

1.2.1 数理统计法

将入选的论文按不同的研究主题、研究类型、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并运用Excel、Spss20.0进行描述性统计。

1.2.2 文献资料法

查阅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和中国体育大事记,并搜集了该次大会所有入选论文。

2 结果与分析

表1 十科大交流形式统计表(N=285)

表2 十科大研究类型分类表(N=172)

表3 十科大体质研究分会研究人群分类表

2.1 入选论文情况分布

尤素福 · 图沙尔,孟加拉人,自由纪实摄影师,大学毕业后就从事专职摄影工作。他的摄影主要关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人们、人权问题、文化和节日。他既是摄影教师、评委和摄影组织者,也是孟加拉摄影协会秘书长和国际摄影艺术联盟孟加拉联络员。

该次科报大会的学术交流类型分为专题口头报告、迷你口头报告、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4种形式。据表1显示,此次科报大会体质研究分会入选论文总共285篇,其中墙报交流形式与书面交流形式的入选论文数相近,分别占体质研究分会入选论文的35.09%、39.65%,;而口头报告占比较小,仅有24篇,占8.42%,专题口头报告有48篇,占16.84%。李健等人在第9届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剖析中讲到:从近3届科报会交流类型的分布情况来看,墙报交流的入选论文所占比例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1]

图1 十科大体质研究分会基础性研究分类统计图

图2 体质研究分会入选论文高频词前10个

2.2 入选论文的研究类型分类

将专题口头报告、迷你口头报告和墙报交流3种形式的入选文章按照研究结果的性质分类,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大类。

根据表2可以看出,基础性研究共有134篇,占比77.91%,此次体质研究会场入选论文有2/3的作者对探索体育发展规律和各体育现象间的联系更感兴趣,而应用性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仅有36 篇,占比20.93%,从统计的数据发现,开发性研究匮乏,仅有屈指可数的2篇,仅占比1.16%。

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基础性研究占比最大。基础性研究中又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2类。从图1看出,基础性研究中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占比高达69%,居首位。众多研究者选择了应用性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的桥梁——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上,与实际相结合,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做着理论探索的研究活动。如,潘娣等人的基于GEE模型的大学生健身意识和行为对体制影响的追踪研究、刘善云等人的核心力量练习对男性老年人体力活动能力的影响等。

2.3 中高、低频词的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入选论文题目的主体词汇的统计整理,筛选出了前10个重复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根据图2显示,可以看出“体力活动、体质健康、健身气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词汇,在入选论文中分别出现了18次、13次和8次。而“乳酸阈、无氧阈、能量消耗、骨密度、健身运动、体育锻炼、有氧运动、身体素质”等词汇也相继出现了3~6次,是大家选题的热点。

图3 体质研究分会研究人群百分比图

有“热”即有“冷”,相对于较受研究者追捧的几个研究热点,此次大会还入选了相当一部分新颖的概念或方法。例如:FATmax运动,Jeukendrup与Achten提出在单位时间内脂肪代谢峰值对应的强度为FATmax(最大脂肪氧化强度),理论上在FATmax强度下运动可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但在实际中应用FATmax运动强度制定运动减肥方案是否可行,以使中年肥胖女性取得理想的减肥效果,国内外尚无报道,且目前相关研究很稀少,有待后续研究者的探索。如,GEE模型,此次入选论文中仅有1篇提及了GEE模型。且通过在cnki上搜索发现,引擎中收录的有关于GEE模型的文献几乎全部出自医学杂志。有研究者将医学中的模型运用到体育中,说明体育的研究道路朝着多元化、专业化在发展。

2.4 研究对象的群体分类与分析

将入选体质研究分会的论文依照文章题目所指定的研究人群为分类依据,将其划分为7类,分别是“高龄老人、中老年、成年人、大学生、青少年、婴幼儿、患病人群和无特定人群”。表3已统计出研究者们此次研究的热点人群,可以看出,抛开34.9%的“无特定人群”研究,剩余66.1%的文章,即有112篇入选文章其研究主体都是人类。

图3为抛开“无特定人群”文章后,研究人群分类的百分比重图。其中,关于中老年人体质的研究有43篇文章,占比38.4%,对青少年的研究有36篇,占比32.1%,仅次于对中老年人的研究。关于青少年和中老年这两大群体的研究是此次研究人群的主要热点。相比之下,关于“大学生、成年人、婴幼儿、患病人群”的研究相对较少。对高龄老人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了,高龄老人实际身体状况不佳,不方便做实验也是相关研究较少的原因之一。而中老年人正值退休在家,身体状况相对高龄老人较硬朗,时间和体格都能满足研究者们的实验要求。而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更是备受国家的关注,自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来,对青少年体质的相关研究便呈井喷式的增加。

据图3显示,有5.8%的文章题目中目标人群为“成年人”。这显示了一个问题,部分研究者将人群年龄跨度拉得太大,年龄跨度越大其共同性越小,这样的研究结果其信度有待验证。同时,研究人群分类比例有严重偏移现象,偏向于青少年和中老年群体,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往后做研究时是否可以考虑从其他群体入手,避免研

究重复和泛滥。

3 结论

(1)交流形式分布以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数量居多,口头专题报告数量较少。“时间”和“空间”更为灵活可控,是大会录入墙报交流和书面交流远多与口头专题报告的原因之一。墙报交流可以不受限于场地和时间,会者与作者可以深入探讨。

(2)入选论文的研究类型以基础性研究为主,其中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占比最大。面对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研究者们更多地选择夯实基础。此次体质研究分会的入选论文中,应用性研究只有极少数人进行,而开发性研究仅2人进行。从体育研究现状来讲,基础研究固然重要,但应用性研究更是将基础研究成果铸成实际的渠道。研究者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投入到了基础性研究中,也是与体育体制改革的事实有关。

(3)“体力活动、体质健康、健身气功”3个词出现频率最高,同时低频词中出现了新的研究方向。

(4)研究人群中老年和青少年群体居多,对其他群体关注较少,发展不平衡。往后做研究时是否可以考虑从其他群体入手,避免研究重复和泛滥。部分研究其目标人群年龄跨度过大,其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

参考文献

[1]全海,赵萌.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J].吉林体育学报,2012,28(2):11-13.

[2]李健,乔德旭,王忠喜.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剖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2,12(6):8-12,42.

[3]蔡有志,王凯珍.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0):1303-1306.

[4]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解毅飞,宋民光.第6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论文情况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753-756.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6.139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c)-0139-03

猜你喜欢
墙报基础性研究者
墙上跟帖,从“挑衅”到“精华”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
年轻瘦人糖尿病增多
老人自费办报十年“墙上报刊”已连载61期
以“1”为基础的数学教学探究
大学生可以自由出墙报
学校办墙报的一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