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曲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与思考

2016-05-12 07:18黄永亮解达帅胥敏柯洪吴娜吴纯洁
中药与临床 2016年6期
关键词:浸出物灰分质量标准

黄永亮,解达帅,胥敏,柯洪,吴娜,吴纯洁

·炮制制剂·

建曲质量标准提高的研究与思考

黄永亮1,解达帅2,胥敏2,柯洪1,吴娜2,吴纯洁2

建曲是中药发酵炮制的代表,应用历史悠久,临床使用广泛,但其质量标准过于简单。本研究通过实验分别考察了建曲的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浸出物、灰分、黄曲霉毒素质量因素,建立了建曲5个显微特征、2个薄层色谱特征、浸出物、灰分等5项指标的考察方法和标准,提升了建曲的质量标准。但建曲的关键质量环节仍缺乏相应的标准规定,因此需要依托现代技术不断改进。

建曲;质量标准;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浸出物;灰分

1 建曲质量标准提高的实验研究

现行建曲的质量标准为原国家卫生部于1989年颁布实施,由于技术和现实条件限制,标准内容非常简单。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药质量评价手段已经取得长足几步,原标准已经不适合当今中药质量管理的要求,有必要对质量标准进行提高。

1.1 实验材料

建曲及阴性样品均为项目组委托建曲生产企业配制;青蒿对照药材(批号121016-201004)、东莨菪内酯对照品(批号110768-200504)、川木香对照药材(批号121091-200903),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水为纯净水,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显微鉴别 原质量标准中已收录显微鉴别项,但仅有种皮表皮细胞、内胚乳细胞、分泌细胞、晶纤维4个显微特征。对于显微鉴别,应尽量收录处方中所有药味的特征,本研究通过观察多批次建曲样品,增加了具有代表性的腺毛(苍耳草)、稃片外表皮细胞(麦芽与谷芽)、草酸钙方晶(陈皮或枳壳)、石细胞(厚朴)等5个显微特征。显微特征见图1。

1.苍耳草腺毛 2.赤小豆种皮表皮细胞 3.麦芽稃片外表皮细胞4.陈皮或枳壳草酸钙方晶5.厚朴石细胞 6.槟榔内胚乳细胞7.谷芽稃片表皮细胞 8.香附分泌细胞 9.甘草晶纤维图1 建曲显微特征图

1.2.2 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是中药材及中成药鉴别中的重要项目,但原质量标准未收录薄层色谱鉴别项。项目组探索了处方中多种药味的薄层鉴别方法,但由于方法特异性不强,药味干扰严重,或处方量太少难以观察到特征斑点(甘草),最终成功建立了青蒿、川木香两味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青蒿:取建曲粉末1g,加甲醇10mL,超声提取30min,过滤,用甲醇定容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东莨菪内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东莨菪内酯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1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薄层图谱见图2a。

川木香:取建曲粉末10g,加乙醚5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川木香对照药材0.5g,加乙醚1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吸取供试品10μL,川木香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薄层图谱见图2b。

a.青蒿(1-3.建曲生品、炒品及焦品,4.青蒿对照药材,5.东莨菪内酯对照品,6.阴性对照样品);b.川木香(1-3.建曲生品、炒品及焦品,4.川木香对照药材,5.阴性对照样品)。图2 建曲薄层色谱鉴别图谱

1.2.3 浸出物 浸出物含量是衡量中药内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建曲药味繁多,且经过复杂的发酵炮制过程,因此选取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意义有限,因此项目组通过实验建立了浸出物含量标准。考察了三批建曲的浸出物含量,同时观察了炒制后浸出物含量变化情况。综合考虑建曲处方药味、有效成分等方面,参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201)项下的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用稀乙醇作溶剂,热浸法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由测定结果可知,建曲生品的醇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20.21%,考虑到不同厂家产品的差异性,将含量下浮20%作为标准,即浸出物不得低于16%。同时发现,建曲经过炒制后,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提示在制定质量标准时,无需将生品和炮制品分别规定。

表1 建曲浸出物测定结果(n=3)

1.2.4 其他 水分与灰分含量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方面,水分含量过高易引起建曲霉变、虫蛀等,严重影响保存;灰分含量可以体现建曲原料无机物及物质杂质的含量,是衡量产品洁净度及掺伪的重要指标。原标准中水分与灰分含量均未设定限量,也成为建曲质量监管的漏洞。项目组参照药典相关方法,通过实验测定了多批次建曲的水分、灰分含量,具体结果见表2。

表1 建曲部颁方检查测定结果(n=3)

由实验结果可知,建曲生品及炮制品的含水量相差较大,炒制后水分含量显著降低,但均符合药典对中药饮片的含水量规定(≤13%),故不进行单独规定;建曲生品和炮制品灰分含量相差不大,总灰分平均含量为5.80%,酸不溶性灰分平均含量为1.50%,参照已有的省级炮制规范标准,可仅规定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2%。此外,研究还对发酵过程中易污染的毒性成分黄曲霉素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批次建曲中均未检出,故也可暂不收入标准。

2 建曲质量标准的思考与展望

2.1 建曲的药品属性与质量标准制定

建曲是发酵炮制中药的代表品种,其生产过程是典型的中药饮片发酵炮制过程。但同时建曲又具有固定的处方和复杂的生产工艺,这一点又符合中成药的特性。正是由于这种复杂性,建曲的药品属性存在不同观点。在国家部颁标准中,建曲被作为成方制剂收录;但在各地方法规中,建曲往往作为中药饮片被收录在炮制规范中;而国家试行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后,建曲又成为第一批纳入批准文号管理的饮片[5]。很显然,对建曲的药品属性认识不同,其质量标准也有显著差别。笔者认为建曲同时兼有饮片和中成药的特点,而不属于任何剂型,所以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只要是需要做出规定以评价其质量的方面,都需要建立质量标准。如其水分、灰分等标准需要参照饮片标准,而含量测定、生产过程管理等方面可参照中成药标准进行。

2.2 完善建曲质量标准研究方向

建曲都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系,其质量标准需要从原料、生产过程、成品品质等方面进行完善,并且真正体现标准对其成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规范性的判定作用。因此建曲质量标准中的鉴别、含量测定等方面应尽量完善,同时要考虑到建曲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其不是类似中成药的提取纯化过程,而是微生物发酵过程,在此过程中药物发生了复杂的质变,因此要比中成药的质量标准更难以制定。由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可知,薄层鉴别难以检测大部分药味,而含量测定也难以达到有效控制质量的目的,发酵检测仅靠观察表面白霉。因此在后续研究中,需要大力引进现代科技,针对建曲处方、工艺、内在成分等的复杂性,制定行之有效的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鉴别方面,需要对每味药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特异性的鉴别方法。含量测定方面,需要参照中成药质量标准,运用多种现代化技术满足复杂体系质量控制的要求。近年来中成药质量标准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每版药典均对质量控制技术进行了更新[6];中药研究人员也对多种现代技术进行了尝试,如中药指纹图谱技术[7]、近红外光谱技术[8]、生物检测评价[9]、代谢组学技术[10]等,这些技术各具特色,均与中成药含量评价具有一定的契合度,因此在发酵类中药含量测定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另外,发酵质量控制是建曲质量标准的难点,目前的质量标准仅靠观察表面白霉,无法对合格发酵品与发酵程度不足甚至没有发酵的建曲进行准确区分,已成为发酵类中药的共性问题。项目组认为发酵是微生物作用于中药原料的过程,必然会改变原料的成分、气味等特征,因此在研究中可以尝试采用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发酵后的特征图谱;也可参照其他炮制品的研究,采用气味客观化技术对发酵产品进行鉴定[11];同时也应加强“白霉”的研究,找出特异性的显微结构或特征性成分,准确判断是否经过发酵生产。

3 讨论

3.1 本项目在前人工作基础上,全面研究了建曲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标准,除文中收录的2个薄层色谱鉴别外,还对麦芽、陈皮等11味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考察,但多数药味干扰现象严重,甘草由于处方量太小,难以观察到斑点。同样由于药味繁多,难以选择质量相关的指标成分建立含量测定标准。此外,研究还对发酵过程中易污染的毒性成分黄曲霉素进行检测,结果所有批次建曲中均未检出,故也可暂不收入标准。研究也对微生物进行了分离鉴定,但目前仅鉴定出一种霉菌菌株,尚不能用于建立质量标准。对炒建曲、焦建曲的研究表明,其鉴别特征及考察项目均与生品变化不大,故认为无需单独建立质量标准。

3.2 复方发酵类中药是最为复杂的一类中药,建曲是其代表。本研究通过梳理文献和相关标准、规范,发现建曲质量标准过于简单,所以通过实验研究对其质量标准进行完善提高。但在研究中发现,目前中药的常规检测技术对建曲的质量标准提升有限,建曲的鉴别、含量测定、发酵检测等关键质量要素难以建立精确的检测方法,因此必须引进新技术、新方法等,这也是目前发酵类中药面临的共性问题。随着中药化学、微生物学、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可借鉴的技术方法越来越成熟,所以发酵类中药质量评价的关键共性问题,在未来必定会通过多种相关学科的共同努力而逐步得到解决。

[1] 陶文元.建曲制法及药味组成质疑[J].中药材,1985(5):48.

[2] 黄坚航,金鸣.中药建曲考证[J].2007,3(12):31-32.

[3] 李萍,周娟,徐愚聪.川产建曲的质量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1998,13(1):5-6.

[4] 李翠萍.川产建曲的质变因素与解决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05(19):8,10.

[5] 张永文.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和提取物的现状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5):940-946. [6] 高学敏,张建军,张德芹,等.中成药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68-872.

[7] 孙国祥, 雒翠霞, 任培培,等.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的构建[J].中南药学, 2007, 5(1): 69-73.

[8] 张路, 冯明建, 朱海芳,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中成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药物评价, 2013, 30(4): 204-213.

[9] 孔维军,赵艳玲,山丽梅,等. 左金丸及类方 HPLC 指纹图谱与生物热活性的“谱-效”关系研究[J].化学学报,2008,66(22): 2533.

[10] 伍振峰,郑琴,杨明,等.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模式分析与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9):1332-1336.

[11] 胥敏,杨诗龙,张超,等.基于气味客观化的黄连及其炮制品鉴别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89-93.

(责任编辑:蒋淼)

Thestudy and thinking of quality standard improvement of Jianqu

/HUANG Yong-liang1, XIE Da-shuai2, XU Min2, KEHong1, WU Na2, WU Chun-jie2//(1. Aff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2, Sichuan; 2.School of Pharmacy,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Sichuan)

Jianqu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undergoes a fermentation process. Jianqu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still widely used nowadays. But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Jianqu is too simple to assure the quality. In this study, the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LC identification, extract, ash content, and aflatoxin in Jianqu wer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inspection methods and standards including fv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two TLC identifcations, content of extract and ash content were established. The quality standard was improved. However, the key quality steps still lack according standard.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Jianqu should be improved constantly and updated through modern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Jianqu; quality standard; microscopic identifcation; TLC identifcation; extract; ash content

R282.7

A

1674-926X(2016)06-004-04

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专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2BAI29B11)。

1.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2.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黄永亮(1985-),男,博士,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与临床药学研究

Tel:13808092973 Email:ld10000@126.com

吴纯洁(1965-),男,博士,主要从事中药炮制与制剂研究

Tel:13808087243 Email:wcj-one@263.net

2016-03-20道较为少见[3]。市场调查发现,不同厂家所产建曲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含水量、浸出物含量、装量差异等均存在较大偏差,因此临床医生大多反映疗效不确切[4]。因此急需基于现有国家标准对建曲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才能解决建曲质量低下、疗效不确切的问题。在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导的《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编制工作中,笔者所在团队完成了建曲的资料梳理和质量标准提高等工作,同时也对其质量标准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为全面持续提高发酵类中药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建曲为中药发酵炮制的代表产品,具解表和中之功能,主要用于寒热头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等证,是中医临床常用之品。建曲是从古代神曲衍化而来的品种,始载于《药性论》,以福建泉州神曲最为驰名,故称“建曲”[1]。也有研究者认为其源于《本草纲目拾遗》中的“建神曲”[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七册》所载建曲由辣蓼、苍耳草、青蒿等21味中药加辅料麦麸、面粉共同发酵制成。但全国各地建曲处方不尽相同,且制法各异,质量标准均非常简单。关于建曲的文献报道也多集中于处方来源考证,质量研究报

猜你喜欢
浸出物灰分质量标准
基于灰分回控的智能密度控制系统在寨崖底选煤厂的应用
灰分在线检测对选煤智能化建设作用的思考
骨疏宁片浸出物测定方法研究*
基于单种煤成焦灰分预测焦炭灰分的研究及应用
陇西白条党参浸出物含量分级标准研究
不同重量僵蚕总灰分含量的比较研究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不同产地黄精品种的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