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琅琅书声

2016-05-14 10:06石小娟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读诵读素养

石小娟

【摘要】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指导学生大量的阅读经典作品,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感受意境,思考内涵,提升素养。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诵读,细心品读,读书百遍,读悟结合等方法,将诵读和语文经典文化的教育融于一体。

【关键词】诵读;品读;读悟结合;素养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先秦时就有了这样的提法: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读,诵书也。”可见,在古代,“读”就是一种朗读方式了,“诵”也是进行吟咏、背诵的主要教学方法,经过千百年来人民的口口相传,诵读方法愈来愈成熟、愈来愈重要。“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些都是我们总结出的最简单明了,也最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到了近代,一代大师鲁迅、巴金、钱钟书等无不是在少年时代就饱读诗书,为其以后的文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可见,诵读法对于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价值。

如今,有些人误解了现代化教育思想的理念,只是一味地盲目学习西方教育,把我们祖先学习语言最珍贵的东西摒弃掉了,还有些学校受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功利性强,在语文课堂上,更多的老师在不知疲倦地讲着,在课下,更多的学生在铺天盖地地练着。“以讲代读”,“以练代讲”,使语文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变少了。这样的教育,违背了汉语言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思想受到束缚,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乃至阅读慢慢厌倦,更谈不上品味欣赏,学生的感情教育、人文素养的提高都很难见到成效。而要想解决这些弊端,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返璞归真,让诵读法重回语文课堂,语文课堂需要琅琅的读书声!

诵读法充分利用了中学生记忆力强这一大优势,调动各种阅读方法,指导他们大量的阅读经典作品,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感受意境,思考内涵,提升素养。符合汉语言学习的规律,著名的语言大师、文学大师叶圣陶就很推崇诵读法。他说过,“不朗读,光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把诵读和语文经典文化的教育很好地融于一体,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反复诵读,营造意境

汉语言文学本身就有着一种音律之美。吟咏之气,铿锵之声,无不让人感受着文章的情趣,作者的情思。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从字句中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所以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美的意境,可以帮学生很快地进入所读作品的氛围,感受美的熏陶。而要想成功地营造意境,需点拨学生注意节奏、重音,反复诵读。如在学习《登幽州台歌》时,要想体会陈子昂怀才不遇的孤独、悲苦的沧桑感,就需引导学生读时掌握节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间隔处读时应停顿,停顿时还要音断气相连,稍拉长调读,这样学生就读出了纵横古今,横亘天地的广袤感,而重读“独”字,“怆然”这样的词,作者的孤独沧桑之感就溢于言表,让人为之动容。如果我们教师经常带领、培养学生体会声音抑扬顿挫的变化,那么就会把握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这是国学的基础。

二、细心品读,领略美感

一直认为,语文课堂是最美的课堂,它可以带我们足不出户领略世界风情,它可以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文人雅士脱俗的高雅情怀。一位教育家说过,“诵读可以将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朗读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受和领悟。”在诵读时,要求学生边诵边品,品味诗情画意、品味世事沧桑、品味冰雪之志、品味豪放情怀。这样在学习中获得无限的美的熏陶。如,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的同时去想象,去品味济南冬天整座城市仿佛置身于山的摇篮,是怎样的温情脉脉、一阵微风,吹起山的肌肤是怎样的诗情画意;再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大声朗读中,去品味北国风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奔腾逶迤的山势雄壮,“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红白辉映、娇艳绝美的祖国江山如在眼前。这样的美会给学生以震撼,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传统文化中经典的读书方法,我认为,“书读百遍”中的“百遍”是有很多含义的。它绝不是指机械地反复读,它讲究诵读的方式方法,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上国文课,目的原在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意思是不提倡老师逐字逐句去讲读,但是老师得教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学生掌握了独立阅读的方法,那么就会在阅读中让自己思维与经典文本的情感产生碰撞、交流,使经典的文字由无生命的、苍白的符号变成了鲜活的、灵动的形象,那么他就可以终生受益了。如,在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时,引导学生轻声读、齐读、闭目听读、配乐朗读、情境赏读,这样反复地、多角度地诵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升华,刘禹锡安贫乐道的志趣、高洁傲岸情操就随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四、读悟结合,提升素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将“读”与“悟”结合起来,才会获得语文素养真正的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实在这“三百首”中包含了潜移默化的过程。学生进入经典中,经典深入心灵,这心灵的相遇就是感悟的过程,只是这感悟已渗透于诵读之中,不是刻意的为了悟而悟,而是自然而然地感知、分析、判断。然后在感性中收获,在理性中启迪,水滴石穿,最终使自己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如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请学生从找出是在什么时间,处于什么背景写这首词,那么学生该用怎么的语调读这首词?上阙问月,下阙抒怀感情有何变化,如何将这些感情通过读体现出来?这样读读悟悟,悟悟读读,学生自然而然走进诗人内心深处,感受到诗人面对逆境的释然、乐观、旷达。也感受文本传达的纯美、真挚的韵味。也在无形中受到心灵的洗礼,也能乐观旷达地看待人生。

以上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小小感悟,谈不上成熟,可却愿在语文教学的这条大道上继承和发扬语文教学中的优良传统,使语文课堂能洋溢着琅琅书声,使学生能“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语文课堂的魅力流光溢彩,经久不衰!

猜你喜欢
品读诵读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小学英语朗读技能提升训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将能力培养植根于语段的阅读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