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2016-05-14 21:42肖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歌诀生字识字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的质量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关系着以语言文字为基础工具的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因此识字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识字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作文的前提和保障,识字是小学低年段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作为低年段学生,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是重要的,有了兴趣,学生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识字趣味化

如有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可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调动兴趣,进行趣味识字,能勾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其乐在其中,获在之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其是寓教于乐,经常让他们在游戏与活动中识字。兴趣是激发儿童进行学习的动力,游戏是非常受儿童欢迎的,儿童喜欢表现,喜欢模仿。识字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在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猜字谜,编故事,找朋友、编顺口溜等等,将这些游戏运用于教学中。

低年级学生对于儿歌、口诀、顺口溜有较强的偏爱,在识字教学中采用歌诀、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儿童记忆字形,不仅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记忆速度。此外,如果引导学生根据字形特点总结或编制歌诀,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切忌只求表面的有趣热闹,字字编歌诀,陷入繁琐和形式的泥潭。有的字笔画不多,结构也不复杂,学生记忆起来并不困难,就是没有编成歌诀的必要。有的字即使真有编成歌诀的必要,也要尽量简短明快,切忌繁琐冗长,拖泥带水。如“心青情,弓长张,十粒豆豆入口喜,半个月亮就是胖”,这样的歌诀就简单明了易读易记。

二、渗透方法,学生自主识字

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对于要认的,对于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独立自主的识字能力。课改后的语文低年级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是很有特色的很有规律的。在教学识字中,教师要渗透一些识字的基本方法,如归类识字、部首加熟字法、熟字换偏旁法等比如教学情、清、请等,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旁去理解字义。那么在渗透方法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识字方法的渗透首先要注意科学性原则,也就是说老师对汉字的讲解要在不违背汉字构形规律和演变规律的前提下,对汉字加以准确的解释。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字的这些特点和方法记忆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字形的能力。比如认识“日、月、山、水”等象形字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看书上的演变图。

2.识字教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采取生动形象的方法。记得南京市著名教师斯霞老师说:“蚯蚓”二字,有的孩子常把“丘”写成“兵”字,她对学生将蚯蚓是虫子,所以是“虫”字旁,都在土里、山丘里,所以虫字的右边是“丘”而不是“兵”。斯老师生动、形象、有趣的教学使学生印象极深,教学效果很好。识字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随课题识字。在教材中有很多要求会认的生字在课题中出现,这时可以让学生在课题中识字。

三、识字生活化

生活识字一定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成“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学”。生活识字方法名目繁多,但被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法是比较法。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写字和识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学生既认识所学的生字,又能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的书写出来,可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更好地完成作业。在掌握了这些识字的方法后,笔者利用田字格巩固生字。新课程标准要求识字教学要在写上多下功夫,这是不无道理的。写好字,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又能巩固所学的生字。在小学低年级要特别重视利用田字格,应该加强学生的书写指导。小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差,初学写字不知从何下笔,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顶天立地”。

教师不光靠自己去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学习知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汉字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去把握识字的规律。低年级是汉字识字能力最强的阶段,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抓住识字教学,为将来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肖池,教师,现居河北唐山。

猜你喜欢
歌诀生字识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少林拳法二十讲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歌诀作伴助写字
识字谜语
“歌诀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巧编歌诀在皮肤科临床教学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