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挑战

2016-05-14 21:42黄国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廉颇蔺相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课程,长久以来,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制约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经过摸索实践,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措施。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语文教学气氛不浓厚,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真正主宰,依旧是语文大戏中的“主角”,多数是陈述式的、刻板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不浓厚,学生的语文兴趣也无法激发。

2、教学理念没有更新。

新的课程标准推行以来,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依然盘踞在教学的课堂之中,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在围绕着应试的主题,进行以升学考试为重点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高中语文知识复习、强化训练为主,忽略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提升,与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相关甚远,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关甚远。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1、注重高中语文的悬疑提问和矛盾式提问导入策略。

(1)悬疑提问导入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悬念的导入会紧紧抓住听者的心理,引领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高中语文的导入中,要巧妙设置一些悬念式的提问,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语文内容的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中,为了导入“负荆请罪”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这样设疑:“想来,同学们应该知道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在小学就有《将相和》一文,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的题目是《将相和》而不是《相将和》呢?为什么廉颇觉得蔺相如的职位比他高,就不服气了呢?请大家思考并探查课文,学习、讨论一下廉颇是怎么知识这件事的?”学生在教师提出的疑问中,感觉也有些奇怪,遂立即进行课文的内容探究。

(2)矛盾式提问导入策略。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而不能平铺直叙、淡然无奇,课堂教学的冗长沉闷是最容易消除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而,教师要设置一些让学生感悟深化、理解透彻的提问,营造高潮,使其思维进入集中、想象和创造的积极主动的状态。

例如:在讲授《美腿与丑腿》一课中,引用富兰克林课文中的一句话:“那些有吹毛求疵恶习行迹的人,大家都能看出来,从而可以决定避免和他们交往。”,进而提出矛盾式的、思考的问题:“美国著名思想家富兰克林,在对待只见‘丑腿时,显然也有不足之外,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他的这一‘丑腿?”这是作者富兰克林思想的矛盾之处,由此引发了学生之间的热烈讨论:有的维护权威、有的大胆质疑、有的捍卫真理、有的态度模糊等等,最终达成一致的明确观点: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采用宽容的态度,更多的是看到他们的“美腿”——优点。

2、注重采用互动式的“对话式教学”。

“对话”是现代教育中的流行概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因而,要采用互动式的“对话式”教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是立足教学实践主体的目标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对话习惯,增强对话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在《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教师在介绍了空中楼阁的特点和心境之后,可以与学生对话:如果我们拥有这样一间“小屋”,真是太幸福了!然而,现实生活中,到底有没有一间像作者描绘的那样一间“小屋”呢?为什么呢?学生对此也有自己的思考,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探讨思想碰撞中,提升了学生的对话能力和水平。

另外,在师生对话的环节中,教师还要起到引导、促进和铺垫的作用,例如:在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对诗词时代背景的了解,明晰特定社会生活背景之中的作者处境,才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如果一味地强调师生对话,而没有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这首诗词旷达深远的意境、复杂的人生情感及对人生的反思,又怎么能够进行深层的对话呢?因此,高中语文课堂对话平台的架构,还需要教师前期合理的铺垫和讲述,只有在教师的合理铺垫引导之下,才能将师生之间的对话引向深入。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要求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兴趣,通过悬疑设问、矛盾式设问、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不同方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在不同策略的教学方法之下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学生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展现学生的个性思维,在交流、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寻求语文内容的真谛和精髓。

黄国华,教师,现居广西钦州。

猜你喜欢
廉颇蔺相如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将相和
不计个人恩怨
—— 蔺相如
大粮积雪 谁解老将廉颇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