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音乐兴趣分组教学实践探索

2016-05-14 00:38张德斌
新一代 2016年7期
关键词:分组教学欣赏体验

张德斌

摘 要:分组教学的评价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分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评价过程要多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荣誉感,但也要相应指出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照问题,反思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学;分组教学;欣赏;体验

高中音乐新课改把音乐课程分解成了六个模块,即由原来的《音乐欣赏》这一门课程,变成了相对独立的6门课程。应该说,这一变化,既是高中音乐新课改的一大创新,也是高中音乐新课改的最大亮点,值得肯定和拥护,必须贯彻实施。然而,也正是这一变化,不可避免地给我们的高中音乐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这里将我们近三年的教学研究成果总结出来,希望和专家同行一起探讨。

一、改革前的音乐教学现状

改革前的音乐教学现状的一个重要表征是人们总结的“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这样一个基础音乐教育的“悖论性”现象。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

(一)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当前,音乐课堂教学的有从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向所谓“以审美为核心”转化的倾向。学生缺乏主动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育,不能形成真正的音乐心情点和主动的音乐理解;同时,学生的个别性与音乐学习特点得不到显现。中小学音乐教学出现“学了九年音乐课,有些学生仍然是一片空白”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单一难辞其咎。

(二)音乐体验方式平面化。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是欣赏与体验,因此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体验氛围和方式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西部高中只能靠一台手提录音机进行教学。虽然新教材配了光盘,但现实条件却不具备。还有一点就是作为完整意义上的教学和音乐育人环节,高中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固然是“欣赏与体验”,但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对实践的条件、环境和方式方法的忽视显然是不能允许的,更何况实践本身就是更重要的“体验”方式。

(三)教学内容选择缺乏主动性。农村小学、初中音乐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不识简谱、不会唱音阶的大有人在。因此,高中音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必须考虑的事情。

二、兴趣分组教学的特点

目前,我校开展的“音乐按兴趣分组教学”在实施过程共开设了歌唱与表演、形体与舞蹈、播音与主持、二胡等四个选修模块,学生任选一项进行学习,每次选取两个班级,每个项目的人数控制在20-30人以内,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教学过程突出趣味,教学手段注重多样化。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我们感觉到兴趣分组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分组教学的广泛性与普及性。在兴趣分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从歌唱与表演、形体与舞蹈、二胡、播音与主持等四个选项中进行选课,每人初选一至两项进行试修,通过两至三周的试修再进行分组确定各兴趣项目学生名单,辅以常规管理措施,这样避免了组织教学过程中学生选课的随意性,确保每一名学生均选到适合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项目。学生在兴趣分组教学中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且乐趣多,参与学习的激情自然就很高了。

(二)分组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起到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目的。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有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潜移默化受到感染,心灵得到净化,开阔思维,拓展视野。

(三)分组教学的基础性和趣味性。因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操作层面几乎流于形式,音乐课成了可有可无,随意性很强的课,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比较薄弱。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有效融合“创造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音乐学习活动,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设计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歌唱与表演》课,可分组进行积分表演赛、互动游戏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二胡》入门课中讲解持琴动作和姿势时,以生活经历作比喻,增加生动性,如右手持弓似抓筷子状,左手持琴似抱洋娃娃的感觉,因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学生基础为标准,成立学习小组,设定不同内容,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四)分组教学教学手段的多样性。通过兴趣分组教学,我们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充分了解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如:互动互助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快乐参与教学法、半专业化教学法等。通过学习,加强研究,把各种先进的教学法渗透到“兴趣分组教学”之中,音乐专任教师业务素质得到了提升,形成了符合现代音乐审美、技能展示与创造能力的培养理念。

(五)分组教学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鼓舞与激励学生的一种方式。评价的形式多元化包含有自评、互评、群评等,首先是学生完成一项任务时,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评,然后小组内进行互评,并推选出一位成员,全班进行群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予补充,最后结合学生的自评、互评、群评给优秀和进步的学生给予充分赏识和激励,要让学生时刻感觉到参与的激情,成功的喜悦。

另外,分组教学的评价要体现“两个结合,两个侧重”,即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评价;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分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评价过程要多用激励性语言,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荣誉感,但也要相应指出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照问题,反思问题,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分组教学欣赏体验
浅析如何构建初中化学实验课高效课堂
一体化课堂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策略
利用数学建模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分组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德媒:中印尚难以做到彼此“欣赏”